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0167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从今年四月份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组建了群众路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半年下来,最大的感觉是此次活动不偏不空很深入,并且深有警醒和体会。 首先谈谈什么是群众路线?从历史观的角度看,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他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

2、四风”问题,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这当中,“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与关键。谁是群众?群众在哪?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有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联系自己的小部门、小圈子里的人,或者个别的老板、企业家就是联系群众。显然这些想法已经进入了误区。只联系自己身边的群众、只联系工作对象、只联系对自己有利的群众,这种作风,最终只会掉入有利可图才办事,无利可图懒办事的怪圈,这也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在闹得轰轰烈烈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个案件中有97名当事人知情者被调查。他们是群众吗?毫无疑问,是的!但是他们是我们真正需要联系的群众么?我

3、想不尽然是。 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相对高级别的党员干部会认为,只要去下一级就是深入基层,就是深入群众,所以省里的下去就去市里坐坐,市里的下去就去县里看看。而真正的田间地头、农民百姓的群众声音始终无法传达,官僚主义作风也无形滋长。其实并非党员干部不是群众、也不是只有普通百姓才是群众。只是不同层次的群众都有不同的讲话方式,会讲出不同内容的话题,处在最基层工人、学校中的人员,特别是有见解者,他们敢于针对问题,直截了当,有什么讲什么,甚至骂爹骂娘发泄怨气;到乡镇一级干部说话就有所顾虑,虽稍有偏激言辞,就算能针对问题,也会既讲成绩又讲问题;再到县一级干部讲话口径就和报纸差不多了,统一口径,主讲成绩,

4、回避问题。所以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想要深入群众就要深入到底,深入到田间地头听听最基层的声音,要了解事实就要了解的透彻,了解全面,听听上头也要听听下头,掌握最真实的信息。 正如中央党校教师辛鸣说的:“群众路线应该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群众应该是社会中最大多数,是一个部门工作所涉及范围内的最大多数。具体到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干部来说,群众就是13亿中国百姓;对于在地方工作的党员来说,群众就是所管辖一方水土之内的老百姓。”而对于我们林业部门来说,群众就是田间地头最真实的农民。对于我们林技部门最要紧的是要解决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首先就要去听他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

5、想法,这样才会有针对性,有实际生产意义。否则再好的技术没有生产意义,不能解决林农最关键的问题,无法转换为经济价值也是徒劳。 群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拥有共同的利益。群众固然表现为每个具体的人,但同时群众又是一个综合的政治概念,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经济利益的人的结合体。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比较大,如果不能找到其中的共同利益,那么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就会陷入被动。对于我们来说做工作同样也要分类、分需求。我们服务对象是多样化的。对于林农来说,他们的需求他们共同利益就是经济效益,如何让产值最大化;对于城市居民,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如何拥有一个健康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对于外来旅游者来说

6、,他们的共同利益是让自己花的钱可以获得值得回报的感官体验。所以对象不同、共同利益不同、对林业的诉求不同,我们在发展林业的道路上也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时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种效益,切不可一成不变。 群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代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概而言之,群众就是中国社会中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多数。领导干部是群众,更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就权利来说,党员干部跟群众享有共同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权利,没有也不能享受特权;就责任来说要比普通群众肩负更多的责任。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7、更本利益,就要从自己做起,把自己当做群众,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求。只有满足上述三点,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联系的群众才是真正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真正走进群众。 xx煤监局党组关于建设“七型”队伍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分局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收获颇多,实施意见本身就是一篇值得学习的经典文章,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笔飞扬,读来使人振奋,不用说教,不用鞭策,就能使人产生蠢蠢欲动的学习欲望,这就是一篇文章的魅力所在,当然实施意见的目的是如何建设“七型”队伍,通过“七型”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为全省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奠定基

8、础,本文尝试着就如何建设学习型队伍作一探讨。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历程。人一出生就是学习的开始,学说话,学走路,上小学,中学,大学,一路学来,知识不断增加,阅历越来越广,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但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往往仅靠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地更新自我,提升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回顾十年的煤监路,因为不断学习提高、不断的探索创新监察思路,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日新月异,各类法律法规、标准不断的推出和修订、完善,几十年前学的知识大部分用不上了,原来的监察

9、方法有的已经不适用,仅靠吃“老本”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的知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当然,业务学习固然重要,但政治理论的学习更加重要,它能教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指导,深入领会这些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全局,明辨是非,认清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10、时代在不断地前进,不学习就等于退步,学习也永无止境。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学习焦裕禄精神 发展民政事业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他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兰考是焦裕禄同志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

11、,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在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我感到这次的学习都是很有意义。 1、学习焦裕禄精神,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事业的发展,表面上看靠的是政策、项目和投入,但从根本上看,靠的还是干部的思想感情、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压力。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高标准的要求与落后的工作差距日益增大;二是社会各界对民政政策的关注程度与我们干部理解宣传能力日益增大;三是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的社会需求与有限的资金配置矛盾日益突出;四是民政工作热点焦点问题与反面典型曝光频率日益增多;五是民政工作职业风险之高与民政干部规避风

12、险意识较低日益显现。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胆识加以解决。必须学习焦裕禄精神,深入基层,扑下身子,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以非常之精神、非常之能力、非常之举措投入到工作中去,克难攻坚、奋发有为,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2、学习焦裕禄精神,是解决民政系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将民政事业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断完善民政事业政策支撑和保障机制,改善事业发展环境,为我们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认真反思我们的工作,就当前民政干部队伍来说,在履职尽责方面仍程度不同存在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精神状态不佳,少数干部不思进取,

13、安于现状,存在“站着茅坑不拉屎”问题,自认为在民政部门工作时间长,资历老,没有功劳有苦劳。恰恰没有意识到没有功劳的苦劳,而是苦劳越多对民政事业的伤害越大;二是责任意识不强,少数干部工作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没有意识到慢作为将会招致服务对象的愤恨。有的单位整天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是作风纪律不严,少数干部纪律松懈,上下班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玩游戏、网聊、约牌场找饭局等现象不同存在,没有意识到遵守纪律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良心;四是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干部服务群众不热心、不耐心,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福利院、光荣院等有些干部职工分内之事分外之事让供养对象代劳,没有

14、意识到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服务对象就是“上帝”;五是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工作失误频发,一遇上级检查工作就抓耳捞腮、支支吾吾,就没有意识到如果讲人情、和稀泥,搞“你好我好大家好”,就会出大问题,最后是以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受损,以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不良评价作为代价;六是个别单位管理不到位,工作环境脏乱差,正常运转没保障,工作失误无人管,门坏了无人修,厕所脏了无人扫,猪病了无人治,没有意识到管理一定程度上就是生产力、战斗力、公信力;七是履职能力不够,少数干部疏于学习和思考,政策业务不熟悉,沟通协调能力较弱,工作思路不清,有的同志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格格不入,有的股室对上级督办的信访件一拖再拖,不

15、理不问,最后是领导直接办理,没有意识到有人上访就是工作不到位和能力不足,没有意识到能力落后最终会导致自己政治生命力衰退的危险;八是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少数工作人员不能为群众着想,为公平正义着想,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没有意识到道德的滑坡正是自我颓废的开始;九是创先争优动力缺失,坐井观天,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意识到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十是“主人翁”意识淡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度纪律形同虚设,有的同志逢年过节就想单位发钱发物,否则说三道四,诋毁民政局。这与我们长期对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和只奖不罚、只教不诛密不可分,以致于出了问题无人埋单,不负责任、不尽职责的人不付代价。对此,必须痛下决心、强管重治,健干部之身、壮事业之体。“四风问题”往往与贪腐连在一起,治小病可以避免干部的大病,治大病可以帮助干部避免牢狱之灾。因此,敢于按原则处理人,也是对人负责,这是大仁大义。我们揪住队伍中“四风问题”的少部分人,敢用猛药,敢动手术,就可以避免“疾病”蔓延。从小处讲,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从大处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3、学习焦裕禄精神,是提升民政服务形象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制定了改进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