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101295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分析一、调查目的吃的是麦当劳的汉堡包,穿的是阿迪达斯的服装,看的是星球大战等引进大片,说的是周杰伦、奥尼尔、SHE等当红明星。当代中学生在追赶潮流方面不亚于任何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意识,心灵脆弱、受不得挫折,自私自利、麻木不仁、乱丢垃圾、出口成脏,甚至拉帮结派、集体飞家、厌学逃学、打架斗殴、下暴行凶。传统美德正在一些中学生身上慢慢流失。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中国有足以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但这些美德和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的冲击。由于不加比较辨别的吸收,以至于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自己

2、的文化精华,吸收了别人的文化垃圾。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接班人!但是,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坚韧的毅力、没有吃苦耐劳的勇气和决心,只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谈何容易!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状况,为我们的教育作一些参考,我们特作了此次调查。二、调查对象及方法(一) 调查对象重庆二棉中学7-9年级全体学生共192人,收回有效问卷185份。(二)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私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三) 调查材料调查材料为自制问卷,分选择题、问答题两种。三、调查结果及分析(一) 传统文化知识比较匮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

3、在语文、历史教科书上都有介绍,但调查显示,仍有近10%的学生不知道有孔子这个人。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在世界范围都有广泛影响的老子,知道的仅为66.5%。对周公更是有42.2%的人不知道。作为儒家的代表作品,也是传统文化精华的四书五经,除了教材中重点介绍了的论语有85.9%的人知道,孟子有73%的人知道外,其它几部经典知道的人均不超过半数。知道大学的为48.6%,知道中庸的为41%,知道五经的就更少了,只有9.1%。对于唐诗,知道的人最多,达94.1%,宋词则只有72.4%,元曲仅为35.7%。有一道题,是叫同学们写出了解的三个中国古人的名字,许多同学写不出来,一半以上的同学就把前面问卷中涉及到

4、的孔子、孟子、老子等抄下来。另一道题是叫同学们写出三部中国古书的名字,许多同学仍然是把前面问卷中涉及到的大学、中庸等抄下来。或者答出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笑话出来。由此不难看出,学校或家长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凡是教科书上有的,或家长比较重视的,学生就知道得多一些,相反,学生就不知道或很少知道。但总的来说,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匮乏甚至极度匮乏。因为这里的所谓“知道”,仅仅是指看到过或听说过而已,并不指他们对这些东西有所了解。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对他们所填的“知道”的内容并不了解。不知道论语有什么价值,不知道老子有什么思想,不知道孟子有什么观点,更不知道大学中庸所指何物。对

5、于这些人物和典籍,甚至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认为不合适宜。而一谈到迈克尔杰克逊,谈到麦当娜,谈到比尔盖次,则精神百倍,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脸上。(二)传统美德未占据应有的位置。1、对祖国的热爱比较空泛。 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部分。从学校到社会,爱国主义教育不可谓不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调查显示,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有79.5%,认为学校每周星期一升国旗、唱国歌有必要的占77.3%,似乎绝大部分同学有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但唱国歌时没感觉或不好说的占52.9%。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其爱国的内涵,是否仅仅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的情感。2、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关系比较淡

6、漠。在有关学校及师生的调查中,情况更令人担忧。喜欢上学的只有63.2%,喜欢同学的为70.3%,喜欢班集体的为64.9%。也就是说,有将近四成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而又不得不学习,不喜欢班集体而又不得不呆在班上!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没有事做,其次是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也就是说,这些同学要这样痛苦地一呆几年甚至十几年,真是可怜。一直以来,能上学读书被视为孩子尤其是穷人孩子最快乐的事,高玉宝、大眼睛女孩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让我们感动。“我要读书”是能令每一个健康的心灵震撼的正义的呐喊。在这里,我们却仿佛看到成千上万的孩子另类的呐喊:“我不要读书!”这是怎么了?我们一直以为生活得幸福快

7、乐,无忧无虑的孩子怎么了?细细想来,这能全怪学生吗?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真的那么有用?我们制定的选拔制度真的那么合理?他们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真的幸福?也许他们曾经想读书,但这种除了读书还是读书的生活方式恐怕成人也会发腻吧。对于老师,只有55.1%的学生喜欢,在校外,会主动招呼老师的为51.9%。尊师重道,这一曾经令中国人无比自豪的美德,在此似乎显得那么孱弱。另外,看到别人有困难,愿意无偿帮助的学生占53.5%,看到学校的水龙头白白流水,会主动关的占75.7%。也就是近半的人不会去无偿帮助别人,有两成半的人举手之劳就为学校节约了资源也不会去做!这只是一种意向性的调查,并非真的让这些学生去做什么,如

8、果真的让他们做,恐怕数据还会大大降低。这不由让人想到湖南某地一位路遇车祸的人几天几夜无人过问,最后冻饿而死的惨状。真是令人不寒而栗。3、缺乏远大理想,思想颓废。 在回答“你最喜欢的成语或熟语”一问时,虽然也有不少的学生答的是“坚持就是胜利”、“一心不可二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积极进取的语言,但还有许多学生是答的诸如“三心二意”、“不三不四”、“活着就是为了自己”、“烦”、“讨厌”、“睡觉”、“老牛吃嫩草,上演迟来的爱”之类莫名其妙的语言。有的干脆就不写或写“不知道”。如果仅仅是个别同学这样回答,恐怕还没有什么,但如果有一半甚至大部分的同学都这样答,则情况确实不

9、容乐观。它起码说明,这些同学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更不要说作好成为未来接班人的准备了。(三) 最崇拜演艺明星和有钱人。在“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一问中,得票率最高的是周杰伦、成龙、古天乐、SHE等当红明星,其次是比尔盖茨,其次是毛泽东。有不少的同学选毛泽东,看来还是有许多的学生不忘历史。不过,一深究,就让人高兴不起来了。崇拜的原因,有不少同学只知道他领导人民创建了新中国,进一步的事迹就一脸茫然。更有甚者,崇拜他是因为“他有权”!对周杰伦们,很多同学都可以如数家珍,成名经过、收入状况、星座属相可以一一道来。对于比尔盖茨,则原因异常简单:有钱!崇拜偶像并没有错,遗憾的是,不少同学所谓崇

10、拜的偶像,在他们的心中,只是作为一种符号的存在有名的,有钱的,有权的他们不了解,甚至也不想了解这些成功人士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艰辛。所羡慕的,只是荣耀的光环,对于获得荣耀所付出的勤奋、刻苦、失败、泪水,他们却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如此浮躁的心灵,对于失败当然就缺乏准备。因此,只一味的盼望成功,最好是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段誉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旷世武功。所以,遇到挫折,或多次遇到挫折,就容易气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他们的心胸,因浮躁而变得狭窄;他们的目标,因浮躁而变得渺小;他们的眼光,因浮躁而变得短视。四、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中学生有聪明的头脑和令人称道的信息容量

11、,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不少的中学生身上缺失严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几近断层。表现出来就是: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心浮气躁,自私自利,感情淡漠,心理脆弱。追求荣华富贵,不甘淡泊名利;崇尚一步登天,蔑视脚踏实地;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缺乏感动,缺乏友善,更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学生品质缺陷跟传统美德的缺失有关,而传统美德的缺失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因为,任何一种精神或品质,它都是以文化作为支撑的。在我们的教育中,对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又有多少涉及?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形成了自己璀璨的传统文化,如:诚实笃信、三省吾身、戒奢节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之道;天下兴亡、匹

12、夫有责,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崇高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但是,在一段时期内,这些历久弥新的人类智慧结晶被人为的破坏和打倒,中华民族几千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似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中华民族的子孙们突然之间也找不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了。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于是就从别人那里东拼一点,西凑一点,拿来套在自己身上。这样,似乎反而更文明,更现代了现在情况虽然已大有好转,但一些人的意识里还摆脱不掉把这些人类精华当成封建,当成落后的象征。因此,指望家庭甚至社会能给予学生良好的传统美德教育恐怕有点奢侈。在学

13、校,学生学的科目有多达十几种之多,但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却少之又少。偶有涉及,也是以“古文”的身份出现。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也须经过注释、翻译才能明白其含义。也就是说,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字,现在看不懂了!需要像外国语似的翻译了!而这样的事就发生在几十年之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沦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么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为此,我们建议:(一)加大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力度毫不讳言,近一百年,英语成为世界霸权语言。西方文明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的文化曾经同样甚至更加辉煌

14、地创造出了令世人惊叹的高度文明成果。如果因为一时的落后就弃如敝履,那才真是暴殄天物。外来先进文明成果我们自然要学,但首先要有鉴别能力方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要获得好的鉴别能力,则必须先学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强大自我,健全人格,在此基础上,融合异域文明成果。否则,只能如海绵一样通通吸收而不能消化。就像我们部分中学生,只学到一些流行文化或快餐文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没学到。学校应该加大传统文化学习力度,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本民族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诗经等等,都应该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敦厚好学、

15、通达事理、胸襟开阔、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整顿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说是我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由于历史原因或政府扶持力度的不同,现在,教育失衡的现象已日趋严重。同样的公办学校,甚至同样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硬件、软件、师资等方面的差距已远远背离了正常的范围。而要读这些所谓的名校,并非一定要成绩好,只要有钱就可以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学生一踏进校门就感受到了。在此背景下,给他们讲公平、正义、秩

16、序、道德,是否显得苍白?另外,就算不是名校,仍然有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存在。有的学生家庭吃饭尚且困难,还要缴付名目繁多的“学习费”,而且许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义务费用”。让学生如何去感受道义、平等?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作为净化社会风气、传播文明种子的学校尚且如此,学生又能相信谁呢?因此,整顿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教育乃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三)净化社会环境学校离不开社会,学生更不能生活在真空中,社会的影子总会或浓或淡地投射在学校和学生的身上。为此,我们在净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不能忘了社会环境的净化。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如和风细雨,滋润万物的生长。而不好的社会风气则如霜雪冰雹、酷暑严寒,对幼苗形成摧残。学生虽然尚未真正踏入社会,但他们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