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089962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物流是什么?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是: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物流各个基本功 能,需要现代的各种物流技术提供支持。现代物流技术是指在现代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它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又包含基础设施、机械技术、材料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软技术包括规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技术等。在各个子技术中又还可以分为更具体的仓库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材料技术等等。目前发

2、展较快的技术有: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集装单元化、物流信息技术等等。本文将就现代物流技术中比较重要的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运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本书中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的运输技术有:智能运输系统()、重型载货汽车技术、GPS与GIS等等。 1、智能运输

3、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技术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为“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而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是在世纪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的,紧接着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是在世纪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进行研究的,现已在全国

4、许多地方相继开始推广应用,有的(如北京)已初步取得了成效。根据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由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车载系统、外场设备系统以及远程访问系统组成的,并且各系统都包含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都能通过通信系统进行有关信息的传输。中心系统中关于道路交通的几个子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 2、重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进展 近几年,世界发达国家各商用车制造商纷纷投巨资研制新一代产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型汽车产品技术水平。目前,拥有代表性产品的制造商,如戴克、沃尔沃、曼达夫、斯堪尼亚等公司,其主导产品处于国际先进

5、或领先技术水平,在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 和环保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各重型汽车生产厂家为了迎接挑战,近几年亦集中力量发展新产品,提高主导产品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目前我国重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高档化、电子.化、大吨位、环保化,重点在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日益得到提高。 3、GIS与GPS技术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

6、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目前GIS在物流应用方面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GIS在港口码头的货物堆放与搬运上的运用和GIS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GIS的最新研究成果为GIS技术引入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条件。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的应用还较少。 GPS(Geographic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地面监控中心利用GPS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由于物流运输过程是实物的空间位置转移过程,所以在物流运输过程

7、中,对可能涉及到的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处理环节,对各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都可以通过运用GPS的导航功能、车辆跟踪、信息查询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无疑将有助于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但是由于这种技术的成本太高,而且国内对这些方面的技术应用研究还不够,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对这方面的应用较少。只在航空、航海领域应用多一些。而国外的一些大型快递公司(如UPS),已经应用GPS技术进行货物跟踪等应用。 二、 仓储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仓储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

8、是物流系统的一个中心环节。随着全球化信息网和全球化市场的逐步形成,仓库已经成为企业B2B的信息接点和生产JIT的保障。深入研究仓储技术与设备,合理配置仓库资源、优化仓库布局和提高仓库的作业水平,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仓储货物的集装单元化技术、通用仓储机械、分拣系统、自动仓储控制系统、高架仓库和仓库选址和规划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推广。近年来,仓储设备和机械化、自动化仓库的需求量已有所增长,在最近五年内预计其年增长率为10%15%。如:叉车是仓库的主要设备之一,日本的年均产量为 12万台左右,而我国仅为1.5万台左右;又如自动化仓库,日本的年建量为1100座,年产值900亿日

9、元(约合人民币138l6亿元),而我国的年建量为50座左右,年产值25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过去较为落后的仓储装备的发展车间更大。(数据引自:中国物流产品网) 1、仓储物流标准化技术仓储物流标准化是指物品在仓库中的包装尺寸和集装单元的尺寸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标准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也可以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标准化的重点就是:货物的集装单元与物流过程中的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统一性和配合性,其中包括标准托盘、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的应用等。 2、自动化仓库的类型将向多品种发展。目前,我国设计、制造的自动化仓库几乎全部是分离式自动化仓库和托盘单元式自动化

10、仓库。但大型、高层的自动化仓库,国外为降低成本,往往采用整体或自动仓库,如:1998年日本整体式自动仓库年建 72座(占总量的9),但其产值达319.35亿日元(占总产值的51)。此外,适用于家电、医药、电子等行业的箱盒单元大自动仓库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199O年日本建箱盒单元式自动仓库316座(占总量的18),年增长率达157。(数据引自:中国物流产品网)我国有必要予以开发、推广。 3、人出库系统。我国日前大多采用链式和辊道输送机组合而成,应开发高速轨道式输送台年及其系统、滑块式分拣输送机、自动搬运车系统(AGVs)等高效、柔性的人出库输送设备及其系统。 4、随着仓库设备及其系统的自动

11、化、高速化,条码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必将成为信息录入和系统的瓶颈,其发展和应用值得重视。 5、现代仓储系统是基于网络的由计算机控制的复杂系统,因此仓库管理系统软件、运输管理软件、车辆管理GPS/GIS软件、销售和分销软件、物料采购软件等和综合性的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等都将有较大的需求和发展。 BR三、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物流的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目前,我国

12、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1、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作为商品标识方面的应用,目前国内约有38.8%的零售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条码化。这不仅对零售企业利用POS系统实现销售效率提高有较大影响,而且影响了整个物流流程的信息采集与反馈、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合作、以及物流作业自动化的开展。除商品条形码标识外,高效的物流活动需要对由销售单元组成的储运单元、货运单元及其在物流流程中的位置进行条形码标识。我国75%的企业的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都没有条形码标识,93.6%的制造企业、100%的批发企业和97%的零售企业都没有采用位置码。(数据来自:国际商报)这三种条形码应用水平低,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管理的物流系统的运作。同时也影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限制了仓库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2、EDI应用 EDI作为一种新型有效商业信息管理手段,可以提高整个物流流程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各个物流环节的协调发展。然而目前国内EDI的应用范围还非常有限,相对集中在进出口企业与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使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EDI应用还远未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