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083997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纲定位思维导图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纲解读 1.识记: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3.应用:针对不同区域的荒漠化问题,提出其合理的防治措施。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 知 识 整 合)1认识荒漠化(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2干旱为主

2、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 mm以下200 mm以下400 mm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1)古代: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2)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3)现代: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深 度 思 考)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

3、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3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因素分布区及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

4、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次生盐渍化 题 组 递 进)1(2010安徽文综,28)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下题。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解析开矿易造成植被破坏,加上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更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答案B22012重庆文综,36(1)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5、(8分)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上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解析本小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开垦耕地的过程中,灌溉不当易引起土壤盐渍化;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扩大耕地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答案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

6、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判断一个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的方法一看位置,经纬度位置在四个沙漠带中。二看年降水量,年降水小于400 mm的地区易发生荒漠化。三看土地覆被和利用类型,土地覆被类型以沙地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中草地减少,耕地增多等可引起荒漠化。四看地形,地形崎岖,若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考点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知 识 整 合)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

7、、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深 度 思 考)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

8、长题 组 递 进)1(经典题)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解析第(1)题,图中P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的特殊位置,形成了年大风日数少的现象。此处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太平洋,P地又位于东南水汽来源的迎风坡,地形促进了降水的发生。第(2)题,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

9、留水分。答案(1)AB(2)AC2(经典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20分)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6分)(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植树造林、种草、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4分)解析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区域生态建设有多种途径,理由表述充分即可。答案(1)干旱、半干旱距海远近(

10、2)选或。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分析荒漠化问题成因及防治的一般思路思 维 模 板)1生态环境问题可建立如下的思维模式问题表现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2框图法宏观认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防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生产状况下产生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典例剖析】 2011浙江文综,37(1)节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

11、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2分)【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题答案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学 以 致 用)2013年6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土地荒漠化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结合“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下图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2)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3)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12、_。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强,植被稀少。第(2)题,河西走廊,牧业与灌溉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答案(1)自上而下依次是c、b、a、d(2)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3)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工程考向荒漠化的形成与防治(2012海南地理,1415)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万hm2沙地468.7草地58

13、.8盐碱地32.1耕地16.6沼泽地10.7建设用地1.4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荒漠化防治及读表分析能力。由上表可知,该地沙地、草地面积比例较大,应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上图可知,19992007年,该地毁草开荒,导致沙化面积增大,故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B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征。云贵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中部和松嫩平原中部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西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严重,故D项

14、正确。答案1.B2.D(经典题)读下图,完成35题。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解析第3题,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水资源分布及数量是制约本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第4题,在图示区域内,当代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更大,导致河流水量更小;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