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083890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经济增长理论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通过本章教学,着重从总供给角度了解增长的特征与原因,从总需求角度了解波动的原因与规律。教学重点:经济周期的原因;经济增长的源泉;教学难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条件;乘数加数原理;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叫经济循环、商业周期、商业循环):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使经济总量螺旋式增长的现象。理解经济周期的定义要注意: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

2、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和根源;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二、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一般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扩张性阶段和收缩(衰退)阶段。如果更细一些,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过渡阶段。Yt0ABCDENA为顶峰,A-B为衰退,B-C为萧条,C为谷底,C-D为复苏,D-E为繁荣,E为顶峰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o 繁荣其特征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

3、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繁荣的最高点称为顶峰,这时就业与产量水平达到最高,但股票与商品的价格开始下跌,存货水平高,公众的情绪正由乐观转为悲观。这是繁荣极盛时期,也是由繁荣转向衰退的开始。顶峰一般为1-2个月。o 衰退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顶峰下降,但仍未低于正常水平。o 萧条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这时就业与产量跌至最低,但股票与商品的价格开始回升,存货减少,公众的情绪正由悲观转为乐观。这是萧条的最严重时期,也是由萧条转向复苏的开始。谷底一般为1-2个月。o 复苏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

4、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三、经济周期的类型1、基钦(美国,1923 )周期: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2、朱格拉(法国,1860)周期:中周期,平均长度为910年。3、康德拉季耶夫(俄国,1925)周期:长周期,平均为50年。4、库兹涅茨(美国,1930)周期: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5、熊彼特(美国,1939)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纺织机时代”;第二个长周期:1842年-1897年,“蒸汽机和钢

5、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电气化和汽车时代”。四、经济周期理论概述1、消费不足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消费不足。这是由于分配不均造成的。富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2、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多,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资本品投资的波动导致了经济波动。3、信用过度论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繁荣;反之衰退。4、创新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不是连续和均匀的。5、预期过度论在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说明了繁荣和衰退的交替。乐观时,投资和消费增加,繁荣。6、政治周期论政府的交替扩张和收缩。经济上受政治因素影响。7、太阳黑子论太阳的周期造成农业产出的变化。8、乘

6、数-加速原理在国民经济中,投资与国民收入是相互影响。乘数原理是说明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乘数和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形成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运动。投资增加引起产量倍数(乘数)增加,产量增加又引起投资加速地增加,结果经济就会出现繁荣;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和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两者的作用使经济进入萧条。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1、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美经济学家 库兹涅茨定义:为给居民提

7、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不断增长。这种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相应调整基础之上。三层含义: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即GDP的增加;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人均产量和人口高增长。GDP的增加是最基本特征。 生产率本身的迅速增长。数量特征 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产业结构升级)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城市化)结构特征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运输和通讯) 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3/4处于落后) 国际扩散特征二、经济增长的源泉1、资本物资资本(有形资本)

8、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存量。人力资本(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与健康状况等。亚当斯密曾把资本的增加作为国民财富增加的源泉。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中一般的规律是资本的增加要大于人口的增加。许多经济学家都把资本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15%作为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2、劳动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有三个来源:人口的增加;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人口增长率也高,而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工时缩短,此时要靠提高劳动力质量

9、来弥补。这是一个普遍规律。3、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要素投入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资源配置改善主要指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引起的成本下降和收益增加;知识的进展:包括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4、制度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也提供激励。人类社会出现过多种经济制度,但历史证明最适合于经济增长的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体系,包

10、括保护个人财产的产权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货币制度、规范人们行为的合约制度、组织经济活动的公司制度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三、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 1、基本假设条件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不存在技术进步; 2、模型公式G 经济(国民收入)增长率;S 储蓄率,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 资本-产量比率。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根据模型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也是不变的。这样,经

11、济增长率实际就取决于储蓄率。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实际增长率:实际上所发生的增长率。它由实际储蓄率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决定。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合意增长率,是长期中理想的增长率。它由合意的储蓄率Sd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自然增长率:是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由最适宜的储蓄率S0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哈多德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即。 如果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波动。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背离,会引起经济中的短期波动。 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

12、的增长率时,企业家会增加投资,引起累积性扩张; 如果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企业家会减少投资,引起累积性收缩; 与有保证的增长率比:“实大高,实小萧”自然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背离,也会引起经济波动。如果自然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由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不会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将会出现长期繁荣; 如果自然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由于有保证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的程度,将会出现长期停滞; 与有保证的增长率比:“自大高,自小萧”(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等人提出。1、基本假设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

13、素; 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这几点与哈罗德模型相同,差别在以下两点: 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存在技术进步;2、模型公式G 经济(国民收入)增长率;a 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b 经济增长中劳动的贡献率。K指资本,K指资本增量;L指劳动,L指劳动增量;A指技术,A指技术增量。模型的含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比率是可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也是可变的。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进行的。如果资本量大于劳动量,则利率较低、工资率较高,可通过增资减劳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资本量小于劳动量,则利率较高、工资率较低,可通过增劳减

14、资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在长期中实现均衡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达化为投资,即凯恩斯储蓄等于投资这一短期均衡条件的长期化。如果储蓄倾向不变,劳动增长率不变,则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就是经济增长率(Y/Y)与资本存量增长率(K/K)必须相等,即: 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不发达经济的意义:不发达经济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储蓄率和降低人口增长率来提高人均收入量。(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卡乐多等人提出。1、基本假设 社会成员分为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两个阶级; 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是不变的; 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2、

15、模型公式G 经济(国民收入)增长率;C 资本-产量比率。Sp、Sw分别表示利润收入者储蓄率、工资收入者储蓄率,且Sp Sw;P/Y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W/Y是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且P/Y+W/Y=1。 模型的含义:在资本-产量比率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要提高储蓄率,就要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使利润在国民收入中占更大的比例。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必须保持一定的储蓄率;经济要稳定增长,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要保持一定比率,这一比率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增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利润的比率在提高,工资的比率在下降。四、经济增长的极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