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083820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复习要点一、字词释义1 基本词语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桑竹之属.:类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听到乃.不知有汉:竟然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具.答之(具.言所闻详细地咸.来问讯:都桑竹之属:类叹惋:感叹,惋惜各复延.至其家:邀请不足.为外人道:值得既.出:已经便扶向.路:沿着;从前的及.郡下:到了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欣然规.往:计划未果:没有实现问津:问路。文中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缘.溪行:沿着2 古今异义芳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等味道很好仿佛.若有光古: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今:好像阡陌交通

2、.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邑人古: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无论.魏晋古:更不用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3 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4 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以(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很奇怪欲穷.其林:原意是形容词,尽,完。这里活用作动词,走完。6 一字多义(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捕鱼为.业(当做(2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寻找(3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遂.迷,不复得路(终于(4寻向所志.(标记处处志.之(做标记二翻译句子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花草遍地,鲜嫩美丽,落花纷纷。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

3、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5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后他们都感叹惋惜。7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中人告诉他,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8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找到了船,就顺着之前的路划回去,每处都做了记号。

4、9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10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11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1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13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三、思考题1、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寄托了作者及广大

5、人民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不满。(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2、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而且害怕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远离战乱、徭役,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生活安宁、和睦相处,他们想继续过这样和谐宁静的生活。3、郡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说明他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非常向往。(或说明他笔下的理想之境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4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其中的“如此”指

6、代哪些内容?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讲了发现的经过,讲了那里的自然界环境、社会风尚,讲了桃源人的生活状况,讲了自己与桃源人的交往,并说明归途中做了标记,要求太守派人去看个究竟5、课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们(怡然自乐的心情。6、从“不复出焉”“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生活理想是什么?(希望永远生活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的社会里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话表现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特点8、请写出本文成语至少4个:怡然自乐、阡陌交通、落英缤纷、鸡犬相闻9、渔人偶遇桃源,“

7、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的理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提示: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10、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作者怎样的理想?渔人的行踪。即:发现桃花源进入(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11.作者在文中勾

8、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示例: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学技术发达,社会文明进步。评分标准:内容合理2分,语言表述。18.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本文表达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可回忆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醉翁亭记等文章内容。示例1:我认为领导干部心系百姓、心怀天下,可以使百姓安乐。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滕子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就使得当地“政能人和

9、、百废俱兴”。1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与民同乐,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4分,意思对即可给分。14、请根据本文内容的理解,创作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世外桃园终难觅 人间仙境不复临1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

10、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1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17.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2 _;(3_。(3分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不要简单地答:幸福。答三点即可18.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答:(1活动(2穿戴(3心情19、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第一句是反映出避乱而出走,明曰“秦时”,实为东晋,战乱频仍,不堪重税,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渔人就桃源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字了得,从听者的“皆叹惋”既与“秦时乱”相呼应,又可反映出“具言”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种嘱咐、叮咛,如与“外人道”,这块静土何以独存,再一次表现出对外面的时局的恐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