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074792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暴发的 报告与处置,目 录,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2、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分类,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人全身寄居的各种微生物,如口、 鼻、眼、上呼吸道、皮肤、肠道、 阴道等 内源性感染包括: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移位潜在活化 内源性感染是难以预防的感染,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 a. 外环境:传染性疾病如麻疹 b. 其它病人:输注性感染如乙(丙)型肝炎 c. 污染的医用设施:植入相关细菌感染如 人工关节相关感染 d. 医务人员的手 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感染,通过加强消毒、灭

3、菌、隔离措施和宣教工作得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部位,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发现临床症状相似并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3名以上患者,应由管床医生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立即送交院感科或者电话报告院感科;如遇公休日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当面递交紧急报告卡,应报总值班,院总值班报告带班院领导并通知院感处,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

4、类传染病或者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播病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的3种具体情况,诊断思路,如何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管床医师、当班医师、护士应时刻警惕院内感染疾病及病原,了解流行病趋势,对于发热病人,管床医师及当班医师应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科主任,一经确认,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管床医师及相关负责护士应认真交接班,对于疑似患者及时上报上级医师,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进行进一步的隔离、治疗。,应急预案,出现3例以上暴发或疑似暴发的医院感染病例,管床医师怀疑,科内进一步确认,及时报院感科,分析病例,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染途径及感染因素,对感染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的传染

5、源、传播途径进行微生物检测,制定控制措施,初步对感染者、可疑感染者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消毒,贴标识,分析调查资料,尽快制定落实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治疗措施,必要时暂停收治新患者或者关闭科室,随时调查检测新发病例,采取措施后,应监测感染发生情况,观察有无新发病例出现。如果有新发病例出现,应该检查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到及时严格执行,或者重新评估调查结果是否正确,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1、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2、切断感染途径 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人群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收治新病人,有条件时可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6、4、发现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生新的医院感染 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1、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

7、素的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和隔离等工作,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6、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7、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8、及时总结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的敏感性 9、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对病原携带者采取的隔离防护措施,1、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消毒隔离和分级防护制度并实施。 2、隔离防护措施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标准操作规程”和疾病传播途径的隔离操作规程。 a、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b、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

8、、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该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c、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对病原携带者采取的隔离防护措施,3、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a、对接触传播患者,要限制其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b、对空气传播患者,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严格空气消毒。 c、对飞沫传播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

9、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加强通风,进行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对病原携带者采取的隔离防护措施,4、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预防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安装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规范要求。 6、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7、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 8、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呼吸道传染病疑似患者应单室安置。条件受限时,同种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m。 9、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加强手卫生,手卫生定义: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