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072863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卫生服务需求,通过对卫生服务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基本理论,了解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卫生服务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概述,一.需求的基本理论 (一)需求的概念 物品的分类: 市场品与非市场品;经济品与自由品。 经济资源都属于经济品,即都有一定的价格,且在不同时期经济品的价格会发生变化。 需求(Demand):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需求。 需求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二是消费者的购买(支付)能力。,一.需求的基本理论,卫生服务需求(dem

2、and of health service)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 形成条件:购买意愿。购买能力 分类: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基本理论,(二)需要(Need)的概念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要保持或达到某种健康状况所必需获得的卫生服务数量。通常由医学专业人员来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以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与类别。,一.需求的基本理论,(三)需要与需求的关系 1.有效需求 2.无效需求 3.潜在需求 有需要无支付能力; 既无需要也无支付能力。 潜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3、了卫生服务利用障碍的大小。,一.需求的基本理论,(四)研究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政策意义 1.了解需要、需求规模与结构等,反映社会的合理期望。 2.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 市场导向,以需求为依据,效率高但公平性低; 政府导向,亦需要为导向,公平性较好但可能缺乏效率。,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由于卫生服务的特殊性,消费者在利用卫生服务是就难以像消费其它商品时那样做出理性合理的选择,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消费者缺乏信息 信息在供需之间不对称,消费者缺乏信息。对于需求的数量、结构、类型、价格、效果等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二)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需求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医生(

4、供方) 需方处于心理弱势:求医问药 求助 心理依赖 委托代理制的问题:代理人利益导向的制约机制。,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三)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发病时间、类型、严重程度、原因 诊疗的结论、治疗的类型与数量 诊治的结果(愈后) (四)卫生服务利用效益的外在性 导致市场机制失灵、社会效率损失,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五)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 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政府在保障居民健康中的责任和义务。 各种保险、保障制度、再分配形式。,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分析,一.一般理论 (一)需求表、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某种商品或服务在每一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其需求量的对应表。 需求函数:用函数

5、形式表达的价格、收入、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个人偏好等影响因素与需求量的关系。 需求曲线:用图形表示的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一般理论,(二)需求定理与需求曲线的特征 需求定理:一般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 对需求定理的解释和应用:低价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低价可以使同一消费者增加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量,从而减少对其他替代商品或服务的购买。 这里包含着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需求定理与需求曲线的特征,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这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反向依存关系。 不遵循需求定理的特殊

6、商品: 炫耀性商品: 吉芬商品:低档次(劣质) 对价格和质量关系的认识:一分钱一分货(药价高质量才可靠) 、文物古董、股票,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一)一般经济学因素 卫生服务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货币储蓄: 相关物品价格: 消费者个人偏好:卫生服务的质量偏好 对未来物品供应的预期:,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二)健康状况 健康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投资品。 健康的获得有多种途径。 健康状况不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充分条件。即并不是所有健康状况不良者都对自身的健康损害有所认识,也不是所有认识到自身健康状况不良者都会去利用卫生服务。,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三)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

7、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性别:男女 婚姻状况: 学校教育: 民族(种族): 文化传统:,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四)医疗保健制度 是否有保障、保障程度、保障方式等 (五)时间 获得和提供服务的时间 时间的机会成本 政策意义:低时间成本的人更有可能获得卫生服务;可通过降低某些人口的时间成本来增加其对卫生服务利用。,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六)卫生服务的供给状况 供给的类型、数量、结构、质量、费用、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等与需求的匹配性。 (七)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 供方诱导需求:指供方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利用其自然的专业主权地位增加消费者对卫生服务不必要的利用,从而导致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8、,第三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一.弹性概述 1.弹性:是指反应性。是经济学对经济活动变化进行分析的常用工具。它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应变化的反应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来反映弹性的大小。 2、弹性系数:是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灵敏程度的指标。公式: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一.弹性概述,3.弹性的分类 根据变动程度大小,分为点弹性与弧弹性。 自变量发生较大变化时,用弧弹性;自变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用点弹性。 根据影响因素,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 分别表示需求量变动与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服务)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9、,二.需求的价格弹性,1.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公式: 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价格弹性是负数,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 为了消除方向的影响,一般采用中点计算。,二.需求的价格弹性,2.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分类 Ed1,富有弹性 Ed1,缺乏弹性 Ed =1,单位弹性 Ed =0,完全无弹性 Ed =,完全弹性,二.需求的价格弹性,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商品或服务的可替代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可替代性也会改变 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强度 需求强度越大,对价格越不敏感 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在收入中占得比重 所占比重越大,对

10、价格越敏感,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商品或服务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商品或服务的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短,弹性小;反之亦然。 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竞争越强烈,价格弹性越大,三.需求的收入弹性,1.概念 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2.经济含义 01,需求量增加幅度大于收入增加幅度,是奢侈品。,四.交叉弹性,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对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经济含义: EXY0,两种商品有替代关系。 EXY0

11、,两种商品有互补关系。 EXY=0,两种商品不相关。,第四节 卫生服务需求的经济学分析,在诸多增进健康选项中,消费者为何选择医疗卫生服务?在选择了卫生服务后,该如何选择各种组合以实现自身的最大满足? 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满足,每个人对不同物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不同,经济学中用“效用”来衡量人们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 经济学中有两种衡量效用的基本方法:基数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法。,一.基数效用分析法,这种方法假设效用是可以用基数来测量与加总的,并且每个人都能说出某种商品或服务给自己带来的效用大小。 1.效用 效用:人们从某一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的抽象

12、衡量。 一般而言,消费量增加时总效用增加;当消费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如果再增加消费量,总效用反而下降。,一.基数效用分析法,2.边际效用 概念:指卫生服务消费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其相应增加的总效用比前一个消费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增量要小。即总效用增长呈递减趋势。,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特点: 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欲望的强弱成同向变化 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方向变化 3)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特定时间有关。欲望有再生性和反复性。即边际效用的递减有时间性 4)边际效用为正值。正常的消费者通常不

13、会花钱购买给自己带来负效用的消费品。,一.基数效用分析,3.消费者均衡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当消费者所选择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组合达到效用最大,这种选择就是效用最大化选择,这时也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换言之,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总效用达到最大化时的状态。,3.消费者均衡,只消费一种商品时的均衡条件 无预算约束:MU=0 有预算约束:MaxTU 消费两种及以上商品时的均衡条件 MU1/P1=MU2/P2=MUN/PN 即消费者每元消费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是从某种商品或服务最后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除以该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当消费者的全部

14、收入都用于消费,而且消费者所有用于物品或服务的每一元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总效用达到最大。,二.序数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是一种心理现象,难易度量和比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无差异曲线分析。用这种方法,不需要对不同物品的效用进行衡量,而只是根据个人的偏好程度对不同物品带来的效用进行排序,即采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二.序数效用分析,1.无差异曲线 概念: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取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这个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特点: 1)这是一条向右

15、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这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就必须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两种物品的消费数量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无差异曲线的特点,2)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作用。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持续增加某一种物品消费时,消费者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3)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水平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满足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4)在同一平面中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以上述特征相矛盾。,二.序数效用分析,2.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 概念:是指在收入与价格既定前提

16、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的各种物品数量的最大组合。在这条消费可能线上任何一点,消费者购买到的两种物品的支出总和都等于其总收入。 消费可能线的移动:消费可能线是由收入和价格决定的,如果收入或价格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物品的可能消费量,表现为消费可能线的移动。,二.序数效用分析,3.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表示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可能线则表示了消费的最大可能性。把两条线放到一个图中,就可以确定预算内哪种购买组合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 在一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只有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切点上的物品组合,消费者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预算线斜率=无差异曲线斜率=边际替代率,二.序数效用分析,三.诱导需求理论,供方诱导需求 概念:卫生保健提供者们拥有并且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去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 原因:1)供需之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信息缺乏;2)医生的双重角色,使之成为可能。 证据:1)建议复诊;2)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扁桃体、阑尾以及子宫切除术);3)部分内科介入疗法;4)“只要有病床,就会有病人”现象等等 注意:正常情况下,需求也会随着供给的增加而略为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