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072759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是什么时候?,美国最早制造了原子弹。原子弹具有巨大的杀伤力。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了。,奎屯市一中李新亮,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1、什么是“两弹一星”?,2、“原子弹” 研制成功:,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3、中国“导弹”研制成功,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 ( )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 )的导弹。,1966,核弹头,实战,4、“氢弹”研 制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早在20世纪50年代,( )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五,毛泽东,1970,东方红一号,5、人造地球卫星

3、发射成功,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 )、( )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钱学森,邓稼先,6、“两弹一星”发射成功意义:,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

4、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人 物 扫 描,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人 物 扫 描,1911-2009,钱学森,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

5、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1999,杨利伟,三,翟志刚,7、载人航天工程:,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863计划”。,相 关 史 事,8、“863计划”,863计划纲

6、要选择_、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技术,相 关 史 事,9、“973计划”:,1997年我国制订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展开研究。,相 关 史 事,“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毛泽东,承诺:,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

7、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载工具。,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的研制,用了13年。所以,美国估计我国至少要花10年才能研制出导弹。,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小知识:你知道什么是导弹吗? 导弹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按射程远近分为近程(小于1000公里)、中程(10005500公里)和远程或洲际(5500公里以上);导弹按照装药分,可分为常规导弹,核导弹;按发射点和目标分,有地地导弹、地

8、空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潜地导弹、岸舰导弹等,等。,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神舟1号”飞船发射升空,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我国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1号”在酒泉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向茫茫太空的一次历史性跨越。,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1999.11.20: “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

9、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10.12: “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9.25: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1.11.1: “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6.11: “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 舟 飞 船,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神舟5号 载人飞船2003.10.15,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行员费俊龙(左)和聂海胜(右),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2005.10.12,神州七号发射成功,神七航天员

10、(左起: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2008.9.25,翟志刚 太空漫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连接,神舟八号飞船即将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汇对接任务,2011.11.1,神舟九号飞船,景海鹏、刘旺、刘洋,2012.6.16,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神舟十号飞船,2013.6.11,2016年10月17日中国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景海鹏三次,神舟十一号飞船,结合材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材 料 研 读,这是实现军事强国的需要,只有拥有核武器,才能保证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才能使我们不被欺凌

11、,和平时期是为了形成核威慑力,保证我国家的安定,战争时期,就可以保卫我们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所以,两弹一星,对我们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袁隆平,他被誉为 “ 之父”。,杂交水稻,1、右图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相 关 史 事,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 )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卫生,屠呦呦,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18课 科

12、技文化成就,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1、提出:,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三、文化事业的发展,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2、代表作品:,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三、文化事业的发展,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莫言,材

13、料 研 读,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其意义就在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第三、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材 料 研 读,知 识 拓 展,原子弹、氢弹 导弹、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漫步太空,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农业、医学,莫言获得诺 贝尔文

14、学奖,文化,本课小结,课 后 活 动,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A,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A,3、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D,4、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 )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B2003年神舟五号往返成功 C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成功 D2008年神舟七号往返成功,A,5、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袁隆平 莫言 屠呦呦 邓稼先 A B C D,B,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