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07139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1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2赏析钱塘湖春行,说说诗人为什么分别用“早”和“新”字来形容“莺”和“燕”?(2分)3、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5、渡荆门送别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

2、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6登岳阳楼 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和_融于一体。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7、归园田居对本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生长的情况。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3、。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D.“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赏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情感。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千古壮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

4、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和 ( )的景色。(1分)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1分)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11赤壁“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中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说明这一特点。(2分)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12、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阙写

5、_,下阙写_。.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3、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说“聚”和“怒”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14、饮酒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15、己亥杂诗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

6、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伤感的情绪。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这段文字中,

7、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答: 18、渔家傲-秋思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19、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人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引出对昔日军旅生活的回忆,接着依次描绘了( )、演奏军乐、( ) 和战马奔腾,霹雳弦惊的战争场景。下列对辛弃疾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现实与梦境融为一体,富有浪漫色彩。B词最后一句已变悲壮为雄壮,从而完成了失意英雄的心灵塑造。C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形象鲜丽、生动。D.词中“天下事”

8、是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2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 ”字用得好,妙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21、 读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 )写到( )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 )、( )、( )、( ) 、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 以至最后的( ) 。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2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9、面? 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在词中是怎样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答案(1)深秋晚景图(1分) 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示例:分别用“早”和“新”字形容“莺”和“燕”,抓住初春的季节特征,描绘出西湖的盎然生机(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3、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4、思念故乡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问1分。共2分)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5、“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6、把自然之景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A7、D 流露出诗人:想隐居躬耕,向往田园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操。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

11、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8、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

12、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9、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神奇秀丽示例: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俯视群雄。10、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1)人在逆境面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