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070305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

2、国家的权力。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

3、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8、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

4、本内容: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10、如何认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及关系? 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但党委并不能取代人大、政府和政协的职能。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避免政府决策失误;政

5、府通过行使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促进政府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6、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制最根本的保证。6、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基

7、本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8、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要内容: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

9、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个喜爱那个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框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 执政参政 特色鲜明1、 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政党制度的内容(特点):(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

10、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4、人民政协性质: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

11、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5、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7、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0、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具体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利的组织形式,

12、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1、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 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 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民族平等是

13、首要原则,民族团结是重要原则,民族共同繁荣是根本原则。4、三者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障。5、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自治权包括: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