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066259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全面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乡土地理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 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省会长沙市。 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地势特征: 湖南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中部多为丘陵和盆

2、地,起伏和缓;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明显。 、降水的分布概况: 湖南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降水的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4、洞庭湖的概况:、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的洞庭湖较以前比较,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 (冷水江市) 湘 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

4、。耒水上的东江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 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冷水江市) 沅 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 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6、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湖南的西部、南部、东部山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

5、因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变化大。抗旱减灾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库;人工降雨等;抗洪防涝的措施主要有:修筑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拦蓄洪水;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生物灾害: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栽种经济林,但对交通运输发展不利,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种植业;河流、湖泊对发展水运有利,同时可养殖淡水鱼,湖区地势低平,易产生洪涝灾害;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但降水的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

6、很大。三、人口与民族 1、人口概况与人口问题:湖南省人口数量多。湖南省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7位,人口密度大,老龄化进程加快。2、人口分布概况: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约为320人/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较多,湘西地区人口较少。城乡分布看乡村人口多于城市,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1%。3、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组成: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以汉族为主,分布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农村多、城市少。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等山区,其余分

7、散杂居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的特色:一是种类多;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治;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厚。4、湖南民俗风情特色,以及自然环境对民俗风情的影响、民俗风情的特色: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享生活,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居住习惯、民俗节庆、民间歌舞等。 民族服饰:如苗族服饰无论男女都是“色彩斑纹布”。特色饮食:侗族婴儿出生第三日举行的礼仪,称“三朝礼”,以大宴宾客为特色。居住习惯: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凉亭、风雨桥称为“侗家三宝”民俗节庆:土家族的赶年、苗族的赶秋节和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回族的宰

8、牲节等。民间歌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瑶族的象鼓舞、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猴儿鼓、土家族的茅古斯鼓舞、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和傩戏等。自然环境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湖南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山区,地处亚热带,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服饰与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密切相关,湖南人喜食辣椒,这与湖南潮湿的气候分布不开,湖南有些少数民族居住吊脚楼,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地势不平,气候潮湿,加上田地较少,因此,他们把房屋建在陡坡上。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湖南河流较多有关(如划龙舟)。四、自然资源5、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湖南自然资源类型齐全;总量较丰富;分布不均。6、土地资源: 、主要特点:土地资

9、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 、分布: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以湘西、湘南为多;耕地集中于湘北、湘东、湘中的河谷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湘西、湘南耕地较少,以旱地为主;草地集中于湘南山区。 、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7、气候资源:、主要特点: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优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湖南有适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8、水资源:、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省的富水区主要在山区,平原、丘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严重影响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9、矿产资源:、主要特点: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矿产突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37种。“世界锑都”锡矿山,“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水口山铅锌矿 (见2页图1) 非金属之乡: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我省利用有色金属建立了以柿竹园、水口山、锡矿山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基

11、地,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利用非金属矿产原料形成了一批重要的非金属加工企业。10、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欠优;土地损毁严重。、保护措施:通过保护基本农田、土地开发、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土地整理等途径,有效地遏止了耕地不断减少、耕地资源受损的势头。1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区缺水差异较大,不能完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的增长,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采取的措施: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2、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环境污染包

12、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 、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土地资源,治理废水、废渣及农药和化肥对土地的污染。五、农业1、湖南农业生产的概况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概况:湖南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稻谷、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三位。2、主要农副产品及其地区分布:、农副产品:稻谷、油菜籽、棉花、苎麻、茶叶、柑橘、烤烟、水产、

13、生猪及家禽等,特产有猕猴桃、洞庭银鱼、中华鳖、君山银针茶、湘莲等。 、分布地区:稻谷主要产于洞庭湖区及长沙、湘潭、株洲、衡阳、永州等地区的丘陵地区;棉花、油菜籽、苎麻主要产于洞庭湖区,茶叶主要产于湘南、湘东、湘西、湘中的山区,柑橘主要产于湘南、湘西、湘东、湘中地区,烤烟产于湘南、湘西地区。3、湖南被称为“鱼米之乡”原因: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水系及洞庭湖为湖南提供了较广的水面,养殖淡水鱼类,湖南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故有“鱼米之乡”的美称。4、湖南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关系:农产品品种多,总量足,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4、,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农业品牌。5、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由温饱农业提升为小康农业;由数量农业提升为效益农业;由粗放农业提升为科技农业;由封闭农业提升为开放农业,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各地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规模水平,提高单位产出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六.工业1、工业生产的概况及重要的工业部门:概况:工业体系完整、规模初具、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主要的工业部门: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2.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地理分布特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株洲;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岳阳、衡阳、益阳、郴州。产业布局逐步由点状分布向块状、带状分布发展。3.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八上P69)高新技术是湖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湖南新型工业化之路就要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带动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