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045340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过渡时期民族资本家的心态变化摘 要: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当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期间民族资本家作为重点的改造对象,面对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调整、利用、限制和改造等措施,他们的心态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关键词:民族资本家;心态 Abstract: During the seven years from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to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was ba

2、sically accomplished in 1956, it is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at our new-democratic society transited to the socialist society ,during this period,the carrying out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was the most profound and greatest social change. As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form target, national capitalists

3、 mentality has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process when they faced the measures which have been taken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adjust, utilize, restrict and transform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Key words: national capitalist;mentality新中国成立以后,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的剥削阶级。党和政府为争取国家

4、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调动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也允许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存在,并教育工人为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要暂时忍受资本家的剥削。然而,在这个阶级逐步不复存在的过程中,民族资本家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忐忑。一、由恐慌、担忧到振奋1949年前后,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摇摇欲坠,人民解放战争已近尾声。在这种形势下,民族资本家们要为自身的出路做出艰难的抉择:是选择跟随共产党还是选择跟随国民党,还是双方都不选。由于受国民政府的宣传蛊惑,也由于对共产党的政策缺乏了解,一些富商巨贾纷纷将资产转移到台湾、香港,有的则干脆到

5、国外另图发展,但大部分的资本家还是选择了共产党,选择将企业、资财、人员留在了大陆。虽然留在了国内,但民族资本家的内心并不平静,他们都怀着恐慌、担忧的心理。在上海解放前夕,荣氏家族的荣毅仁说:“是去是留,内心是矛盾的,去到海外就要当白华任人摆布,我不愿寄人篱下,还想在国内做一番事业。但是,又听得谣言四起,说什么共产党来了要共产共妻,要弄得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在外表上还要故作镇静,免得厂里一些同事惶惶不安,内心却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1】当时的民族资本家们一方面对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感到由衷高兴;另一方面他们对新的经济关系、经济秩序的建立感到恐惧和不安。对于共产党如何对待昔日受到国民

6、党反动派压迫摧残,同时又自认为是共产党革命对象的资产阶级心存疑虑。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工商企业受到严重破坏。党和人民政府在打击投机资本的同时,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工商业予以大力支持,私营工商业开始逐渐好转,并有了迅速发展。但1950年3月全国物价稳定后,虚假购买消失,市场萎缩,产品滞销,工厂银行商店倒闭,工人失业,这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对于自己的企业能否继续存在产生了怀疑,把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人民政府的税收、公债,甚至怀疑人民政府的政策变了,要提前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业者渡过难关。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对私营工商业进

7、行调整,结果私营工商业有了很大的转机。“一般工商业者,对我党平稳物价、调整公私等各项政策,表示热烈拥护。他们说:共产党的政策变好了,今后买卖好做了,利虽不大,可是稳当。”【2】生产恢复、市场活跃,民族资本家的心态转为振奋,纷纷欢呼“黄金时代”“难忘的1951年”。二、由振奋到观望1952年1月中共中央针对资本家中的一些不法分子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而展开的“五反”运动正式揭开了的帷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受到的第一次大的冲击。在五反运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开始失望了,认为“五反要消灭资产阶级”,“政府不要资产阶级了”。这种观点一直在资产阶级的脑海深处,所以一有风吹草动,这种念

8、头就会浮上来。在短短的二、三个月中,大批私营工商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的状态,许多工人失业,城市市民生活和政府的税收大受影响。如天津,批发商业成交额大为减少。棉纱一月份只完成配售计划的33%;粗粮由每天销200万斤减至98万斤。许多物资卖不出去,资金积压。【3】五反运动的浪潮确实把资本家们打痛了,国民经济亦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五反”运动的后期党对资产阶级的处理比较宽松,使得资本家们如释重负。原将荣毅仁先生家拟订为基本守法户,毛泽东说:“何必那么小气!再大方一点,划成完全守法户”。【4】这个标兵一树,在上海以至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资本家一面感激涕零,一面又觉得压力很重,说:“不幸生而为资产

9、阶级,又幸生而为上海资产阶级”。【5】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在斗争方面较好地掌握了斗争策略,讲究斗争的方式方法,“五反”运动取得重大成果,一方面,广大工人热情高涨,生产提高,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基本上保护了民族资产阶级恢复国民经济的积极性。资本家们大多不敢再作违法活动了,实际上他们大多已丧失了控制其企业的权力,除了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三、顺应形势、接受改造1953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工商界人士听到这一消息时,心情是极其矛盾和复杂的。1953年,各家企业正是蒸蒸日上,大家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提出改造私营企业,具体来说

10、,就是实行公私合营,这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震动很大,他们在心态上是既有准备,也没有准备。说有准备,是他们对于共产党一定要消灭私有制的认识是清醒的;说没有准备,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共会如此快地消灭私有制。“资产阶级队伍中,一般的存在着进步的,中间的,落后的这样三个部分。因此,他们接受改造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6】不同的资本家由于其社会角色认知的不同,其心态也是不同的。第一类是中上层的长期和政府合作的资本家,他们拥护改造,不管内心是否情愿,他们理智上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驱,不可避免;第二类是中小企业家,这是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他们对国家资本主义是不甘心的,对当前改进生产,扩大经营抱着消极的态度;

11、第三类是小业主,认为改造与己无关;第四类是商业资本家,他们怨天尤人、非常不满。就是在上述种种心态的驱使下,不同阶层的资本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或被动地、自愿或勉强地加入了公私合营的高潮。1954年春节一过,荣毅仁就拉开了申新各厂与政府公私合营的大幕。一开始,很多股东担心工厂就此被国家兼并而去,合营后个人的财产就全完了。荣毅仁向大家解释: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不走也得走。只要接受改造,遵循国家的总路线,不但将来有工作,而且可以保留消费财产。【7】他的话大大解除了股东们的顾虑,同意授权荣毅仁办理公私合营的手续。这一年的九月,申新集团正式公私合营,荣氏企业带头迈入了公私合营的大门,站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

12、展的潮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特殊的阶级,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通过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最终实现了对私营工商业的和平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企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也随之走向消亡。民族资本家在完成这一脱胎换骨改造的同时,其内心世界经历了矛盾而复杂的变化过程。参考文献:【1】陈冠任:荣氏父子,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2】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山西卷,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页;第页;第页【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页【5】薄一波:关于上海“五反”斗争情况及第三战役部署问题的报告【6】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1956年2月24日【7】陈冠任:荣氏父子,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8】党史参考资料(八),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