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004477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

2、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

3、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

4、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

5、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6、。(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B.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D.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

7、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C.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D.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且不少共同体思想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

8、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放走囚犯之后(美)旺达布拉德我的父亲乔治布拉德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东北部乡下,一个小县,当地人称那里为人间天堂。父亲60多岁时,朋友劝他从政。他在市参议员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票数,每个人都喜欢他。他的职务是消防委员长,所做的不过是开会和议政。但是父亲喜欢参与,请电话公

9、司把家里的电话和消防队的电话连接了起来。就这样,每次只要消防队的电话一响,我们家里的电话就会跟着响起来,而且如果不接它就会响个没完。接电话时不用说话,只要听着哪里着火了,然后派人去救。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火情,父亲就会去。他不懂救火,但是知道怎样鼓励年轻的消防员,他去给他们助威。父亲这个年纪不敢再开夜车,我已经到了有驾照的年纪,就成了他的司机,有时凌晨三点就开车带他执行任务。他当了几届参议员,大家劝他退了休。但是退休后,他非常怀念和消防员建立的友谊,消防队和警察局在同一座大楼,所以父亲也很想念那里的警员,也时常去那里看望他们。这是座小城,制度不很严格,警察们教会了父亲使用警用电台,他们有事或者

10、生病时,就让父亲替值八小时的班。一天,他去警察局值班时,惊讶地发现警察们捉住了一名罪犯,这在这座小城里可是少有的事。那天上午,父亲没做别的什么事。他走到这个被捕的年轻人身旁,和他聊了起来,中午吃饭时,父亲给他买来了两块汉堡包。这个小伙子留着长头发,父亲有些看不惯,但是父亲感觉他是好人,想帮助他。下午一点多,父亲问他:“你看上去是个好小伙,怎么没人来赎你出去?”年轻人说:“我昨晚醉酒开车,警察把我关在这里,家里人还不知道。”父亲问:“你要出去得交多少钱?”他说:“我得交200美元罚款。”父亲说:“你为什么不让家人来交罚款呢?”他说:“我爸也许会给我交罚款,但是我怕他接到警察局打去的电话会吓一跳。

11、”父亲在警察局的唯一职责是接听警用电台,但是父亲沉思了一会儿,对他说:“我放你出去,你回家朝你爸要200美元,然后回来交罚款,怎么样?”年轻人说:“我住在密西西比州科林斯,在这里北边20英里。他们扣了我的车,我回不去。”父亲说:“是那辆蓝色雪佛兰吗?”他说:“是,先生。”父亲说:“它就停在停车场,我看能不能找到钥匙。”父亲翻了一下办公桌的抽屉,找到了车钥匙,他不但放了罪犯,还把车还给了他。年轻人离开时,父亲对他说:“如果是我,我不但会朝我爸借200美元,还会再多借5美元剪剪头发。”下午4点,警察们回来换岗,进来时发现罪犯不见了,大吃一惊。他们问父亲那名罪犯去哪儿了。父亲一边整理他的文件一边说:

12、“我放他回家了。”警官问:“您怎么把他放了?”父亲回答:“我看他像个好人,他回家取200美元,一会儿就回来。”警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知道父亲的为人,他们都视父亲为长辈。警官说:“好吧,有事我们担着。”说完,他和另外几名警察商量,怎样处理好这件事,又不至于让父亲丢了这件差事。有的说找局长求情,有的说可以毁了案宗,就当没抓过这个年轻人。父亲没有理睬这些,他说:“不用,我相信这个男孩会回来的。”警官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回来?您又不认识他。”父亲的回答很简单:“他说过他会回来的。”5点下班时间,年轻人没回来。5点15分,警察们劝父亲回家,父亲坚定地回答:“不,我要等他回来再回家。”正说话间,门开了,

13、那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一头短发,精神了很多,警察们都没认出他,问他来干什么。年轻人说:“抱歉,我想交罚款。”年轻人一张张数钱时,警察们没说话,给他开了收据。交完钱,年轻人转身向外走,到门口时他似乎才想起来这是在警察局,他转回身对父亲说:“布拉德先生,抱歉,我在理发店排了半天队,所以回来晚了。”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篇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如父亲与年轻人的交谈以及父亲与警察的交谈,就反映出父亲作为一名老警察,工作经验丰富,老成持重。B这篇小说擅长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父亲的形象,如消防员、警员等与父亲共过事的人,都对父亲

14、有高度的好评和极高的推崇,从侧面反映出父亲的为人品质。C.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从儿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行文,语言更显得亲切自然,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生动,富于感染力。D小说故事情节虽说简单,却平中见奇,具有一定的波澜。特别是父亲擅自放走囚犯之后的情节,围绕着“囚犯能否归来”这一矛盾来展开,扣人心弦,耐人寻味。5.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6.对于父亲擅自“放走囚犯”之举,有人认为失于草率,有人则认为入情入理,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5、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 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摘编自新华网 2018 年 1 月 3 日报道)材料二:2014一 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