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90036712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调研试题 人教版 新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议员。英国议会出台这一决议的目的是A. 确保权利法案实施B. 结束国王专制权力C. 置内阁于议会控制之下D. 防止首相滥用职权2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颁行的意外亊故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禁止妇女儿童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到1894年,徳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1910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这说明A. 统一后的德国专

2、制色彩浓厚B. 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C. 德国用议会来粉饰专制统治D. 德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3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从1871年到1890年,俾斯麦在他任联邦帝国宰相的二十年间,往往设法在下议院自己这一方取得多数,不过他并不认为在原则上非依赖多数不可,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这说明当时的德国A. 帝国宰相必须对下议院负责 B. 帝国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C. 形式性民主甚于实质性民主 D. 仍然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4根据英国2011年生效的固定任期议会法,首相特蕾莎梅在获得三分之二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后,宣布解散下议院,于2017年6月提前举行大选。对这一事件的解读

3、正确的是A. 英国首相既是行政首脑,又是立法机构最高长官B. 现代英国首相在得到国王支持的情况下,有权解散议会C. 英国首相拥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体现了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D. 2017年6月大选后,梅姨所在政党取得多数席位她才能继续担任首相5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力对抗和纵横摔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这一状况根源于A. 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C. 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D. 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61938年9月,中国在国联会议上强烈要求全面制裁日本。因为欧洲剑

4、拔弩张的形势,各大国的外交部长多数不在日内瓦。国联作出了成立以来最强硬的决议,指称日本违反国际协定,各国可以力所能及地个别援助中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此时中国国内正值武汉保卫战B. 欧洲大国忙于处理苏台德问题C. 中国的抗日获得一定国际同情D. 反法西斯力量已有初步的联合7北伐战争期间,郭沫若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地方来归附的军队很多,凡是有来归附的军队,他们最先请求的便是派遣政治工作人员。”这种现象表明A. 政治宣传促使各地方军队来归附B. 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C. 政治工作成为国民革命主要工作D. 各地军队决心接受三民主义思想8梁启超评价辛亥

5、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改变了国人对西方民主的认识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91935年4月成立的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主管重工业的主要机构,其所办各厂矿,分布均远离沿海,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国民政府的着眼点是A. 发展经济以便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B. 为应对日本扩大侵略作持久抗战准备C. 加强中西部开发以改善民族工业布局D.

6、 与地方实力派争夺利益与经济主导权10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11“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海关的报关制度,几乎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申报进口货物的确实数量,关税一直按照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根据海关查验数量来征收。”该报关制度A. 冲击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制约了外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C. 促进了中国海关近代化D. 延

7、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12李鸿章在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中指出:“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 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 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C. 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D. 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1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B.

8、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14“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1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大跃进”的影响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9、 D. 国民经济的调整16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指出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的实践有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劳动竞赛办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普及人民公社提高公有化的程度A. B. C. D. 17辛亥革命前,“断发易服”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将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一些海归留学生认为“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这些观点A. 表明“断发易服”具有观念变革意义B. 说明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C.

10、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D. 反映出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18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付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A.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B.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C.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D. 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19维新派主张“断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万国同风”,便于操作机器和武器、讲究卫生等。1905年,端方、戴鸿慈等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也发出了“断发”

11、的声音,“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不得不下达谕旨,准许人们自由剪辫,被迫承认了“断发”的合法性。以上变化主要说明了A. 断发体现革命色彩B. 断发触动清朝国体C. 政府主导社会生活D. 政治时局影响习俗20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 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21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

12、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B. 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C. 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D. 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22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

13、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A. 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 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C. 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 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23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A.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 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D. 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24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

14、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A. 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 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 电子商务成为笫三产业的支柱产业D. 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25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B. 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C. 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D.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26有学者认为“哥白尼革命”对贬低人的地位起了促进作用,因为它把人赶出了宇宙中心的尊贵地位,把人贬为无穷无尽的宇宙机器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得出这一认识的依据是“哥白尼革命”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对宇宙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27“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A. 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B. 提出时空的变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