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997917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专业考试-病理技术(技师)-历年真题(相关专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 相关一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哪项不是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E)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拟核) E、细胞壁3、G+菌与G-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C)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1、4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4、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B)A、普通菌毛 B、质粒 C、细菌染色体 D、毒性噬菌体 E、异染颗粒5、细菌毒力的强弱取决于(B)A、机体抵抗力的大小 B、细菌侵袭力及细菌毒素

2、 C、细菌侵入机体的部位 D、集训侵入机体的数量 E、细菌能否产生芽孢6、疾病的传染源不可能是(E)A、潜伏期带菌者或携带者 B、慢性带菌者或携带者C、感染性疾病急性期或慢性病人 D、人畜共患病的患病动物 E、食物中毒者7、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D)A、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 B、注射抗毒素 C、注射人血清或胎盘丙种球蛋白 D、注射类毒素或接种菌苗、疫苗 E、注射细胞因子8、链球菌分类依据(D)A、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 B、产生色素的颜色不同 C、鞭毛抗原的不同 D、在血琼脂培养基中溶血现象的不同 E、传播途径的不同9、关于脑膜炎奈氏菌,正确的论述是(B)A、对低温耐受力强 B、室温下3h死亡

3、 C、对青霉素不敏感 D、对常用消毒剂不敏感 E、抵抗力较一般细菌强10、志贺菌属的分群依据是(C)A、产生色素不同 B、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 C、菌体抗原不同 D、溶血现象不同 E、能否发酵乳糖11、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B)A、荚膜、内毒素及侵袭力 B、侵袭力、内毒素及肠毒素 C、水肿因子和内毒素 D、致死因子、内毒素和侵袭力 E、致热外毒素12、引起气性坏疽的微生物是(A)A、产气荚膜梭菌 B、梅毒螺旋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白念珠菌13、从痰液中检出下列细菌中有临床意义的一种是(C)A、肺炎链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脑膜炎球菌14、高压蒸

4、汽灭菌的标准方法是在1.05kg/cm2蒸汽压力下(121.3度),灭菌时间为(D)A、15min B、610min C、1114min D、1520min E、2125min 15、下列真菌中最易侵犯脑组织的是(D)A、红色毛癣菌 B、酵母菌 C、黄曲霉菌 D、新型隐球菌 E、青霉菌16、垂直传播是指病毒通过(A)A、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给子代 B、性接触由带病者传给其配偶 C、带毒蚊虫叮咬人群的传播 D、输入被病毒污染血液的传播 E、孪生兄弟姐妹间的传播17、引起普通感冒最多见的呼吸道病毒是(C)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鼻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冠状病毒18、下列对腮腺炎的描

5、述哪一项错误(D)A、腮腺炎病毒经被患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也能传播 B、引起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一般12周内自愈 C、约20%男性患儿合并睾丸炎,可导致男性不育症 D、不会导致女性患儿卵巢炎及影响成年后生育功能 E、可并发脑膜炎和耳聋,是儿童后天获得性耳聋的最常见病因19、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引起(D)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重症肝炎 D、肝豆状核变性 E、肝细胞癌20、AIDS的病原体是(C)A、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型和II型 B、人乳头瘤病毒(HPV)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型和II型 D、泡沫病毒亚科病毒 E、缺陷型病毒21、免疫是指(A)A、

6、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 E、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2、哪项不是免疫的概念(E)A、识别大分子异物 B、清除大分子异物 C、维持自身稳定 D、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E、对机体有害23、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E)A、产生抗体的物质 B、产生致敏LC的物质 C、与相应的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D、与相应的致敏LC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E、产生抗体和(或)致敏LC,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LC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4、关于佐剂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A、佐剂是

7、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B、与免疫原混合后可增强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 C、最常用于动物实验的是弗氏佐剂 D、可刺激M,增加它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E、增强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25、合成RNA的原料是(C)A、NMP B、NDP C、NTP D、dNTP E、dNDP26、EAC和EA花结的阳性细胞是(B)A、T细胞 B、B细胞 C、M D、树突状细胞 E、中性粒细胞27、与绵羊RBC相结合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A)A、T细胞 B、B细胞 C、Mqb D、中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28、B细胞分化增殖的产所是(A)A、骨髓 B、淋巴结 C、胸腺 D、外周免疫器官 E、脾29、浆细胞主要存在于(C)A、胸腺 B、

8、外周血 C、脾及淋巴结 D、黏膜相关的淋巴细胞 E、骨髓30、IgG的生物学作用之一是(A)A、与Ag结合后激活补体 B、不能透过胎盘 C、与Ag作用后,体内最先出现 D、是分泌液中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E、其Fc段可以与肥大细胞结合31、新生儿早期患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是(D)A、补体成分缺陷 B、先天免疫缺陷 C、皮肤黏膜天然屏障差 D、sIgA功能尚未成熟 E、呼吸道发育不良32、含量最多的Ig是(A)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33、决定Ig类和亚类的部位(D)A、VL+VH B、VL+CL C、铰链区 D、CH E、CL34、下列哪项不是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9、E)A、细胞毒作用 B、促进吞噬 C、免疫黏附作用 D、促炎症作用 E、特异性免疫作用35、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最重要的Ig是(D)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36、下列哪种属于自然被动免疫(C)A、注射丙种球蛋白 B、注射抗毒素血清 C、从母体经胎盘得到的抗体 D、接种类毒素产生的抗体 E、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37、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D)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肽键 E、范德华力38、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A)A、清蛋白 B、1球蛋白 C、球蛋白 D、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39、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D)A、黏度下降 B、溶解度

10、下降 C、颜色反应减弱 D、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E、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40、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D)A、嘌呤基与嘧啶基 B、核糖与脱氧核糖 C、核苷 D、核苷酸 E、寡核苷酸41、DNA变性是指(D)A、多核苷酸链解聚 B、DNA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双螺旋 C、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D、互补碱基间氢键断裂 E、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糖苷键断裂42、遗传因子中起始密码子是(C)A、UGA B、UAA C、AUG D、GUA E、AUC43、转氨酶的辅酶含有(C)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生物素44、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的部分是(A)A、酶蛋白 B、辅

11、基或辅酶 C、金属离子 D、底物 E、B族维生素45、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C)A、能使酶促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能降低酶促反应的活性能 C、能改变酶分子中一些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 D、大多数酶具有相同的最适的PH E、大多数酶的最适PH远离中性46、1分子葡萄糖无氧酵解时,净生成ATP的数目是(B)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47、糖原合成中糖链延长时葡萄糖的供体是(D)A、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UDP葡萄糖 E、ADP葡萄糖48、在糖酵解、糖有氧氧化及糖异生途径中共有的化合物是(A)A、3-磷酸甘油醛 B、乳酸 C、草酰乙酸 D、-酮戊二

12、酸 E、乙酰辅酶A49、关于细胞色素,正确的叙述是(A)A、辅基为铁卟啉 B、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C、均为递氢体 D、细胞色素C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E、均可被氰化物抑制50、下列哪种因素对氧化磷酸化无影响(E)A、ATP/ADP B、Co C 、氰化物 D、阿米妥类药物 E、体温51、肝脏产生酮体过多意味的是(C)A、肝中脂代谢紊乱 B、肝功能增强 C、糖供应不足 D、脂肪转运障碍 E、脂肪摄取过多52、下列对脂肪酸氧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反应在胞液中进行 B、反应在胞液和线粒体中进行 C、起始代谢物是脂酰CoA D、反应产物为CO2和H2O E、反应过程中消耗ATP53、胆固醇合成

13、过程中的限速酶是(C)A、HMG CoA合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鲨烯合成酶 E、鲨烯环氧酶54、血浆各类脂蛋白中,按它们所含胆固醇及其酯的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C) A、CM,VLDL,LDL,HDL B、HDL,LDL,VLDL,CMC、LDL,HDL,VLDL,CM D、VLDL,LDL,HDL,CME、LDL,VLDL,HDL,CM55、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E)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直接脱氨基 D、转氨基 E、联合脱氨基56、体内氨的储存及转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C)A、谷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酰胺 D、谷胱甘肽 E、

14、天冬酰胺57、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E)A、维生素B6 B、维生素B12 C、叶酸 D、二氢叶酸 E、四氢叶酸 5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C)A、GMP B、AMP C、IMP D、ATP E、GTP59、下列物质中作为合成IMP和UMP的共同原料是(B)A、天冬氨酸 B、磷酸核糖 C、甘氨酸 D、甲硫氢酸 E、一碳单位60、能在体内分解产生p氨基酸的核苷酸是(D)A、AMP B、GMP C、IMP D、UMP E、ATP61、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哪一种酶(E)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连接酶 C、拓扑异构酶 D、解链酶 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62、DNA复制

15、时辨认复制起始点主要靠(D)A、DNA聚合酶 B、拓扑异构酶 C、解链酶 D、引物酶 E、DNA连接酶63、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C)A、P因子 B、核心酶 C、RNA聚合酶的因子D、RNA聚合酶的亚基 E、RNA聚合酶的亚基64、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催化氨基酸之间肽键形成的酶是(B)A、氨基酸合成酶 B、转肽酶 C、羧肽酶 D、氨基肽酶 E、氨基酸连接酶65、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A、其过程总是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B、某些基因表达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等过程C、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分子 D、某些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蛋白质分子E、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RNA分子66、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B)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B、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C、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D、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E、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