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99540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输》沪教版七年级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输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如:造、命、请、仁、强等。2、通过朗读,学习揣摩墨子劝说语言的言中之意和言外之意,感悟墨子辩论语言的严密性。3、理解墨子“兼爱”、“非攻”的学派主张。二、教学重点1、在揣摩墨子劝说语言的含义的基础上,感悟墨子辩论语言的严密性。三、教学难点1、理解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四、过程(一)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2、这是一篇记叙文,请同学们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查找墨子的相关资料,对墨子的主张有所了解。(二)导入1、讲述一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引出文章。

2、2、明确文章的题目公输是后人根据文章的起句所加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了解“公输”、墨子的资料。墨子是墨家学派著作的总集,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对墨子言行的记录。(PPT)2、放声散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记叙的六要素(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十日十夜地点:将以攻宋、起于鲁、至于郢(展示PPT,出示三地的距离)人物:公输盘、墨子起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经过:子墨子至于郢,见公输盘。结果:公输盘服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墨子在听闻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将攻打宋国之后,从鲁国长途跋涉,最终成功的说服了公输

3、盘。过渡语:通过文章我们了解到,墨子是为了阻止楚国对宋国发动战争,才长途跋涉去阻止公输盘。有没有同学能送文章中找出来,楚国对宋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呢?(四)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找出楚国对宋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的语句。明确: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为智。反映出,楚国攻打宋国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土地。过渡语:有此可见,这是一场十足的侵略战争,公输盘造云梯也正是在帮助楚王积极的推行这场血腥的侵略战争,然而,公输盘说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2、在文中找出一句话,能表现公输盘标榜自己为人的话。明确:吾义固不杀人。讲解“义”的意思:仁义,吾义:我崇尚仁义。“固”的意思:从来

4、。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我崇尚仁义,从来都不杀人。(强调这是公输盘标榜的自己做人的原则)体会语句中坚定的语气。(指名试读,强调义和固)追问:公输盘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明确:墨子请他杀人,而且是献千金的情况下墨子去见公输的目的是劝说楚过不要攻宋,来到之后却说让公输帮他杀人,为什么?(引诱他说出自己仁义,从不杀人)试想米子如果开门见山地提出阻战的要求,公输会同意吗?结果会如何?所以他采取了诱敌深入。体会墨子的步步紧逼以及公输的情感变化墨子: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蓄意提出无理的要求,祈使的语气)公输:不说(显然墨子的目的没有达到)墨子:请献千金(迫使他表态,从而中计)公输:断然拒绝,愤怒的说

5、出了:吾义固不杀人)。全班齐读,体会其中的语气。过渡语:然而,纵然他如此的一本正经,他也掩盖不了自己发动不义战争的本质,既然墨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他的这句“吾义固不杀人”,那么一定是想好了如何去反驳这句话。3、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来墨子是如何指出他的话的虚伪性的?明确:吾从北宋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宋无罪而攻之(有力的质问)过渡语:墨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送过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但是侵略者往往会为了侵略,编造各种理由,墨子也想到了这些,所以他连续用了五个“不可谓”,来一一辩驳公输盘有可能编造的理由。明确五个“不可谓”。4、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墨子的五

6、个“不可谓”来讨论,公输盘有可能会编造出哪些理由来掩盖自己攻宋这不义之举呢?让学生根据对话的方式来说一说,公输有可能说的话。公输:(预设)这场战争能为楚国带来更多的土地。墨子:经过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公输:(预设)宋国有罪,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墨子:宋国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公输:(预设)我是楚王的臣子,我必须终于楚王。墨子: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公输:(预设)我劝说过楚王了,可是他不听。墨子: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公输:(预设)我不知道杀人和攻宋是一回事。墨子: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先由一个学生和老师对话,试着体会墨子的强有力的辩驳的语气,墨子的话要有力,然

7、后,老师读公输,全体同学齐读墨子的话。体会墨子强有力的辩驳。过渡语:我们可以发现,墨子重重否定,层层逼近,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最后逼的公输盘理屈词穷,只能“服”了。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即将发生战事的两个国家哪两个国家?(楚、宋)而墨子在哪里?(起于鲁)(五)探讨文本,深入理解1、再读第一节,谈谈自己有什么感想?造云梯,成,将以攻宋。(成,极言劝说公输盘放弃攻宋难度之高,若是还未造或是造了一些,劝说的难度就降低了。)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起于鲁、至于郢:路远十日:时长十夜:说明走的很急行:一介平民过渡语:墨子,一介平民,在战争迫在眉睫,百姓危在旦夕的时候,他义无

8、反顾的担负起了阻止战争的责任。楚国攻打宋国,跟墨子没有关系,也没有伤害到墨子的利益。2、思考他这么做,原因是什么呢?对百姓的博大无私的爱,浓缩了墨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兼爱”、“非攻”。介绍“兼爱”和“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主张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且身体力行,以一夫之力维护天下百姓之利益。总结:这篇文章页正是墨子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心尽力的践行着自己“兼爱”、“非攻”的主张的体现。我们在感受到墨子超高的辩论艺术和兼爱、非攻思想的同时,似乎也看到了一个极具平民情怀的思想家,最后,让我们再次读一遍全文,记住我们民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这位了不起的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