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449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十四)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25.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今后凡有营葬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宫中擎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由此可见,当时东京城内 A邸店难以满足商帮需求 B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 C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 D草市场所由政府明确划定 26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

2、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27.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

3、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28.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29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精英政治 B代议制民主 C直接民主 D贵族政治30古罗马法学家西

4、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31.一位宗教领袖论教堂:“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 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祂(上帝的代称)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祂不住那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简化宗教仪式 B.信仰即可得救 C.否定教会的权力 D

5、.上帝无处不在32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1787年宪法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的莫里斯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汉密尔顿更是直接指出:“民主是一种疾病。”这一现象说明() A民主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 B美国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 C美国人倾向于建立共和政体 D民主制度必然带来专制独裁33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A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B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元老院的政治地位

6、无足轻重 D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 34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 A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B证明革命具有残酷性 C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 D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35表3反映出表3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

7、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激光195819601961213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40(25分)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7

8、月9日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8月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9月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

9、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三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某西方学者观点(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其中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到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和平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3)结合所学知

10、识,辨析材料三中这位学者的观点(5分)(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41(12分)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晚清政治改革英国议会改革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2、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5、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姓立宪”。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

11、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

12、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政府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税收,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一些人力主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中断一切正规教育,停办高中及大专院校。国民政府提出“战时应作平时看”,“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教育部长以个人名义建立贷金制度,为来自沦陷区学生提供生活资助,后改为公费制,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共资助学生128000余人,其中包括杨

13、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批日后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救济,并继续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前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9分)(2)根据

14、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1913年,在围绕民国正式宪法起草的大讨论中,出现了“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国”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国民党力主“主权在民”,试图建立一个以议会为中心的政体;而以康梁为代表的“主权在国论”的主张者认识到不成熟的政党议会政治无法克服中国面临的深重的国家整合危机,试图以普鲁士德国为楷模,赋予总统及其行政体系以更大的权力,通过后者来实现政治整合。德国的“主权在国论”通过将“主权”赋予作为有机体的“国家”,为君主立宪国家中的君主提供了一个强势而又不同于专制君主的地位。康梁对于当时不成熟的议会政党政治有着相当犀利的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