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4216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导入,请回答: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性质是什么?,后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性质发生 怎样的改变呢,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 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 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 .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考:请大家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思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2、哪些人开始提马克思主义?,1、开始传入,梁启超(改良派) 朱执信 (革命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 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梁启超,朱执信,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

3、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象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2、正式传播,(1)时间:,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2)人物:,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第一人,十月革命之后,

4、1)利用文章宣传: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二十一条”,发表通电,号召国人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2)开设课程,利用讲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单位:万人),中国工人阶级队 伍的壮大,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

5、播,苏俄对华宣言 ( 1919 .7 ) 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界, 并将沙皇政府和俄 国资本阶级从中国 残暴地夺得的一 切,都无偿地永久 归还中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革命形势,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和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材料:从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达四年之久,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尖锐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来这不能不使更

6、多的醉心学习西方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表明了这个制度并非即是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象征。 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缺陷,(1)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思想基础) (3)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外因) (4)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对苏俄的好感。(直接原因) (5)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7)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历史条件,马

7、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途 径,工读互助团等各种实践,与其它各种思潮的辩难和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1.由学术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李大钊到陈独秀,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强调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观点、 无产阶级专政和实践精神, 关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转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使中国人民找到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8、,成为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13杭州模拟)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解析 本则材料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据此这篇文章应该是李大钊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时间在

9、1919年5月。 答案 C,(2013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

10、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 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原则”。,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11、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3)庶民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本课小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进入,背景:,梁启超:较早提及,朱执信介绍部分学说和理论,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不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救国之道,正式传播,李大钊,主要活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设课程,作用,提高人们的觉悟,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陈、毛等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转变,广泛 传播,三次论战,工读互助组

12、实践的失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组织学会;翻译著作、组织演讲,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个主题:,两个方向:,三个领域:,学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学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四组人物:,五个阶段:,中国向何处去?,先西方后东方,林魏、康梁、孙中山、陈李,新思想萌发;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思想兴盛;民主科学思想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专题小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 陈旭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