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99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25041总学时:32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预修要求:化学,物理学,工程图学等。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2、课程的目的与任务(1)使学生在获得有关金属学,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机械工程材料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成份、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热处理工艺和用途。(2)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及其主要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安排等方面也应具有相关的基础,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

2、程和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解金属和合金组织结构和结晶过程以及二元合金相图。2、掌握铁碳合金相图的基本理论。3、掌握常用的碳钢、合金钢、铜合金、轴承合金等金属材料(其中钢铁材料为主)的成分、组织、性能和用途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4、理解和掌握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初步具有合理选用材料和热处理方法,确定零件生产过程中热处理工序位置的能力。5、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a为了弥补学生实践经验少,实际条件差的不足,课堂教学中配以多媒体教学。b习题课和习题的要求由于课时紧张不单独安排习题课,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课

3、堂上及时予以解决。每次课后布置1-3题作业,以书中习题为主。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大纲正文第一章 金属的力学性能 学时:3学时(讲课1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概念。重点: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概念。1.1 强度和塑性一、强度二、塑性1.2 硬度一、布氏硬度试验法二、洛氏硬度试验法三、维氏硬度试验法1.3 冲击韧性一、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二、多次冲击试验1.4 疲劳强度1.5 断裂韧性第二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4、:掌握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以及实际的晶体结构;掌握合金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合金的相结构。重点: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以及实际的晶体结构;合金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难点:合金的相结构。2.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三、晶体的各向异性2.2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一、多晶体结构与亚晶粒二、晶体缺陷2.3 合金的晶体结构一、基本概念二、合金的相结构第三章 纯金属与合金的结晶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纯金属结晶的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理解纯金属结晶后的组织;掌握二元合金相图基本类型及合金的冷却过程;掌握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重点:纯金属以及合金的结

5、晶过程和它们的相图;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难点: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3.1 纯金属的结晶一、冷却曲线与过冷度二、结晶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三、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四、铸锭的组织3.2 合金的结晶一、二元合金相图二、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及合金的冷却过程3.3 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一、合金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二、合金铸造性能与相图的关系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理论;掌握金属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掌握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重点:金属塑性变形的理论;金属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塑性变形

6、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难点:金属塑性变形通过形变机理的讨论,引入了材料的形变抗力概念,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对材料强化的理解,同时也为零件的失效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为金属的热加工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所以本章是本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4.1 金属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4.2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二、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三、晶粒择优取向,形成变形织构四、产生残余应力4.3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一、回复二、再

7、结晶三、晶粒长大四、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4.4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一、热变形加工的概念二、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五章 铁碳合金相图与碳钢 学时:6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掌握铁碳合金相图;了解常用碳钢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重点: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和铁碳合金相图。难点: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基础,要求在掌握铁碳合金中各种组织性能特点的基础上,会熟练地分析和运用铁碳合金相图。即要求会熟练分析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以及随合金成分变化时相应的组织变化和由此所引起的性能变化,为正确地认识材料和合理地选用材打下基础这一内容的难

8、度在于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和运用是金属学基础部分概念的综合运用,学生往往易于掌握单一概念而不善于综合运用。5.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一、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二、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5.2 铁碳合金相图一、Fe-Fe3C相图分析二、典型铁碳合金的冷却过程及其组织三、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四、Fe-Fe3C相图的应用5.3 碳钢一、常存杂质对钢性能的影响二、碳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 学时:8学时(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淬火、钢的回火钢的淬透性、钢的表面淬火;了解钢的化学热处理的原理及应

9、用;了解其他热处理工艺(可控气氛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激光热处理);了解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重点:掌握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会分析和运用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曲线选择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淬透性曲线及其在选材中的应用。难点:钢铁热处理是改变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要求掌握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会分析和运用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曲线选择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淬透性曲线及其在选材中的应用。6.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一、奥氏体的形成二、影响奥氏体化的因素三、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措施6.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一、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二、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6.3 钢的退火与正火一、

10、钢的退火二、钢的正火6.4 钢的淬火一、淬火的目的二、淬火工艺三、淬火方法6.5 钢的回火一、回火的目的二、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三、淬火钢回火时的性能变化四、回火方法及应用五、回火脆性6.6 钢的淬透性一、淬透性的概念二、淬透性的测定方法三、影响淬透性的应素四、淬透性的实际应用6.7 钢的表面淬火一、感应加热淬火二、火焰淬火6.8 钢的化学热处理一、钢的渗碳二、钢的渗氮三、钢的碳氮共渗6.9 其它热处理工艺简介6.10 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一、常见热处理缺陷二、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6.11 热处理技术对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第七章 合金钢 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1、掌握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以及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了解低合金结构钢与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与滚动轴承钢、合金工具钢与高速工具钢、特殊性能钢的牌号、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和应用。重点: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难点: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7.1 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一、合金钢的分类二、合金钢的牌号7.2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一、合金元素与铁、碳的相互作用二、合金元素对铁碳合金相图的影响三、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7.3 低合金结构钢与合金结构钢一、低合金结构钢二、合金结构钢三、其它结构钢简介7.4 合金弹簧钢与滚动轴承钢一、合金弹簧钢二、滚动轴承钢7.5 合金工具钢与高速工具钢一、合金

12、刃具钢二、高速工具钢三、合金模具钢四、合金量具钢7.6 特殊性能钢一、不锈钢二、耐热钢三、耐磨钢第八章 铸铁 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铸铁的石墨化,熟悉常用铸铁(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和用途,了解合金铸铁。重点:常用铸铁(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和用途。难点:铸铁的石墨化。8.1 铸铁的石墨化8.2 常用铸铁8.3 合金铸铁第九章 有色金属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铝及其合金以及铜及其合金的性能和应用。9.1 铝及其合金一、纯铝二、铝合金9.2 铜及其合金一、纯铜二、铜合金第十章 工程

13、材料的选用 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掌握零件的失效的原因;掌握选材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了解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重点:选材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难点:了解材料性能,初步学会材料选择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本课程全部内容的综合运用,由于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学生不易掌握,应根据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少零件服役条件的感性认识的情况,要求学生重视金工工艺的学习和实习,重视各实践环节。在本课程中则强调学生学会运用成分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来认识金属材料,并组织进行合理选材和零件工艺路线分析的课堂讨论,以对全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归纳和运用。工艺路线分析是本课程的一个重

14、要内容,这是由于热处理是一种调整材料性能的工艺而安排在各工艺之间,通过工艺路线分析,可以了解各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和进一步理解热处理工艺的作用,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10.1 零件的失效一、失效的概念二、失效的形式三、零件失效的原因10.2 选材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一、选材的一般原则二、选材的方法和步骤10.3 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由于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学生不易掌握,且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少零件服役条件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重视各实践环节,针对课程内容多课时紧的状况,要求学生切实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工作。学时分配表序 号内 容学 时讲 课实 验小 计1金属的力学性能1232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223纯金属与合金的结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