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862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我国河湖众多,江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很高,而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正是典型例子。,长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她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当然与黄河一样,“母亲”也有发怒的时候,比如:,不难发现:洪水作为典型的自然灾害,再加上流域内其他限制性因素,已经影响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江河流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旨在: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探讨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最终初步认识研究

2、和规划大区域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流域和水系,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地下暗沟彼此连接形成庞大的系统,又称河系。 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水集水区和地下水供水区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的界线(山岭或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叫分水线或分水界,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区域自然环境包括那些要素?,概况: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概况,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地形 :地貌千姿百态,既有高原、山地、丘陵, 又有盆地和平

3、原。,地形,读图:说一说长江干流先后流经了 哪些较大的地貌单元?,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峡,(1) 地貌 :,千姿百态,返回,秦岭淮河,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看长江流域的主要气候及特征,气候,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 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水文: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在图上找出长江主要的支流和湖泊。,水文,上 游,中 游,下 游,1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貌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千姿百态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 (4)流域

4、: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小结:,图3、读图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 主要水利枢纽 发电站:,2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可用来修建水电站)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占全国第一位。,水能 80%集中在上游地区,特别是自源头至宜宾一段,水能,二滩,龚嘴,丹江口,五强溪,三峡,隔河岩,葛洲坝,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安康,铜街子,你知道主要集中于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哪段?,溪洛渡,向家坝,宜昌,湖口,森林资源,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喜马拉雅山南坡,东南林区:江

5、西、 福建、台湾,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以上,属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的红松和水曲柳都是优质木材 。 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以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布,亦有大量的云松、冷松等树种。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天然林大多已不存在,分布着大面积的松木、马尾松等人工林、次生林,以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并有樟树等优质木材,竹林的广泛分布是

6、其一大特色。,旅游,2、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号入座,说说上,中,下游各自的资源优势。,全流域,中游,上游,上游,全流域,二、社会经济概况,1.长江流域经济区分布 (1)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为 先进以上海为中心加工工业为主,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 农业发达,淡水渔业发达 (2)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以武汉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能源、钢铁、冶金等; 江汉平原 “鱼米之乡”。 (3)长江上游地区: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 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美称。,工农业概

7、况,2.城市化水平高(总体),但中下游地区城市密度远远高于上游地区 (差异性),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1.干流横贯东西 ,江阔水深,直通海洋,终年不冻 2.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水系; 3.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4.沿岸港口众多。,3:航运,课后活动: P79 自然条件:有利: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水热充足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不利:地形复杂,平原狭小,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季风气候,多洪涝等自然灾害 社会

8、经济条件: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 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1长江流域的地形共包含 A山地、高原、平原 B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C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D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2长江流域的气候主要有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湿润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D,C,随堂练习(一),3关于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大,居世界第二位 B支流多集中在干流南侧 C流域面积大,居我国首位 D湖泊密布,集中在中上游

9、,4穿过长江中下游的铁路干线自西向东排列依次是 A成昆线、焦柳线、京沪线 B焦柳线、京九线、沪杭线 C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D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C,D,5长江干流流经的城市自上游到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上海 重庆 南京 武汉 宜昌 A B C D,6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 A源头至宜宾河段 B三峡河段 C宜昌至宜宾河段 D川江河段,C,A,7长江干流沿岸的下列地理事物,其排列顺序属于从上游到下游正确排列的是 A成昆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B攀钢、武钢、重钢、宝钢 C雅砻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D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华山、普陀山,8位于长江中游且对调节长江水量起重要作用的湖泊是

10、 A洪泽湖、太湖 B洞庭湖、鄱阳湖 C巢湖、鄱阳湖 D洪泽湖、洞庭湖,A,B,长江流域,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上中下游优势的开发,存在问题的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扬长,避短,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重点开发任务:水能,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防洪,(1)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防 洪,防 洪 原 因,地处上游山区 与中下游平原 的转换位置,控制着 长江上游的 全部来沙来水,总库容393亿立 方米防洪库容 221.5亿立方米,区 位 优 势,库 容 巨 大,防 洪 作 用,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10年一遇-100年一遇),缓解洪水对中下游的威胁,减轻洞庭湖的

11、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 造成的损失,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的成因:,长江三峡地区,航运,三峡大水库加深、加宽了上游河道,淹没了险滩暗礁, 使“水上蜀道”变成了黄金水道,(3)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水 位 提 高,增加 枯水 季节 流量,上游(蓄水),下游(放水),淹 没 险 滩,水 流 趋 缓,航 道 加 深 加 宽,水 位 提 高,航 道 加 深,提高 通航 能力、 降低 运输 成本、 增加 运输 数量,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三 峡 工 程,从根本上改善 川江的航动条件,改善宜昌 下游河道,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效益,正面效应,负面效

12、应,航运,防洪,发电,移民安置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名胜古迹问题,南水北调,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等,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 1、减轻洪水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 2、利于吸血虫病的防治 3、减轻湖泊泥沙的淤积 4、增加中下游枯水期的流量 5、改善枯水期的水质 6、调节气候 7、发电可缓解华中、华东电力紧缺状况等,消极影响,1、淹没土地、文物古迹等 2、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3、可能诱发地震 4、库区泥沙淤积加重 5、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6、库区蚊虫滋生,给人们健康带来影响 7、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

13、山地,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优势:水能资源丰富,治理,建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限制发展的因素 (1)自然灾害频繁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开发,(1)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2)实行封山育林、育草、育灌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2、中游地区:,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商品农业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基地,中游存在的问题:洪灾,农业资源,商品粮、棉、油、肉类 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以冶金、机械、建材为主 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 的制造业基地,各种矿产,尤其 各种有色金属,洞庭湖,鄱阳湖,江汉,平原,平原,平原,优势,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了历

14、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波及29个省市,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造成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0.21亿公顷,成灾0.13亿公顷,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小资料,思考长江流域为什么会出现“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中游地区最大问题的洪水灾害,造成洪灾的原因是什么呢?,问题,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人为原因 a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15、,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变成了 ” 第二大淡水湖”,荆江是和黄河下游齐名的地上河,大面积_后的洞庭湖,围湖造田,分析洞庭湖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阅读图4-1-15 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湖泊萎缩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 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治理措施: 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对策,(1)湖北枝城至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阅读图4-1-14 长江荆江段 (2)防洪的重点河段 原因: 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 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河堤, 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堤防崩溃直接 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农业、企业、 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荆江治理措施: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进行几处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1)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 自然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