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79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活运用桂村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村甘草汤的应用一、什么是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就是由桂枝与甘草二味药合起来所组成的中药方剂。在这两味药中,桂枝有着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的作用,当然桂枝亦有解半表半里的作用,但就桂枝甘草汤来说,桂枝只在本方中起着温通胸阳的作用;甘草,在本方中应该是经过炙炒而使用的,故而甘草在本方中是起着补中益气的作用。 由此看来,桂枝甘草汤,就是用来治疗心阳不足中气受损的主要方剂。 二、桂枝甘草汤的来历 桂枝甘草汤,虽然说只有二味组成,可它是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的一个名方。它是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论及太阳病的兼变症时所谈及的太阳经虚寒证时所拟列的一个方剂。其原文是这样说:“发汗太多,病人手交叉覆盖

2、在胸部,心下跳动不安,而欲得按捺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这就是说,在太阳病的发病与治疗过程中,由于误治或者延治导致发汗过多而损伤心脏的阳气,对此应该采用桂枝甘草汤的论治。我们知道,太阳病,由于邪在肌表,汗之要有尺度,不可发汗过多。这是因为,汗乃心之液,由蒸化津液而成,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然而过汗必然损伤心阳,心阳损伤,心脏必定失去阳气的庇护,故心中悸动不宁,而欲得按捺,借叉手冒心之按,以安定心悸之症,此乃外有所护,则内有所持之故也,亦即虚则喜按之意。治用桂枝甘草汤补益心阳。但本症在临床所见也常伴有“胸闷不适以及怕冷”的症状。然而从原文分析可以看出,“发汗过多”是叙述病因的;“叉手自冒心”

3、是叙述病症的;“心下悸欲得按”是叙述病情的;“桂枝甘草汤”是叙述治法方药的。这正如钱天来名家所说:阳本受气于胸中,故腹中为气之海,上通于心肺而为呼吸,位处心胸之间,发汗过多,则阳气散亡,气海空虚,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觉惕惕悸动也。凡病之实者,皆不可按,按之则或满、或痛而不欲受也。此以误汗亡阳,心胸真气空虚而悸动,故欲得按也。 这就是桂枝甘草汤的来历。三、桂枝甘草汤的功能、组成、所治病机、临床应用 桂枝甘草汤:补益心阳。 症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 功能:温补心阳,驱胸中寒。 组成: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以上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简介:柯琴曰:汗出多,则心液

4、虚中气馁,故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则内有所依,如此不堪之状,望之而知其虚矣,桂枝本荣分药,得麻黄,则令荣气外发而为汗,从辛也,得芍药,则收敛荣气而止汗,从酸也,得甘草,则补中气而养血,从甘也,故此方以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以补阳气生心液,甘温相得,斯气血和而悸自平,不须附子者,以汗虽多而未至于阳亡,不须芍药者,以汗已止而嫌其阴敛也。 此方由二味药组成,其中的桂枝,辛甘,温通经脉,入心助阳,故以桂枝补心阳;甘草甘温,补心以益血脉,且二药相合,辛甘化合为阳,阳生阴化而奉心,心阳得复,心悸自愈。本方以复阳为主,阳生阴化是其宗旨,其助阳而不燥,滋阴而不寒,实为此方之特点。考仲景治心阳虚弱,桂枝

5、、甘草为必备之药。如治心阳虚为主时,皆用桂枝、甘草补益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属此类。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动过速、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慢性胃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还有报道用本方合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衰;治疗失眠、房室传导阻滞、青紫舌、阳虚感冒、心血管疾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桂枝甘草汤的这一方剂,它在伤寒论中的功能是温通心阳,使心阳得以恢复,心阳恢复则心脏功能恢复,心脏跳动正常,心悸等症则消失。这是因为,病人受到外寒的影响之后,由于发汗太过的缘故,因此而出现了:心中悸动,叉手欲得按。其本质是心阳受损而导致的。当然,我们可以将伤寒论中的症状加以完

6、善,列举为:心中悸动不安、胸闷、体疲乏力、面色萎白,形寒,舌淡苔白,脉虚弱。故而其方采用了桂枝这一温阳通血脉之药,以对心脏阳气不足之主证。由于心阳不足,容易伤损脾胃之阳气,故而采用炙甘草一味来顾护脾胃之阳气,补中益脾胃,加之脾胃又是后天之本,治疗心脏的阳气不足则必要前提是脾胃功能正常。因此,在人体受病后,由于发汗太过的缘故,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使心脏的阳气受到了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伤及到了脾胃的阳气,故而采用此二味,单刀直入,以捣病位,使心脾胃之阳气得以恢复,以达到解除心脏跳动的目的。 以是桂枝甘草汤的功能与组成,下面谈谈桂枝甘草汤的所治病机与临床应用。 桂枝甘草汤,在伤寒论中的所治病机

7、:主要是因为心阳受损而所设置的药方。无论是由于发汗太过,或者是由于病家延治而导致的发汗太过,其结果皆为心阳受损。由于心阳受损,故而才会出现“心动悸不安,欲得手按”这些情形,另外,因心阳的受损,同时也一定会导致胸中之宗气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说,桂枝甘草汤在治疗中所对的病机主要是:心阳不足。 明白了桂枝甘草汤所治病的病机是心阳不足,那么在治疗因任何情况下所导致的心阳不足症患者,皆可以使用。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的心阳不足时所呈现的症状表现:有的心悸而双手得按其心胸部位,有的是因胸中不适,也有的是整个身体怕冷,即便是在夏天也不能脱去衣衫,更有甚者,因心阳不足而导致了冠心病,则出现更多的

8、症状,怕冷,心脏部不适,心跳动,呼吸气短、不能入睡,冬天难以度过,并由此种症状而导致出更多复杂的病症。当然,在伤寒论中,此方主要是治疗心阳不足而出现的症状的,若果在其它临床应用中,我们也可以想得到此方一定可以治疗因心阳不足而受到外因以及内因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疾病。因此,我们可以说,凡是心阳不足者,无论是外因或者是内因所导致的疾病,就可以用此方来进行加减化裁进行治疗。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无论是单一病还是复杂病,只要辩证出心阳不足之根本,就可以使用本方加减治疗。四、桂枝甘草汤的变方 由于桂枝甘草汤,是治疗心阳不足之症的,故而在伤寒论中仲景先生凡涉及到因心阳不足所出现的一些变,则以本方进行加减治

9、疗。因此,伤寒论中也出现了以桂枝甘草汤中主导作用的一些方剂,如桂枝甘草龙牡汤,桂枝甘草龙牡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桂枝救逆汤,苓桂甘枣汤,苓桂甘术汤,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汤,炙甘草汤,黄连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麻黄汤,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汤等。 这些方剂,都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所提及的名方,它们不仅可以治疗伤寒论中所提到的病症,还可以治疗具有相类似病机的其它症状。下面,就以上所提到的方剂,进行一番讨论,以达到认识桂枝甘草汤目的,以便更好地使用桂枝甘草汤。 1、桂枝甘草龙牡汤(心阳虚又加心悸烦汗出) 症状:心阳虚,又烦躁,惊狂轻症。 功能:补益心阳,潜镇安神。 组成:桂枝一两、

10、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龙骨二两。温水三服。 简介:本方,以桂枝甘草温心阳,且甘草的用量大于桂枝,意在因误下中伤,用甘草补土,龙骨牡蛎,涩可固脱,潜阳镇涩,以敛浮越之阳,而止烦躁。龙、牡之纯阴与桂甘之清阳,阴阳相济,阴平阳秘,则心神安,烦躁止。有报道用本方治疗老年中风、反复发作荨麻疹;加钩藤、天麻、地龙、半夏并随症加减治疗老年中风;加减治疗心律失常,阳虚气弱者加炙黄芪、太子参、檀香、丹参;阳虚水泛者加炙黄芪、泽泻、防已、益母草等;气阴两虚夹湿热者加太子参、苦参、牡蛎等;阳虚寒凝者加全瓜蒌、薤白、细辛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2、半夏桂枝甘草汤(温阳散寒通经络) 症状:恶寒,而咽喉痛疼。 功能:驱寒通经

11、络。 组成:半夏、桂枝、甘草、生姜。 简介:此方虽为治疗咽部疼痛之方剂,但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建立在温补心阳的这一基本理论之上。桂枝甘草温补心阳,因为心阳足,则心脏的跳动正常,跳动正常则血液流通顺畅,经络通利,经络通利则气血运行,故而咽喉部之寒邪被驱而疼痛止。但其中加入了半夏生姜,可以温化寒痰,消痞止呕,桂枝与生姜可以行气通经,经络通则疼痛消失。故而,此方可以是治疗咽喉部因受寒而引起疼痛的方剂。此方剂又是由半夏散及汤加生姜而来的,而桂枝辛温疏散风寒;甘草之甘以和中缓急,解毒止痛,其宗旨仍然不出治疗咽部疾病的范围。3、麻黄汤(表寒实证,此二味是在其中起到保护心阳又协同发汗的作用) 症状:发热恶寒、无

12、汗而喘;身体诸痛;脉阴阳俱紧。身痛、腰痛、骨节痛、气喘。若病情延久,可以见到:目欲瞑作衄解之症、发烦。 功能:温散寒邪通经络,解肌发汗,宣肺平喘。 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 简介:本方以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合而成。以麻黄辛温,开腠理,散风寒,解表发汗,其性轻清上浮,专疏肺郁,以宣肺平喘,故麻黄为本方的主药。桂枝通阳,解肌发表,助麻黄以发汗祛邪。麻桂并行,则发表散寒之力强。杏仁既能利肺平喘,又有发表散风寒之能,可以助麻、桂解表发汗。甘草甘平,甘能缓急,麻黄之开泄驱邪,必得甘草监之以护正。诸药协合,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第一峻剂。然此方药量的比例,当须注意,原方麻黄、桂

13、枝、甘草的比例为3:2:1。应用此方要掌握这点,才能发挥本方的解表发汗的最佳疗效。本方应先煎麻黄,后纳诸药,以免发烦,并要分温三服,取微微汗出。 临床应用:本方在应用时可以治疗以下的病症: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症者,用此辄效,非伤寒一症所拘也。西北、东北等严寒地区,用以治疗风寒外感,伤寒表实症,每每取效。4、桂枝救逆汤(急复心阳,解肌散邪又温心阳) 症状:惊起狂乱,起卧不安。 功能:补益心阳,镇惊安神。 组成: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牡蛎五两、蜀漆三两、龙骨四两。 简介:本方是由桂枝汤去白芍而加蜀漆、牡蛎、龙骨而成。取桂枝甘草汤为主要药物,急复心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14、补益中焦,以资谷精,并能助桂枝甘草温运阳气。心阳既虚,则多见痰浊扰其神明,故加蜀漆以涤痰。蜀漆,即常山之苗,味辛苦而性寒,能疗胸中结气,又有较强的截疟作用。用于本方既能散火邪,又能涤痰开窍。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本方去芍药之故,乃因芍药酸苦,其性阴柔,非亡阳所宜,去之,则更有利于辛甘理阳之法,发挥急救心阳之旨。七药相合,共奏温复心阳,潜镇安神,化痰开结,止狂救逆之功。本证因火劫致逆为病,故方名为救逆汤。 5、桂枝加桂汤(温潜心阳,平冲降逆,而泄奔豚,以抗肾水寒上逆) 症状: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发作时憋闷欲死,疼痛异常,时发时止。 功能:温通心阳,平冲降逆。心阳虚,下焦水气上冲。 组成:桂枝五两、芍

15、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简介:本方是桂枝加重了桂枝的用量,所以又叫桂枝新加汤。本方重用桂枝配用甘草,温潜心阳,平冲降逆,而泄奔豚;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更有大枣、生姜辛温之品,协助桂枝甘草,以辛甘化合,增强补益心阳之功,所以桂枝汤加桂枝以后,亦解肌之方为温补心阳,平冲降逆之剂。6、半夏散及汤(温阳祛寒,通经化痰,以治少阴阳虚受寒咽痛症) 症状:咽喉不红肿疼痛, 舌苔必白,恶寒,痰涎缠喉,咳吐、气逆等。 功能:温经散寒,涤痰开结。 组成:半夏、桂枝、甘草炙各等分,水煮服之。 简介:半夏辛温,开结而涤痰;桂枝辛温疏散风寒;甘草之甘以和中缓急,解毒止痛。正是内经所言:“寒湿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之意,三药合用,共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