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779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 要: 田径运动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田径运动训练在中学的广泛开展是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标志之一。因此,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培养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但我们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发现,中学生田径教学训练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 关键字:中学体育;田径教学;运动 田径运动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占的比例最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其他项目的基础。田径运动有利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符合当前体育教育的需要。但其教材单调,枯燥乏味,尤其在技术教

2、学,以竞技技术为主的反复跑、跳和投,使得大部分学生不爱上田径课。培养学生健身性、娱乐性,可以让人充满兴趣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田径教学改革基本对策是转变田径教学指导思想,最重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田径课教学体系。从学生身体需要出发,科学选择锻炼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评价和检验自身身体状况和锻炼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田径运动的健身练习,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1。 1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 1.1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长期受竞技体育思想影响,田径课教学培养的模式是以竞技为主、重技术、轻能力,将传授知识、技术看作是教育的唯一目标。在这种观念影响下,

3、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以培养运动员的模式培养体育教师。而大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技术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十分单一,既无培养以田径健身内容为主干知识结构的社会体育指导者的目标指向,也不能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体育师资的要求和方向。 1.2田径课教学内容单调、呆板 田径运动在体育素质教育中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符合当前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但田径运动与其它球类相比也有其弱点,主要表现在教材单调、枯燥乏味,尤其传统的田径技术教学,以竞技田径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反复的跑、跳和投,更显得死板、机械,使大部分中学

4、生不爱上田径课,更不用说课外进行田径锻炼。事实证明传统的田径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传统教学,从健身角度出发,娱乐与健身相结合,变教材枯燥乏味为有趣,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是当前田径教学工作的紧迫任务。 2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的对策 2.1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是新课标的制定者与实行者,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在丰富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中学田径教学训练的目的在于宣传、普及田径运动,也是为国

5、家培养运动员的后备基地。使广大中学生热爱田径运动,参加田径训练,达到锻炼身体、健康心理的目的。 2.2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目前的田径评价体系依然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田径课的考评办法与“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不相符,忽视学生体质体能上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忽视学生阶段性进步幅度,评定方式仅以教师评定为主,不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使得成绩体现不出全面性与真实性,再加上田径教学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现行的田径教学考核方法将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及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根据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思想,学校体育教学应把一些非竞技性田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改

6、变田径教学内容狭窄化的现状。例如,跳步垫步等非滑步形式助跑推铅球、原地跳起投实心球、跳起推实心球、跪姿投推实心球、仰卧投推实心球、后抛实心球、单手原地投、行进间推实心球、双手前后侧抛实心球等投掷动作,这些投掷动作不但简单易学,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投掷速度和力量,也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基本投掷能力,可以作为田径投掷基本内容。再如,把属于竞技运动类别的跑如短跑等,可改为游戏跑,如“穿过火力网”、“长江黄河”、“撒渔网”、“运球跑”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形式,使之逐渐成为学生喜爱的田径活动内容3。 2.3加大科学化训练的投入 科学化训练包括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科学的训练效果评价、科学化训练必须用科学仪器和方法

7、来测量数据和指标,并用其来检查技术质量、训练效果和控制负荷,使青少年身体、心理、技术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各项指标变化的监控,合理地控制心理变化过程,解决好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与训练周期的划分问题以及训练恢复等重大训练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化训练的程度,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秒表、皮尺,已很难解决训练工作表面观察不到的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训练效果、因此必须逐步加大训练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帮助解决训练中不出现的疑难问题。 结论 总之,我们应该正视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中学田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要全面,包括健身锻炼、学习田径技术及运动原理、学习健康知识(社会行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达到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健. 中学田径教学改革J. 职业. 2011(32):102-103. 2 黄真勇. 中学田径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3):118-119. 3 李斌. 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78-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