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67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考一考,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苏欧;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一、作者简介,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七岁的苏轼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两赋一词。,二、写作背景,念奴娇:词牌 赤壁怀古:题目 题目含有哪些信息?,赤壁点出地点 怀古提示内容,三、题目解读,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2、,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怀古咏史诗,写景(陈迹),怀古(人事),抒情(感悟),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整体感知,朗 读,再读词,简单概括上下阕的内容。,四、整体感知,上阕: 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 抒发人生感慨。,四、整体感知,五、鉴赏品味,品读上阕,思考:上阕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具体写了哪些景观?,大

3、江、乱石、 惊涛、千堆雪,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五、鉴赏品味,景观1: 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赏析上阕,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 写景与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五、鉴赏品味,这三句点明了什么?,点明了怀古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借旧时营垒的遗迹,表明这里曾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五、鉴赏品味,景观2: 赤壁之景

4、雄奇壮阔。,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五、鉴赏品味,这三句写了赤壁之景,哪些字写得生动、传神?,赤壁之景的特点是:,雄奇壮阔,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夸张、拟人、比喻(千堆雪比喻巨浪),修辞手法:,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五、鉴赏品味,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由景及人、承上启下,小结上阕内容,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五、鉴赏品味,品读下阕,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小乔初嫁,_,年青得意,雄姿英发,_,人才出众,羽扇纶巾,_,风流潇洒,谈 笑 间,_,自信乐观,强虏灰飞烟灭

5、,_,从容破敌,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自信乐观,神勇无敌,羽扇纶巾,思考:在赤壁之战中,涌现了众多英雄,为何词人独衷情于周瑜?,【资料补充】 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作者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六、合作探究,周瑜: 年龄: 外表: 职位: 际遇:,苏轼: 年龄: 外表: 职位: 际遇:,34,雄姿英发,东吴都督,功成名就,47,早生华发,团练副使,功业未就,在赤壁之战中,涌现了众多英雄,为何词人独衷情于周瑜?,怀古是为了思今。词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的豪杰人物,来扭转宋廷不景气的现状啊!最渴望的就是自己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这正是词人缅怀周瑜的原因之所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最后五句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仰慕英雄人物, 感慨功业未成。,小结下阕内容,赞美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失意感伤。,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 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回顾小结,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