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983639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课堂实录:赵志升念奴娇 赤壁怀古 执教:南京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2005年11月26日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大家告诉我,你们喜欢这首词吗?生:喜欢!师:喜欢。好!我们就来学习。(众笑)师:请大家来看一看,看书。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词要关西大汉来读,可惜我没那么壮,我来读读看,好不好?生:好。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鼓掌)师:谢谢。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好吗?生:好。师: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二(众生朗读全词)师:好,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尤其是男生。请大家注意,有几个地方,提醒一下。看一下开头,“浪淘尽、”这儿是顿号,我们停顿的时间要稍微短一点,显得急促一些;最后,“一尊还(hi)酹江月”,不读“还(hun)酹江月”。注意这个字。好,我们读完了。这首词大家课前预习了,四十位同学交给我七十二个问题,我把相同的合并一下,一共有三十九个问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挑出几个问题来,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投影)师:戴睿同学问:“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儿?”谁来说说?

3、根据你的理解。好,请你说。生:我认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在上阕。上阕中尤以倒数第二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寥寥数字便描绘出了当时长江边上那种震撼人心的画面,而在前面,第一句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中,可以联想到当年在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英勇战绩。我由这一句中不禁联想到当时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那种战斗场景,由此我认为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极具豪放的风格。师:好的,请坐!还有别的意见吗?有没有?没有?大家都认同刚才这位同学的发 言?就在上阕?是不是?写景的那部分?噢,你请讲。生:我认为这首词在它的下阕,也同样反映出苏轼豪放的风格,像它描写周瑜的“

4、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以“笑”来写出周瑜在当时那么危急、紧张的战况下,他依然能够笑着面对强敌,指挥军队打败八十万曹军,这也体现出苏轼那种豪放的风格。师:好,这儿也看出它的豪放。还有吗?没有新的意见?好,我们大家来看一下,上阕。把写景的部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次我想请一位同学读。哪一位自告奋勇?就读写景的语句。谁来?我想请一位男生,找一位壮壮的。哪一位?你们班谁最壮?(众生指一位同学,笑)在哪儿呢?好!有请。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师:好的,要不要鼓励鼓励啊?(众生鼓掌)师:嗳,读得这

5、么有气势,应当鼓励。不过有一个问题,我刚才说的,是描写景色的语句,是不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最能体现豪放风格的,就是那个地方,哪儿啊?(生:乱石)好,一起读,一、二众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师:好的,我们来看看写景的地方,它好在哪儿啊?你请说。生:这几个动词,穿、拍、卷,写得好。师:好在哪儿啊?生:三个字用得很有气势!师:很有气势,怎么看出它的气势来?生:拍,卷,就是很有力度的词。师:很有力度,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是拍电影,拍电视的话,这个“乱石穿空”的“穿”,是一种什么样的镜头?生:速度很快。师:速度很快,一下子把天空穿一个窟窿,是不是?(众生笑)噢,你说。生:我想应该是在江边,

6、乱石耸立,直插云天的一种状态。师:直插云天的一种境况。我刚才问的是拍电影,拍电视,用一种什么样的镜头,这个角度,怎样的?生:仰视。师:好,下面,“惊涛拍岸”。生:俯视。师:好,“卷起千堆雪”。生:平视。师:哎哟,你看苏东坡那会儿,如果我们现在拍电影片,拍电视的话,就有了一个脚本了,是不是?仰视、俯视、平视,我们都有了,写出了这种气势,好得很吧?再来读一遍。乱石穿空,一、二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师:为什么苏东坡的这个词就给人这种豪放的感觉呢?我们来比较一下,李后主有这么两句,我不说大家也明白,哪两句?(众生:问君能有)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写江水啊,比较一下,

7、有何不同?请一位女同学说一说。有请。生:我觉得“问君能有几多愁”,那个“愁”字就表现出词人的心情,不是那种很豪放的,而是一种愁,“愁”,就感觉,当然就不是那种气势磅礴了。师:说得太好了。有同学说了,为什么说苏东坡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刚才两位同学,有的从上阕,有的从下阕,分别找了一些语句。这位同学通过比较李后主的词,让我们明白了。李后主写什么?写个人的愁,家国的愁。不过这是词的正宗,过去词都写什么?写男女的爱情,写离别,而苏东坡呢?你看看,他写的什么?怀古!有同学问,怀古怎么跟“念奴”捏在一块儿了。你请讲。生:“念奴娇”是一个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内容。师:噢,是这样把它们放在一块儿了。

8、生:“念奴娇”是一个体裁,是词牌名。师:好,你请坐。有同学问的是“念奴”,那是歌妓,是不是?那为什么要用她来怀古,显得豪放?这儿要说一下,“念奴娇”这里的“念奴”,她唱歌的时候音调很高亢,适宜抒发胸中的豪情,所以很多豪杰之士都用这个词牌来写念奴娇。好了,这个问题,我们说到这儿。(投影:“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艳羡周瑜?朱志宇同学问)师:朱志宇同学问,他是抓住上阕里面提到的“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这多少豪杰啊,很多啊,刘备算不算?曹操算不算?为什么苏轼要独独地艳羡周瑜?为什么?生思考,举手。师:你请讲。生:我认为这与苏轼当时的政治状况有关。因为周瑜备受孙权的器重,让

9、他指挥赤壁之战,而且他有才智、有谋略,而苏轼当时是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他政治上不得意,所以他希望借周瑜来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师:好的,你说得不错。我刚才问的是为什么不羡慕刘备,不羡慕曹操,偏偏要羡慕周瑜?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问题。(板书:羡 周瑜)生举手。师:好,请你说。生:周瑜在年轻时就非常有作为,而这就和作者“早生华发”而碌碌无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而刘备、曹操都不是青年时就有多大成就的。师:是吗?刘备、曹操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作为?请注意,这儿是赤壁!请坐,好吗?哦,还有,那接着说。生:由于周瑜他年轻时师:别慌。生:年轻的时候作为比较大吧。(众生笑)他不羡慕其他人,就羡慕周瑜,因为

10、他就是,比较(众生大笑)师:就是比较喜欢,是吧?行,说到这儿。生:在上阕中我们看到一句话:“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说,苏轼根据当地的传说来看,他就认为这个地方暂且把它当作是赤壁之战的战场。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因为他打败了兵力众多的曹操,虽然刘备、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周瑜做出的最大。所以他艳羡周瑜是自然的。师:很自然的,没写曹操,没写刘备,因为曹操是周瑜的马前败将。(投影:李白赤壁歌)根据李白所说的“周瑜于此破曹公”。还能写败将吗?当然要写战胜的英雄了。仅仅是因为这个吗?我们再想想,还羡慕什么?生举手。师:好,你来。生:我们知道,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年仅34岁,

11、而此时苏轼被贬黄州45岁。师:47岁。生:周瑜在34岁时就有了这么大的功绩,而苏轼自己已经45岁了,还没多大的成就,所以他就借赤壁羡慕周瑜。师:嗯,好的,请坐。你查的资料是45岁。45岁时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到黄州隔了几年写了这首词,所以应是47岁。生举手。师:好,你来说。生:老师,我觉得周瑜属于将才,而曹操、刘备都是属于帅才,而苏轼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所以属于将才,因此他与周瑜作比较,着重写周瑜。师:你从将才、帅才这个角度来区分,觉得他特别羡慕周瑜,是不是?生举手。生:下阕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第一句写的是周瑜与江南美女小乔喜结连理,正是

12、才子配佳人。第二句“羽扇纶巾”,写周瑜大破曹军。这两句一句写的是周瑜,写他人生得意的境况。而下一句写周瑜,写他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辉煌业绩。我想当时的苏轼正是为周瑜这种美妙的人生以及他的气度所吸引而独羡周瑜的。师:好!刚才很多同学谈了不少,引经据典地说了不少。看来这个问题又牵扯出一些问题来了。我们来看一下,(投影)张璧琳、杨柳等同学问:“词的下阕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刚才这位同学也提到了,对吧?和东吴的美女小乔喜结连理。好,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生:首先,我认为是因为美女是配英雄的。师:噢,美女是配英雄的,美女衬英雄,所以这也是苏轼艳羡周瑜的一个原因。(板书:小乔(美女衬英雄)好,你接着说。生:

13、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子。所以周瑜他能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生大笑。师:大家笑了。嗯,有同学说有道理。你来说说看,有什么道理。噢,你请稍等。生:赞同而已。师:噢,赞同而已。好,你接着说。生:就是因为周瑜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所以他才能够指挥赤壁之战,才能这样从容地把曹操打败。师:好,请坐。你好眼力!你不光看到美女衬英雄这一点。其实更重要的是什么?因为小乔的姐姐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死后,他的母亲就对孙权说:“你可一定要把周瑜看作是自己的兄长。”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孙权、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得到信任,他才能指挥作战。好的,看看下面的问题。(投影)魏恺同学问“赤壁之战对东吴来说,

14、是一场以弱敌强的战争”,我觉得魏恺同学这个“敌”字用得特别好。曹操多少兵力?八十三万。东吴多少?五六万人。“为何将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这与历史符合吗?”生思考。师:谁来说说?生:从一点来说,东吴的兵力一般都是水军,东吴久居江南,以长江为天堑,周瑜所谓有恃无恐啊!师: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好,你接着说,没关系。生:而曹操的兵大多来自北方,就算他收复荆州的兵马,但他的兵大多是乌合之众。而对于周瑜那些精良的兵马来说,周瑜本来不必怕曹操,而且他把曹操手下的蔡瑁、张允都设计除掉了。因此以长江为天堑,曹操想攻破,是比登天还难。师:你是从宏观的角度,大的方面来分析战局。请注意,魏恺同学问得很细,说为什么

15、要把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从哪儿看出来?“羽扇纶巾”,特别用了一个“谈笑”(板书)。请注意,谈笑之间就能破曹,跟历史相符吗?生举手。生:我觉得,这多少带有苏轼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因为此时苏轼他被贬黄州,此时的境遇与周瑜多少有点相似,他把周瑜描写得毫无惧色,同时有一点也是表现苏轼他自己此刻的情感。师: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魏恺问的是跟历史相符不相符?我说不符。就在赤壁之战,破曹以后,曹操是走了,留下曹仁在那儿守着。周瑜要与曹仁交战,他身先士卒,右肋中了一箭。没那么儒雅,不符吧。苏轼这样写有没有根据呢?生:我觉得这应该是文学与历史的相比较的一个层面。师:两者结合?生:是的,文学脱胎于历史。苏轼写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想表达与周瑜相同的豪情壮志。而当时具体的周瑜情况到底什么样,若根据三国演义或其他史书我们也是无法得知。苏轼想借助这首词表达这种情怀。根据这首词来说,我觉得苏轼借毫无惧色表现他的壮志豪情。师:表达他的壮志豪情。他特别要写出周瑜的“羽扇纶巾”,一派儒雅的装束。这种儒雅的装束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才干,(板书:儒雅显才干)如此地破曹。我刚才说的三国志,那位同学也讲三国演义不等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记载。史书上记载周瑜还是身先士卒的。那么他的儒雅有没有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