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81967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考研报考志愿的确定及时间表教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考研报考志愿(报考专业及学校)的确定,编辑:启弘教育,在决定考研之前最好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为换专业还是为拿个高点的学历?大家都经历过高考这一阶段,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部分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都带有一定盲从性,基本上由家长或者老师做主。而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在准备考研时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又该怎么去做?有的同学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很感兴趣,认为应该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从而增长自己的才干;有的同学在上大学时根本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很想借助考研这个机会换一个专业,从而可以在自己更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更有前途的方向求得更好的发展;还有许多同学主要考虑的是提升学历以便将来能够找到

2、更好的工作。 一旦下定决心要走考研这条路,首要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性而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在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意愿、条件以及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来考虑好考研志愿。毕竟专业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未来的职业和前途。,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2 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综合考虑,确定报考单位。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 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换专业,有的人考研是得到更高的学历。所以得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毕竟那

3、也是你人生中重要性的转折点。这与你在高考填志愿时选学校选专业又有点不同,那时不知道哪个专业更适合你,不知道哪个专业才更有前途方向,冷门、热门、家长的建议、老师的建议、同学们都在选什么,外企、国企都在急需什么专业的人才。现在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大家都说大学就像个小社会,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更喜欢哪个专业或是感兴趣别的专业,而不是当初的决定。亦或是你发现你选对了专业,它博大精深,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更有所成。不再是五花八门的专业来选择你,而是你找到了更适合你的专业。 既然下定了决心要考研,那么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智的决定是你要走的第一步,不能为他人的决定所动摇,坚定地走适合你的路,努

4、力专研必有所成。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2 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综合考虑,确定报考单位。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 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专业的确定,(一)专业分类 在报考阶段,首先你应该先去了解下一些专业历年的报录比、分数线,理性客观的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研究生专业繁多,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也会开设一些新专业。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报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可以将这些专业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热门专业 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

5、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很大、求职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大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等。法律硕士是我国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明令不准本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它吸引了很多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大江南北各专业的考生纷纷摩拳擦掌苦学法律,以致近年来报名人数始终名列前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成为发展主流。传统会计学随着发展的需要,业已分成电算化会计和电子商务会计两个分支。但是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

6、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意见,量力而行。,2.传统专业 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3.特殊专业 主要指工商管理(MBA)、法律硕士、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学位。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

7、培养的时间也较短(一般为2年)。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工商管理领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更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企业管理、经营决策素质和能力 。,4.新兴专业 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或者没有设立,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城市与环境科学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仅是粗略的分了几类,主要依据的特定时间内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往往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有些专业今天是热门,但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

8、生填补空缺,几年后人才饱和,于是就不再那么热了;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快速增长,导致人才需求扩大,几年过去,又回归平静了。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巨大;现在有些房地产专业很冷,是因为社会需求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二)正确判断专业的冷热,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考研都是为了有个好一点的文凭,能靠着这个文凭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因此,选专业的时候都会选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时代在不停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不能预料到的,一些专业今天你觉得他很热门,是社会紧缺的,或许过个几年人才饱和就不在那么热门了。怎么样才能正确判断专业的发展前景呢?关键还得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判断人才供求关系,以及看专

9、业本身的教学情况。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例如,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因此像计算机这样的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都是需要的。再比如,中国目前第三产业急需发展,又加入了WTO,因此像金融、贸易这类人才短期内不会饱和。,1.了解行业情况,分析需求总量 有些行业人才需求伸缩性很大,向其它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短期内很难饱和。例如法律专业,除了司法部门,其它各行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大,社会对法律人才的总需求极大。而其它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分界明显的专业,就总会有饱和的时候,例如外贸人才。这时,你就需要大致了解这些专业目前缺口多少,每年毕业生量又有多

10、大,会不会几年后就出现人才饱和的情况。,2.要积极参照国外情况 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相似性。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国的明天,那么看看他们的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可能会有借鉴意义。例如,西方心理咨询业务如日中天,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3.看专业办学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校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师资、经费和条件,仅仅为了赶时髦而开设。如有些地方性的师范学院开办什么金融专业

11、等等。这种专业,考进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时间。,(三)确定专业,1.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对哪些方面的事情感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你肯定学不好。其次,你再深度地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觉得自己的这种性格是否适合于这个专业。最后,你得考虑这个专业是不是好找工作等,不过,我个人觉得专业无好坏之分,只要学得好,就能够找到工作。毕竟,这个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的。实力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首先是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未接触过金融学,数学学得又不好,现在却要考复旦的金融学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这个险。还要看客

12、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建议还是要按自己的具体情况。,2.考虑未来就业 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本科毕业生中,土木工程建筑、信息技术、会计、电子商务、物流、报关等学科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总的情况也仍然如此。 这一点很现实,也很无奈。比如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你也不得不考虑现实情况。,3.选择专业时应该避免常见的几种毛病 鼠目寸光:判断这个专业怎么样,就业率是否高,是否是市场所需

13、要的,只看眼前。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的功夫,或许你当初看中的那个专业已经不在那么热门了。因此,大三的时候如果确定要考研的话,就要开始留意考研专业的就业前景、留意整个是市场的动向。 人云亦云:缺乏自我认识,没有判断力。人家都说这个专业很好,就业也不错,就跟着一起读,等到学后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等到那个时候就晚了。 急功近利: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专业主要还是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不达,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对专业选择没有正确认识: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岗位,都是很死板的,而且往往一辈子不动。今天,所学专业和

14、就业去向已不再死板地对接,学语言的去了公司,学哲学的去了企业,都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且,职业生涯早也不再从一而终,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据对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8%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原先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因此,选专业不要抱着“一辈子跟定它了”的想法,看开一些。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关键是要搞出点名堂来。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东西。,2014 年的考研时间表,2012年11月2013年1月 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了解考研初试第一手资料,试题的新变化。每年都有考

15、生在复习途中才发现进入了一个误区:资料太多,无从下手。所以在复习之前一定要先尽量搜集尽量多的资料,多问一下师哥师姐的意见。 2013年2月3月 确定考研目标,听一些考研讲座。例如该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院校、专业的选择是考研非常关键的一步,很多过来人深有体会,选对了学校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在选择学校之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学校所在的城市、专业的发展、就业的前途等诸多因素来选择。 2013年4月5月 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全程班,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这个阶段是初级复习阶段。 2013年6月7月 全面关注

16、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这个阶段是强化提高阶段,是关键的时间段也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阶段。很多考生暑假期间会放松复习。,2013年12月2014年1月(打印准考证准备考试) 报一个冲刺班进行查缺补漏,进行一次模拟测验。做考前整理。调整好心态,不要受模拟考成绩的影响,从模拟考中找漏掉的知识点。在12月的下旬不要忘了打印准考证。 2014年1月 初试阶段。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如果离考场路程较远,可以考虑提前三四天去考场附近租房子住下。参加考试。 2014年2月 复试调剂阶段。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关注复试调剂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2014年3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搜集复试资料。 2014年4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参加复试。 2014年5月 关注复试成绩。 2014年6月7月 录取报到阶段。关注录取通知书。 2014年9月 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