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8109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194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三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教程(1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考 物理考试说明解读,有个老和尚叫小和尚去云游,给了他一把雨伞遮蔽风雨,给了他一个包袱存放物品,嘱咐他:“你不要弄丢了!”.那个小和尚有点痴呆,老和尚就教他念口诀:“雨伞、包袱、我”,“雨伞、包袱、我” . 后来小和尚跌了一跤,爬起来,看看手中雨伞还在,摸摸背上包袱也在,就是找不到“我”!于是他大哭,一个路人问他为何哭?小和尚说他把“我”丢了!那人摸摸他的光头说:“这不就是你吗?”他恍然大悟,破涕为笑。,沈致远:,雨伞包袱我,许多教师在眼花缭乱的 “新理念”中迷失了自我,一、2012年新课程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的依据,1.课程标准 2.考试大纲 3.考试说明 4.湖北省物理学

2、科教学指导意见,二、解读新课程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一)“稳”字当头,“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要努力把握湖北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办好高考,适应湖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待,并充分考虑社会的认可度与承受力。”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指导思想),(一)“稳”字当头 “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课程标准的原则,以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坚持命题的科学性、公平性、规范性、基础性原则,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部分学科中设立选考内容,设计选考题,体现

3、课程改革要求;命题既要使试卷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也要符合湖北省教学和考生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命题原则),(二)变化显著 1. 录取方式的变化。仍以高考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但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提供给高校,在考生高考分数同等的条件下,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参考依据。 2物理学科分值发生变化。物理由120分调整为110分。(化学由108分调整为100分,生物由72分调整为90分),(二)变化显著 3高考物理考试内容根据课改后高中课程标准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1)必考内容为:课标的必修模块力学内容(不含动量部分)和选修

4、模块电磁学内容。 (2)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热学、光学、原子及原子核等内容。 (3)实验部分侧重实验设计和探究,考查的实验知识点有所减少。 (4)力学、电磁学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和主干,占95分。选考内容占15分。,(二)变化显著 4试卷模式的调整。设置选考题供考生选做,反映课改新要求。选考内容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考生从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二)变化显著 52012年理综试卷物理试题结构: 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6分8=48分,非选择题,必考题共4题,实验2题(5分+10分=15分),计算2题(13分+19分=32分),选考题(从三题中选做一题)其内容为选修3-3、3-4、3-5,占15分

5、,(二)变化显著 6. 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变化,物理学科新旧考纲能力考查的目标与要求基本稳定,但将“实验能力”的要求变成了“实验与探究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高 考 物 理 试 题,高考物理

6、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五种能力,1理解能力 (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 (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五种能力,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

7、,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五种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 (1)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2)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五种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五种能力,5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8、,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3中用数字、标出。、的含义如下: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

9、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考试说明的研究思路,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卷和第卷 第卷是生物、化学、

10、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表1 必

11、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表2 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表3 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选择题型示例,例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A D 【试题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属于容易题。,选择题型示例,例2 游乐园中,乘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 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 当升降机减

12、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 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答案】 B C 【试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属于容易题。,例3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s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 C 【试题说明】 本题考查考生利用函数图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

13、适中。,选择题型示例,例4 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 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0。折线的右边 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 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垂直于OO的方向以速度v作匀 速直线运动,在t=0的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位置。 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l/v为单位) 【答案】 D 【试题说明】本题在考查考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的同时,考查考生能否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能够用定性讨论问题的方法对问题做出正确推理判断的能力。难度适中。,选择题型示例,例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 电动

14、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 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 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 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 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 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 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 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 I1较小,I2不变,U减小 【答案】 B 【试题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部分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难度适中。,选择题型示例,例6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1和q2

15、(q1q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个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个小球间的库仑力) A. T=(q1-q2)E/2 B. T=(q1-q2)E C. T=(q1+q2)E/2 D. T=(q1+q2)E 【答案】 A 【试题说明】 本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考查考生综合电场力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较难的试题。,选择题型示例,实验题型示例,例7 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 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推测影响 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 。 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

16、阻,现有的器材为: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符号 电压表:量程1V,电阻998.3,符号 电流表:量程1A,符号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99999.9,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 导线若干。 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 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 _倍, 电阻箱的阻值应为 。 【参考答案】 H、R1、R2、(正对面积、板间距离、板间的介质) 如图所示 2 998.3 【试题说明】第问是开放性问题,考查考生对有关 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的理解及迁移能力,体现了新课 程的理念,属于较易的试题。 第问是电学实验题,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实验 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实验情境的能力。难度适中。,例8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