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8092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教程专题310节(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讲 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我们党对“实事求是”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新时期之初,邓小平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为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本讲的知识点在2011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不高,本讲的考点中,实事求是出现的频率较高

2、,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010四川卷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 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 B C 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只有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故选B。,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同学们在学习中很容易混淆的问题,因此,将它们进行比较,弄清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很有必要: 相同之处: 都是把马克思主

3、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不同之处:,(原创)20世纪末,歌曲走进新时代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中所歌颂的两位伟人思想理论的相同点有( ) 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 都是在对过去“左”倾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 B C 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之处,以及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以上四点都是其相同之处,故选D。,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

4、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创新。我们党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研究新问题,新情况,融入新思想、新观念,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事业一步一步地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

5、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江苏省启东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25)阅读下列材料: “思想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执政经验的历史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创新是使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挑战,从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

6、一个胜利的基本保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什么时候就会造成损失,付出代价,陷于被动局面;相反,什么时候能够面对国情,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使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请回答: (1)在20世纪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创新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是什么? (2)结合两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史实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3)简要分析促使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思路点拨】本题以理论创新为主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以及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1)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要运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第(3)问对两大理论的共同之处作概括说明即可。,【参考答案】 (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7、论。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集团僵化的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俄国革命模式,结果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战略,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的进行三大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导致“文革”十年内乱和19761978两年的徘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完成历史转折,形成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8、3)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的产物;吸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外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真题集训,1.(2010山东卷13)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解析】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具体问题

9、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发展成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由此可以看出,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真题集训,2. (2010广东卷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百”方针内涵。“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 答案:D,真题

10、集训,3. (2011浙江卷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是“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强调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选D。 答案:D,真题集训,4.(2011全

11、国卷23)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中的外交问题和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邓小平的谈话,实际上是作出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它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推进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A项只是国际局势的一个方面,不选;B项应该是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选;D项是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12、,不选。 答案:C,真题集训,5.(2011重庆卷37)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 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恐怖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真题集训,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

13、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 摘编自美R 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真题集训,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

14、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着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真题集训,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 (3)指出材料三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

15、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 (4)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解析】本题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十二五”规划,综合考查了古今中外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尤其是重点考查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第(1)问的第一小问所反映的清朝的史实,只要对材料一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注意是三个方面。即编纂书籍、收缴并销毁“违禁”书籍、文字狱,此处易忽视文字狱的信息;第二小问要依据前一问的内容,并结合当时中国的情况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其次进行综合概括归纳即可,注意答案要全面、语言要精练;第二小问中带来的严

16、重后果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根源,明显在于当时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第(3)问从材料三第一段中极易归纳出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说明动机。从国家政策的改变和人的命运的改变说明其影响。第(4)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地位、待遇、科研教育的投入等不同角度回答。,【参考答案】(1)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