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89980537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3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我的教育梦,教得轻松 学得愉快 效果显著,?,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看到这个题目,您想知道什么呢?,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问 题,Why: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的真问题?为什么要开展分享式教学?,How: 怎样基于学生的真问题开展分享式教学?,What: 什么是学生的真问题? 什么是分享式教学?什么是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What: 什么是学生的真问题? 什么是分享式教学?什么是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What: 什么是学生的真问题?,学生真问题:是指来源于学生真正的困惑,而不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老师预设的问题并不一定是

2、学生真正的问题。,1.,2.,3.,4.,5.,6.,7.,(王若嫣、余飞、刘宇航等),(杨逸涵),(洪扬、张远航、龚荣洲等),(刘纾岑、张颢纭等),(马若兮),(刁奕宇),学生的问 题,What: 什么是分享式教学?,分享式教学:在教学时,老师把情境给学生,学生好奇的眼睛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梳理和聚焦一两个能逼近本节核心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最后把探究的所得所惑与人分享,在分享中得到别人的欣赏和建议,获得成功的体验。,What: 什么是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Why: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的真问题?为什么要开展分享式教学?,Why: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的真问题?,精准施教,

3、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三读懂: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四个一致:学习内容的展开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一致,1.学生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是对学生的认可与欣赏。老师提问是对学生思考的机会和学习机会的掠夺。教育 2.老师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学生的困惑也许你并不理解,你也许预设不到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学习中的真问题,而不是去解决老师课前预设的“伪问题”。,Why: 为什么要强调学生提问题?,Why: 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原因1:分享式教学顺应孩子的天性,好 奇,好 探 究,好 秩 序,好 分 享,真思考,真问题,真分享,基于学生的好奇,基于学生好探究,基于

4、学生好讲理和好分享,分享式:任景业观点,Why: 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原因2:分享式教学顺应时代的需求,知识获取方式,知识终端处理,告之式 问答式 探究式,自储式 分享式,依赖人 独立人 自由人,封闭性 开放性,Why: 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原因3:分享式教学有利于自主高效学习,Why: 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沟通交流 分享思路、问题、点子以及解决方案,合作协作 协作达成目标,天赋、经验、聪明三者合一,批判性思维 用新思路看待问题,完成单学科与跨学科学习,创造创新 尝试新方法去做事,这就是在创新和发明,原因4:分享式教学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4C能力),Why: 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

5、,原因4:分享式教学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4大关键能力),Why: 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原因4:分享式教学有利于培养问题解决四大关键能力,How: 怎样基于学生的真问题开展分享式教学?,(一)创建分享课堂规则 分享课堂,必须打破旧规则,重建课堂秩序。 总体规则: 意识前移,人人参与; 教师让座,参与无错; 不需举手,想说就说; 可以下位,无须定座; 事不遂愿,民主解决; 共商班事,形成规则。,How: 怎样基于学生的真问题开展分享式教学?,分享式教学具体的规则,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1.站的规则:自信大方、面向同学,手指板书,2. 听的规则:眼到、耳到、脑到,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3.小组构

6、建和讨论 的规则:,(1)根据人数来构建:2人或4人,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师徒结对, “CEO”负责制(组长负责制),3.小组构建和讨论的规则:,(2)根据水平来构建:同质、异质、自由分组,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3.小组的构建和交流,(3)小组交流的顺序 四人小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依次发言; 有问题的先发言; 有不同方法的先发言 ; (4)小组分工:发言人 、记录员 、问题收集员、问题解答员,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4.全班分享的基本规则:,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不举手发言的规则:首次发言优先、女生优先、后排优先。,4.全班分享的基本规则:,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分享人员的确定: 学生或老

7、师 (1)个体或团队分享结合; (2)争取和指定结合; (3)随机选人或组分享。,4.全班分享的基本规则:,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分享内容的确定 (1)收获: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新,人新我简 (2)问题:教学目标相关的、 难度较大、关注度高的问题,4.全班分享的基本规则:,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分享方式的选择 (1)讲评式: 讲:同学们,我的想法是.,你们有什么问题和建议? 评:我有表扬.,我有补充.,我有建议.,我有疑问.,我有反思 (2)问答式:你们能看(听)懂我的方法吗?我的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有补充吗?,5.评价激励的量表,分享式教学规则的建立,一个月或者一个单元汇总一次,评

8、价团队。,评 比 栏,(二)基于学生真问题进行分享式教学,How: 怎样基于学生的真问题开展分享式教学?,1. 案例赏析,用字母表示数,问题、探究、分享 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为例,案 例 2,注:该案例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3期上,以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为例 问题由学生提出 方法由学生探究 联系由学生分享,大客车,问题由学生提出 谁跑得快?,卡车,我的时间比你少,我跑得快!,我的路程比你长,我跑得快!,方法由学生探究,卡车2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 法1 : 法2: 法3 法4: (1)这几种方法有什么联系? (2)你能用上面的例子说说什么是速度?它

9、与路程、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出示学习单,独立思考:,对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进行了课后统计如下:,比1小时的路程,学生的作品,比2小时的路程,学生的作品,比3小时的路程,学生的作品,比6小时的路程,学生的作品,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时间与速度,如何用翻转+分享的理念上复习课 五年级下长方体、正方体单元复习,课前自主整理。 2. 课中基于学生的真问题教学,案 例 3,注:该案例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2015年第7、8期上,课前,学生自主整理,一、发现问题,确定标准,内容不全 重点不突出,缺少联系,全面、简洁、联系,二、根据标准,推选并完善作品,小组分工来分享,全面 简洁,提纲式,分层式,分类式,网络式

10、,思维导图,知识树,表格式,讨论: 哪一种方式能很好的沟通本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形式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想一想: 要整理“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用哪一种整理方式比较好?,形式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评讲课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案 例 4,注:该文先被中小学数学发表,后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转载,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游琼英,“评讲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我们遵循:,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科研 总结即成果,一、问题的提出,1. 教师对“评讲课”低效的困惑,2. 学生对“评讲课”的问卷调查,评讲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二、“评讲课”的操作程序,1.自评自改,解决学习品

11、质的问题,2.互评互改,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3.师生点评,解决教学的共性问题,4.变式练习,巩固拓展薄弱环节,三、“评讲课”遵循的原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的生长点 自评、互评与点评相得益彰 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 讲授法、讨论辨析法与点拨探究法交相辉映,第一单元 练习,星级统计,闯关夺星,自评自改:,3. 圈出没有解决的问题。,1. 写出错误原因。,2. 改正错误。,1、组内同学相互检查是否改对。,互评互改:,2、向组内同学请教、讨论不会的题。 交流错误原因。,3、提出组内需要帮助的问题。,师 生 点 评,全班56人,部分错题统计图,2006年3 月15日,(题号),(人),一 5,

12、二 1,二 2,三 1,四 1,四 2,四 3,五 1,一 幻灯片 82,四 ,四 ,一 ,二 ,三 ,五 ,五 ,二,一 幻灯片 82,一 幻灯片 81,三,一 ,五 ,四 ,三 ,三 ,二 ,二 ,评讲课,(二)基于学生真问题进行分享式教学,How: 怎样基于学生的真问题开展分享式教学?,1. 课堂指导策略,问题的发现和提出 问题的梳理和聚焦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发现和提出,(1)根据学习资源提问 看课题提问,【案例1】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分数? 生2: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整数,为什么还要学分数? 生3:分数有什么用? 生4:分数怎么

13、表示? 生5:分数是怎么分的? 生6:分数怎么比大小?分数怎么计算? 生7:分数是谁发明的?,问题的发现和提出,(1)根据学习资源提问 看情境后提问,【案例2】四上路程、时间与速度 师:看到“大客车3小时行210千米面包车2小时行120千米”, 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生1:大客车和面包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生2:面包车1小时行多少千米? 生3:大客车1小时行多少千米? 生4:大客车和面包车谁跑得快?,问题的发现和提出,(1)根据学习资源提问 看目标后提问,【案例3】六下整数的复习 出示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整数的意义、表示方法等知识,回顾总结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在估计大数、刻画数之间的相对大

14、小关系等活动中,发展数感。2.回顾整理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请认真阅读教学目标,思考我们今天要解决哪些问题? 生1: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2:整数怎么表示和刻画? 生3:怎么比较大小? 生4:怎样估计大数? 生5: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是什么?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什么?,问题的发现和提出,(2)完成学习任务后提问 自学教材后提问,【案例4】二上四的乘法口诀 师:请孩子们自学书第20页,然后提出问题。 生1:1张桌子4条腿,5张桌子多少条腿? 生2:怎样记住四六二十四这

15、句口诀? 生3:45+4=? 生4:( )( )二十。 生5:四七二十八表示什么意思? 生6: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作用? 生7:36个红果,每4个一串,可以串几串? 生8:每4个一串,12串红果有多少个?,问题的发现和提出,(2)完成学习任务后提问 完成学力单后提问,【案例5】五上轴对称图形,师:同学们做完学力单,你有什么问题? 生1:轴对称图形如何画 ? 生2:怎么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3:画轴对称图形分几步? 生4: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到底还有哪些方法? 生5: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问题的发现和提出,(2)互动交流后提问 生生互动后提问,【案例6】教学 “大客车3小时行210千米、面

16、包车2小时行120千米,谁跑得快?”的课堂片段 生1:我的方法是比6小时的路程, 1203=360千米, 2102=420千米, 360千米420千米 ,所以客车跑得快。谁有问题? 生2:我认为是5小时的路程,因为2+3就等于5小时呀! 生3:我想修正他的意见,是23=6小时的路程,这里是乘号,不是加号。 师:到底是5小时还是6小时,同学们可以展开辩论。,问题的发现和提出,(2)互动交流后提问 全班分享后提问,【案例7】五下长方体(一)单元复习,本单元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展开图、露在外面的面、表面积。 师: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1:球体的表面积怎么算? 生2: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