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7971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3月山西省高三高考历史研讨会之山西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评价教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2011年普通高中高考 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分析,山 西 省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 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 敬 侠,试题命制的基本概况,本次高三适应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是按照新课程考试大纲和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必做题考点均在必修模块中,不涉及选修模块。选做题均为选修模块。为四选一。 在命制试题过程中,吸收了有关专家的考试测量理论成果,以能力要求层次为先导,形成“能力要求-主题确定-素材选择-切点确定-问题设计”命题思维与操作程序。,命题的设计思路,1、试卷规划特点:遵循新课程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不拘泥于教材,理论联系实际。 2、依托知识,突出能力: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注

2、重考查学生能力,使试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3、 试卷结构的设计:按照2010年全国新课程考试的模式。历史试题包括单项选择12个题、1个综合题、4个选修题,共 16个题,满分为100分。单项选择48分,综合题37分,选修题15分。 4、试卷难度系数预估为0.55左右。,考查的范围,(1)必考内容: 选修一、二、三 (2)选考内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6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个模块,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如果多做,则只以第一道试题计分。,考查知识内容分析,从知识内容及体系上看,选择题中国古代史3道小题共12分,中国近现代史4道

3、小题共16分,世界古代史1道小题4分,世界近现代史3道小题12分;非选择题第40题37分,其中中国近现代史1道小题10分,世界近现代史2道小题27分。这样中国古代史占12分,中国近现代史占26分,世界古代史占4分,世界近现代史占39分。合计,中国史占38分,世界史占43分。知识体系比例基本平衡。,模块分值分析,模块内容比例侧重经济史。必考题12道选择题政治模块占了5道小题20分,经济模块占了3道小题12分和思想文化模块占了3道小题16分。非选择题第40题37分,主要考查经济模块的知识。这样,必考题85分中的49分集中到了经济模块,达58%,政治史模块占24%,思想文化史占14%,三个模块的考查

4、内容偏重于经济史。,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涉及到九品中正制、儒家思想之君民关系、中央集权制度、罗马法、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国民党正面战场、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等必修课基础知识的考查,选考题也涉及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朝鲜战争等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虽然多是从材料分析入手,并非简单的知识性问答,但由于考查的知识点侧重教材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考生做起来相对来说容易入手,毕竟高考作为全国性选拔性考试,第一不能难度太大,应当是让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在此基础上再拉开分数距离,第二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脱离高中历史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否则考生会认为高考和课本没有

5、关系,学的知识高考都不考。,2、通过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考查历史知识。 选择题全部都是材料型选择题,文字型材料10道(其中文言文材料3道),图表型材料2道(其中数字表格题和漫画材料题各1道)。尤其是第25题,四个选项就是四段材料。材料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第32题选取了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中的一段材料,考生针对学术界研究的情况,进行二次研究,有助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术动态,开阔自己的眼界,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而不是埋头于教材,教材以外的一概不予关注,教给学生死的知识。第33题选取了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日记,通过分析蒋介石日记中的语言来考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新课程教材只是

6、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地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丰富历史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魅力,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选做题基本上超越了教材,王莽改革、社会主义政党议会选举都是教材中没有的知识,通过出示材料,学生根据选修课学习的思维方法来思考分析。,3、试卷渗透全新的历史学科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历史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变革。试卷中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体现了全新的历史学科理念。选择题第28题引用民法大全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通过分析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学生也由此感受到了罗马法的法治精神,为什么罗马法对近代西

7、方资产阶级法治的影响深远,学生就可以理解到法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选择题第29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生往往有一种误区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即革命不彻底。而试题中“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计着进步”则告诉学生,不能简单地去分析革命的彻底性问题。正因为英国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不似法国大革命那般“彻底”的革命,“一路温和”中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后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与发展,没有太多的流血和动荡,也许这正是英国人的高明之处。,再如,选做题第45题通过欧洲各社会主义政党参加一会选举来考查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社会主义的

8、实现只能走暴力革命道路,所以我们只强调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而忽视了近现代社会主义政党积极参与选举,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争取工人的权益。用材料中恩格斯的话来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过去我们太多的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暴力革命,而视社会主义参加资产阶级的议会选举是修正主义,其实过分的强调革命的暴力性,未必有益于社会主义本身。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也应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通过议会选举连续执政两届,一向主张暴力革命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也回归尼泊尔的主流政治,实现了国内和平变革。,4、试卷注重历史文化素养的考查。 以往历史高考题选择题考查

9、文化常识,用意很好,考查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我们培养学生,不仅仅是交给他们课本知识,而是要培养出有一定历史文化素养的学生。但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这道题的把握一直难有尺度。考过帝王谥号年号,考过地理方位的“阴”和“阳”,也考过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考的知识比较零散,没有规律,老师在考前是猜题押宝,学生则抱着碰运气的心态,难以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而本试卷选择题的第35题引用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一段话,来强调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所作的推论应当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这是我们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一个态度问题,所以汤因比说这是“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影响到历史学领域。围绕曹

10、操墓的真假,引起了巨大的风波,至今学术界仍争论不休,并把这种争论延伸到网络,成为一种“娱乐事件”,历史的被娱乐,我想这是历史学的不幸。人们对历史研究的不信任,我们当认真反思,历史研究出了什么问题。所以高考试题应当加大对历史研究方法、历史观的考查,这对于学生、对于这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5、试题的评价借鉴了solo评价法,采取分项评分办法。 以往我们历史阅卷,注重的是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导致学生为了答案要点的齐全拼凑答案,写了一大片,有关的无关的都写到试卷上,不注重答案的语言组织,表述不准确通顺,逻辑不严谨,是很多学生的通病。而非选择题的必做题第40题第3小问,要求根据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近代金融发

11、展的条件从社会环境、法律支持、市场基础、金融秩序等角度进行阐述,并特别强调了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通顺,逻辑严谨,否则将酌情扣分。SOLO评价方法根据思维层次来打分,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阅卷教师不必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而应该深入领会该题目的思维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方法。由于山西是初次进行课程的高考,所以没有完全按照solo评价法的要求去做,但这道题目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方向。,试卷数据统计分析,(一)卷各题统计,全卷均分、难度、区分度统计,11个地市抽样分析3415人,抽样学校文综分数统计,历史试题征求意见,考生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薄弱 对高考试题考查的

12、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2)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如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设问的要求等。,(3)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 表现在不能准确地理解材料中的信息;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文字阅读能力较差;信息解读能力差,出现了价值误判;不会将知识和材料中的信息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思考等。 (4)不会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问题 首先是语言概括能力差。如概括归纳不够精练、准确,答案内容多而得分少;分析评价能力差,不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思维角度单一、片面。其次是表

13、达逻辑混乱,甚至自相矛盾。如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不清;有些无谓的文字重复。再次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如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对今后的教学建议,(1)正确发挥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是提高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依据,要对照考试大纲理清考点。考试大纲中有哪些考点,每个考点的要求属于哪个层次,如何运用这些考点解题,要认真思考。可以画出知识网络。逐条钻研考试大纲,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明确要考查的知识和技能;认真研读分析课本,归纳出核心知识(主干知识),

14、形成知识结构。抓住基本概念,清理基本线索,记住基本结论。,(2)准确把握教材的主题思想和方向。如必修一: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必修二: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必修三: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一元走向多元。 (3)构建知识体系,把握阶段特征。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理念,这一命题思路需要学生具有相对广博的知识视野和较深的知识积累。要建立教材知识体系时序、联系;建立单元知识体系主题、线索、本质。要重视历史概念的解读。要重视中外知识的有效关联,(4)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史料教

15、学的目标:以史料还原与探究历史、以史料突破思维惯性、以史料形成对历史的多元理解。史料教学的误区:运用史料迷失方向、引用史料不作鉴别、史料形式过于单一、史料教学中“史论脱节”。 (5)淡化教材意识,增强课程意识。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是近两年高考的一个突出变化,表现在试题上是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景。传统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识记,新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考查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的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的知识。材料的功能不是印证教材的观点,而是学生提取信息、得出结论的依据。因此要依据课程标准而非教材整合教学内容。,(6)从史学理论的角度复习。 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史学观念:如文明史观;唯物

16、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 (7)能力练习要到位。高三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历年新课标卷的试题,细致总结其考查内容范围、设问角度、答案设计、选材利用等方面的特点,准确把握题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因势利导,提高高三教与学的实效性,切实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做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同步进行,相互促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注意培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8)尽量训练学生用历史学科语言来表达与表述。结合标准(或参考)答案以及同学答卷中的实例来分析校正,同时要避免随意性。 (9)适度关注时事热点,做到有备无患。 切忌搞的太复杂,冲淡学科知识复习,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