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7959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走向高三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3节(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辽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

2、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

3、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

4、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答案】B 【解析】“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

5、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可见“文”与“质”这两个字在一开始时并不是来评论人物的,评论人物时的意思只是它们后来的引申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

6、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答案】A 【解析】这只是孔子的原意,不是现代人的意思;原文中只是说“文”和“质”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而没有说“野”和“史”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

7、彬的动人风貌。,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答案】C 【解析】因果关系错。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所以在古代文论中才使用华美质朴的语言。,对于论述类文章来说,信息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文中显示观点态度的语言材料,它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态度等;二是文中用作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筛选信息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辨别、梳理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就是将从文中筛选出的相对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并进行加工组合,形成一个较为条理化、

8、系统化的信息链。,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一般论述类文章往往要运用或涉及一些概念,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 2从重要的语句中获取信息。关于重要句子,前文已有阐述,不再赘述。 3从引述的材料中获取信息。论述文章中的一些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往往明示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这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试题,是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必考题之一,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这类试题考查的角度呈多维多变的特征,因此其干扰性、迷惑性较强。考生的作答难点主要在于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试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其信息涉及文章的很多段落甚至全篇,想在全文中一一找

9、到信息对应点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考生在将四个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照、斟酌时,往往不得要领,结果往往猜而失测,探而不究,最后只得在似是而非的模糊心态下仓促选择。,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建议采用“三个步骤,四盏神灯”的方法。“三个步骤”是,第一,细读勾画,把握要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选择题所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细读文本,把握全文的主旨和结构脉络就显得尤为重要。考生可以边阅读边勾画,即在阅读过程中对那些揭示主旨、作者最新见解的语句予以圈点勾画,这样既可以增强对选项真伪辨析的明朗化程度,以减少选项与原文信息比照的数量,又可为一些选项的比照提供快捷、方便的线索。第二,把握题干

10、,确定答题区间。信息筛选与整合,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在明确题干要求,筛选出真伪比较明朗的选项后,其他选项一定要找准所对应的文本信息,斟酌比照。第三,选出答案,复核锁定。考生在选出答案后,须再进行复核,要进一步确认一下排除干扰项的依据之所在,以确保答案正确无误。“四盏神灯”是指在比照信息的过程中,考生要特别注意各个选项是否符合以下“扭曲”原文信息的四种类型之一:(1)漏掉信息,以偏概全;(2)因果倒置,主客互换;(3)未然已然,信息有变;(4)无中生有,查无实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诗“远人村”新解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远

11、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两种。其本意究竟指什么,这还得结合陶渊明所处的具体环境来看。,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远人村”,若这样,势必将断后句为“依依墟里烟”。“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中即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所云“远人”是统称,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夷狄”虽然也在远地,却并不称“远人”,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

12、”之外的。“远”是地域差别,并不涉及所谓“华夷之辨”,与文化差异无关。迄至秦汉,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到“文化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这时的“远人”和“夷狄”,都可指称“华夏”之外的异族,只是前者可能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华夏”认可,较“夷狄”而言,“远人”在风俗习惯上更接近“华夏”而已。自秦汉以后,“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远人”的涵义,在两晋向“夷狄”靠得更近,“远人”逐渐变成异族的代称。春秋时代的“夷狄”,后来融入了华夏体系,如吴

13、、楚等。秦汉时崛起的匈奴,则成了这一时代的“夷狄”,后慢慢被融入汉族社会。及至三国两晋,此时的乌桓、西羌等,则被视为“夷狄”。而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这时早在“中夏”文化覆盖之下,他们能被朝廷征辟做官,甚至身居要职,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东晋时“远人”的涵义即是如此。,再回到本文的主题陶渊明的诗上。园田居位于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也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

14、概源于东汉。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南迁的各豪族大家,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村”的分布更加普遍。陶渊明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情”的“大义”,若有,至多只是描绘出他归隐后在野外与“异族”杂居的事实。 (节选自李飞陶诗“远人村”新解,有改动),1下列选项中关于“远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远人”在论语中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与文化差异无关。 B到了秦汉时期,“远人”向春秋时期“夷狄”的意义靠拢,体现出了文化差异。 C秦汉以后,“远人”词义的外延扩大,将“夷狄”也包

15、含在其中。 D两晋时期,“远人”一词逐渐变成了异族的代称,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 【答案】C,2下列不属于作者不赞同将“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从对仗的角度讲,不能将前句断为“暧暧远人村”,如果这样,后句必将断为“依依墟里烟”,而“墟一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一村”。 B东晋时期,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能被朝廷征辟做官,已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C陶渊明的故乡就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他归隐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以“远人村”应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D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各豪族大举南迁,由于

16、他们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所以“村”的分布更加普遍。 【答案】A,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春秋时的“远人”并不包括“夷狄”,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 B秦汉时,“华夏”之外的异族可以被称为“远人”或“夷狄”,如果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了“华夏”的认可,就可能被称为“远人”。 C“夷狄”一词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指范围,在春秋时代指吴、楚等,在秦汉时指匈奴等,在三国两晋时指乌桓、西羌等。 D作者认为“暖暧远人村”只是陶渊明对隐居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大义”与情感的表现。 【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要遵循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