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7603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教程专题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高考考点,配套课时检测,模块三,考点一,专题十三,线索一,复习线索,线索二,考点二,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2过程 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朝鲜);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古巴导弹危机、越南 战争)。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共体 (1)背景:二战后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战后经济

2、联系加强,开始了一体化进程。,(2)过程:“舒曼计划”建议经济联合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3)影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2日本崛起 (1)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2)结果: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中国振兴 1

3、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4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合作。 (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标志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原因 (1)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 (2)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民主化改革。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3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两极格局的

4、演变及其特点 1演变,2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论必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5、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 在美苏冷战过程中,西欧国家走向联合,实力日益强大;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也日益强大。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过程 1944年7月,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6、”。,3基本特征 黄金美元各国货币。 4作用 (1)使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的建立 (1)条件: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传统的相近;长期战乱的反思;美苏争霸的压力。,(2)经过: 欧共体成立: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此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合并为欧共体。 欧盟成立:1993年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3)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多极化。 2北美自由贸易区

7、 (1)成立:1994年正式成立,其宗旨是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2)影响: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3亚太经合组织 (1)成立:1989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成立。 (2)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3)影响: 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果。 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三、世界经济全球化 1原因 (1)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

8、碍。 2表现 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3评价 (1)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是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1联系 (1)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表现,都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的。 (2)区域经济集团化实际上是

9、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3)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史论必记】 二战后,规划世界秩序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中期以后,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

10、展的两大趋势。,看高考怎么考 1(2012大纲全国高考)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 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 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解析:选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加速了华约建立的进程,C项正确。A项是北约建立的直接原因,B项两个德国出现发生于1949年,D项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都不是华约建立的“直接原因”。,C,2(2012江苏高考)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 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

11、”,战后首次 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解析: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努力,是建立在自身经济高速发展和实力增强的基础之上的。,B,3(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 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解析:

12、选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数据的变化。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世界其他地区变化不大甚至比例变小。这反映了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故选C项。,C,知高考考什么 1对国际格局变动的认识 (1)国际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新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势的基础上,是各国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3)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科技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 (4)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2美苏“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1)19491

13、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 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 也反美。 (3)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

14、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及认识 (1)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表现:美苏的衰落;日本经济的崛起;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3)认识: 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

15、去理解。 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谋定高考快行动,1(2012青岛模拟)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 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 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 “加速器”“绝缘体”。依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 历史事件是 ( )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北约的成立,解析:选 二战后,西欧经济普遍衰落,美国为了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促进了西欧

16、经济的恢复,是西欧的“强心剂”“及时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又促使西欧走向联合,所以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但是由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外,所以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A,2(2012郑州模拟)“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 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应包括 ( )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第三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