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794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辅导教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能力层级: 1、知识的陈述(再认、再现;迁移) 2、材料信息的释读(理解;阐释;运用) 3、解题技能。,第一类:知识的简单复述。主要体现在“归属”领域(属于再认、再现等识记层面.典型题目: (1)事件类归属: 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12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

2、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归属: 13“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3、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3)历史时限的归属。 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对策:1、注意历史概念、同类事件之间的对比性理解和演变进程,如:分封制与郡县制、古代选官制度、理学与心学、雅典三

4、位政治家的改革、“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工业化、农业化政策等等。2、依据“时间”、“特征”等要素掌握事件的“归属”,一一对应,如:古代政治制度的归属、传统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思想家的主张;条约内容等等),第二类:对信息本身的理解(仅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答案,考查信息“提炼”和“理解”的层次。) 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4据南台备要记载:“

5、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对策:适当训练,形成信息释读的技巧),第三类:运用所学的史实理解新情境、新问题。 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 B C D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

6、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对策:灵活理解、迁移所学的史实和结论,准确理解材料信息),21、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

7、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复述层次)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信息释读)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信息释读)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复述),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

8、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

9、,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2

10、)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23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

11、0%。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12、,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

13、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例说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哪些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影响有哪些? 2、能力提升:这些选官制度有何不同? (提醒:要注意思维和答题的规范性),3、思维拓

14、展:依据下列材料,补充评价科举制的影响。(提醒:答案要有概括性) 材料一: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三: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材料四:由明代开始,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陈独秀在自传中记述自己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当时出的题目是“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陈独秀回忆说:“我对于这样不通的题目,也就

15、用不通的文章来对付,把文选上所有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材料五:(越南)越阮朝的明命十年(年)引进八股文为主要的考试内容,此外,黎朝和阮朝都有成立与明清时贡院类似的专门考试场所。 日本在、世纪时仿照唐朝的制度举办贡举,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四科和医、针等二科,其中以秀才科为盛。 1983年美国总统卡特任内的人事管理总署署长艾伦应邀到北京讲学时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关于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是非常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2、下表是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请依据该表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交互解决。 (方法:注意对比题的信息提炼技巧),历史认识和感悟阶段。请任选下列问题之一,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看法。,问题一: 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刊载了一篇中国的竞争考试的文章,谈到科举制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