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398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程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解读,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纸的发明 (1)原因: 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沉重,不便于流传和收藏。 (2)经过:西汉早期已发明书写用纸,东汉 独创“蔡侯纸”。 (3)意义 对 和 起了积极作用。 使得 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 的进步。,丝织品,竹木简牍,蔡伦,文明发展,社会进步,信息,革命性,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 。 (2)过程 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提到过“ ”。 北宋时期:武经总要中提到的 ,梦溪笔谈中记载用 摩擦 制作指南针技术。 南宋时期: 中介绍了民间流行的木刻的指南鱼和 。,指极性

2、,司南,指南鱼,磁石,钢针,事林广记,指南龟,知识研读,知识梳理,(3)外传: 至13世纪初经阿拉伯传入 。 (4)意义 对于 和 有重要作用。 为郑和远航 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 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 提供了技术保证。,12世纪末,欧洲,军事,经济生活,东非,哥伦布,环球航行,知识研读,知识梳理,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条件 火药的发明,与古人 的长期实践有关。 对 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2)发明 商周时期:在冶金实践中广泛使用 。 春秋战国:具有 和 的知识。 东晋时期:葛洪的 中已提到“火药”。 (3)使用:唐末至宋初开始使用 ,随后出现了 。,炼丹制药,

3、炭、硫、硝,木炭,硫磺,硝石,抱朴子仙药,火药箭,火炮,知识研读,知识梳理,4.印刷术的进步 (1)过程 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 a.特点: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 b.地位:迄今所知世界上 的有明确 的印刷品。 宋代: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节省了雕版的 ,提高 ,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最早,刊印日期,费用,印制效率,知识研读,知识梳理,元代:木活字和 。 明清:铜活字印刷 a.明代中期:江苏 、苏州、 较多应用。 b.清代:印制 。 (2)外传:由 传到西方,欧洲出现 和 。 (3)意义:为欧洲走出黑暗的 以及 的出现准备了条件。,转轮排字盘,

4、无锡,南京,古今图书集成,木版雕印,金属活字,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波斯,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艺术 1.发展演变,秦代,略长,圆匀,图案,秦朝,汉魏,平衡对称,汉末,晋代,楷书,草书,写意性,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代表人物 (1)秦晋时期:秦代的 与东晋时期的 。 (2)唐宋时期:唐代的欧阳询、 、柳公权;宋代的 等。 (3)元明时期:元代的 与明代的 、董其昌。 3.主要特点 (1)以汉字的 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 为形式。 (2)以自由多样的线的 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 。,王羲之,颜真卿,李斯,苏轼,赵孟頫,文征明,文义,书写,曲直运动,意境,知识研读,知识

5、梳理,三、绘画艺术 1.演变 (1)石器时代:刻在岩壁上,绘在地面上,陶器上的画作。 (2)先秦两汉: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艺术逐渐成熟。 2.材料:笔、墨、纸、砚、绢素、矿物颜料。 3.分类 (1)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 、山水画、 。 (2)在表现技法上,又有 与写意的区别。,中国画,人物画,花鸟画,工笔,知识研读,知识梳理,4.特点:“画中有诗” (1)文人画:强调 ;追求 ;融文学、书法、绘画、 等多种艺术于一体。 (2)山水画 以 为主要描绘内容;讲究 ,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以 为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不拘泥于 自然景物的

6、逼真摹写。,个性表现,抒情写意,篆刻,自然风景,布局构图,意境,客观,知识研读,知识梳理,四、京剧艺术 1.起源:乾隆年间,“三庆班”等“ ”进京。 2.形成: 二十年(1840)以后。 3.特点 (1)在徽戏和 的基础上,吸收了 、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 (2)主要唱腔有 、西皮两个系统,京剧也称 “ ”。 (3)行当划分比较严格,逐渐由七行归为 、 、净、丑四大行。 4.地位:是中国文化的“ ”之一。,四大徽班,道光,汉戏,昆曲,二黄,皮黄,生,旦,国粹,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五、古典文学 1.诗经 (1)内容 收录了自 初年至 中叶的305首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

7、部分。 (2)特点 中国最 的诗歌总集。 句式以 为主,或间以 。 语言丰富多彩, 和谐, 感染力强。 (3)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 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 经典。,西周,春秋,古老,四言,杂言,音节,艺术,现实主义,儒家,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楚辞 (1)产生:公元前4世纪在 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 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 具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 。 较灵活。 在 和 上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作品:屈原的 、九歌、天问等。 (4)影响:楚辞体称为“ ”,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南方楚国,浪漫主义,楚国,神话色彩,句式,节奏,

8、韵律,离骚,骚体,知识研读,知识梳理,3.唐诗,浪漫,诗仙,浪漫主义,鲜明的人道主义,诗史,诗圣,知识研读,知识梳理,4.宋词 (1)特点 由民间流行的 歌词发展而来。 能够合乐 , 长短不一。 (2)产生 唐代,民间已出现,号为“ ”。 唐代 ,晚唐五代时期的“花间派”词人 ,南唐后主 成就斐然。,长短句,歌唱,句子,曲子词,白居易,韦庄,李煜,知识研读,知识梳理,(3)发展,白描,极状都市,诗,清新俊逸,李清 照,爱国,豪放,爱国,知识研读,知识梳理,5.元曲 (1)含义: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 ”与“ ”。 (2)元散曲 包括篇幅短小的 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 两种

9、主要形式。 在 和 上都比较自由, 更为参差,可以加衬字,多用 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 和 。 题材 ,语言 、明快泼辣,形式 ,描绘 ,手法多样。,剧曲,散曲,小令,套数,音节,用韵,句子长短,方言俗语,灵活性,通俗性,广阔,幽默通俗,活泼,生动,知识研读,知识梳理,(3)元杂剧 融合 以来各种 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用中国北方流行的 曲调演唱,又被称为 或北杂剧。 创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讴歌 的高水平的剧目。其中, 具有强烈的 。 城市里有杂剧及其他各种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 ”或“ ”。,宋金,表演艺术,散曲,北曲,关汉卿,反抗精神,感天动地窦娥冤,现实批判性,瓦肆,勾栏,知

10、识研读,知识梳理,6.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商业,市民,文化心理,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西游记,警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知识研读,知识梳理,改良主义,儒林外史,曹雪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聊斋志异,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一 四大发明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1.原因 (1)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 (4)强大而稳定的中央集权政权,繁荣的封建经济。 (5)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影响,

11、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这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必须不断创新科技发展环境,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案例一】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B. C. D.,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明显正确,印刷术尽管推动了西欧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但并不能说没有印刷术就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因而不能选。 【答案】A 【误区警示】本类题目常犯的错误是审题不细致,逻辑推理不严密。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没有把印刷术的西传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关系理清。印刷术能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它只是外因。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知识研读,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一】四位学生分别用下面的说法来简单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状况,正确的是( ) 最早的发明来自于汉朝 孟子在享受到造纸术带来的方便后加入到推广的队伍 受到西欧国家资产阶级的百般推崇 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推动作用 A. B. C. D.,知识研读,考点整

13、合,【解析】指南针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司南,故不正确;东汉蔡伦制造出便于书写的纸,故不正确;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进步的历程,在中国并没有发挥最大作用,故本题选D。 【答案】D,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二 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及其体现的特征 1.产生原因 (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4)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

14、件。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主要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3)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案例二】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知识研读,考点整合,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