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3877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55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55页
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55页
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55页
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55页
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下第九章节课件幻灯片(3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建立和发展,教学目的: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在回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本质;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了解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本章基本概念: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本章思考题: 1、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

2、可以分离的原因。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7、按劳分配的特点和局限性。,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实践,“社会主义”一词的来源: “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德辛.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

3、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 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 1834年法国圣西门学派的勒鲁在他与雷诺合编的新百科全书上发表“论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 一文,文中社会主义是指个人主义的对立面,文章核心是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利益的生产管理和社会管理。,不久雷诺也出版了一部名为论改革派和现代社会主义一书,社会主义一词由此广为流传。 勒鲁和雷诺被视为“社会主义” 一词的首创者。 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

4、的集体主义理想。,(一)理论的诞生 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端于16世纪,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出现的,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历程。,1、 空想社会主义 16-19世纪初 300多年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 1、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

5、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1516年莫尔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 2、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特点是: 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批判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论述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分析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这些尝试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 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

6、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 3、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主要特点是: 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 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19世纪

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 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 他们基本上坚持唯心史观,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

8、式建立社会主义。 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代替它。,2、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

9、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十分尖锐,1825年连续三次危机;1831年,欧洲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 创立了唯物史观,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创立剩余价值论,完善了劳动价值论; 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0、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三个方面是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社会制度三者之间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通过这个统一体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

11、取代资本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并在夺取政权后,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国家机构,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科学

12、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冠以“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这个“现实的基础”就是指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这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从而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界线。,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由此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 由此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

13、方向,但并没有先验地为未来新社会规定具体细节; 由此出发并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揭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即指出了未来社会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而不拘泥于各种特殊的、具体的因素;,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由此出发,指出了社会主义在不同国情的国家实现形式的差异性; 反对把科学社会主义变为“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万能的钥匙,并且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充满辩证运动的、经常变化和改革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初步预测 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单一社

14、会所有制,消灭私有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初步预测 计划经济: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由于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计划调节,商品货币关系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初步预测 产品归劳动者共享,在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整个社会将过渡到自由人的联合体,最终实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1、巴黎公社的建立 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

15、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公社革命的失败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 (1)国际、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于无产阶级不利。 在普法战争失败的特定历史时刻,法国资产阶级极端虚弱,因而出现革命形势,起义获得胜利。一旦德法议和,德国政府支持法国政府镇压公社,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变化。,(2)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陷于孤军奋战境地,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招致失败。,(3)主观因素方面,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出现若干严重失误。 如没有抓住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及时进军凡尔赛; 没有没收拥有30亿资产的法兰西银行,听任其向凡尔赛政府提供经费等; 公社委员会内部

16、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积极意义 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暴力革命)。 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采取正确斗争策略,去夺取胜利。,积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在分析巴黎公社的教训时,认为它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一切主要中心,如柏林、马德里以及其他地方,没有同时爆发同巴黎无产阶级斗争的高水平相适应的伟大的革命运动。”,2、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列宁在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进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问题。,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