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3824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程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节(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人地协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1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 一”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 (1)该思想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 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而“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就 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1)

2、D (2)C,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图表法归纳人地关系历史演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二、可持续发展,2(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水窖集雨为作物种植提供灌溉水源,作 物种植为饲料加工提供秸秆、为沼气池提供原

3、料,沼气为作物种植 和畜禽养殖供暖,沼渣作为肥料还田。第(2)题,该园区农业生产具 有科技投入多、集约化经营和面向市场的特点。 答案:(1)D (2)C,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1)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如玛雅人未注重 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文明的消失),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 (2)原则: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特别提醒:(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 关系的根本措施。 (2)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

4、的必要条件。,(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 (4)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节能,就是节约能耗,包括电、煤、油等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和 其他所有资源的节约。减排,就是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废旧产品和废 弃物,减少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并对各种最终无法再生利用的终极 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节能减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和手 段,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3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深受人口、资 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为此,我国政府针对国情,为解决全 球性的问题提出和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和稳 定战略等可持续发

5、展的战略。,(2)资源战略 资源战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问 题。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 资源战略。如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日本根 据自身特点选择了“贸易立国”战略,大量进口国外廉价资源和资源性 产品,加工后再销往国际市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 益于其正确的资源战略。,(3)环境战略 我国的环境问题和世界环境问题是一致的,都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由原来主要分布在城 市向乡村转移。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从全国来 看,一方面以城

6、市为中心,以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 染、噪声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 方面,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 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仍在加剧。 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 制,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的基本对策之一。,(4)稳定战略 稳定战略就是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 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稳定发展不是经 济的稳步不前,而是更好的发展经济,使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稳 步、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

7、 位,作为各项工作中心;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 利益的高度,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和全体公民的行动,在保证经 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 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三、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 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 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 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 (1)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4月 B7

8、月 C11月 D4月和11月,(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 B枯枝落叶少 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D微生物缺乏 解析:第(1)题,7月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锄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第 (2)题,茶园“消瘦”与锄草有关,主要是锄草造成水土流失,土壤 养分被大量冲走。 答案:(1)B (2)C,我国各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国土整治比较,特别提醒:(1)解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 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 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

9、 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 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 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2)黄淮海平原与西北地区的盐碱化成 因的差别 黄淮海平原盐碱化的形成主要与气 候、地形有关,西北地区盐碱化的形 成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 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 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

10、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 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 量五个中国第一。 材料三 下图为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图。,(1)甲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该区域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 (2)据图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甲地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3)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和区位优势。 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区位优势:地处暖温带,热量 充足;地处内陆,光照充足;有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种植 区位于盆地边缘,地势较平坦;政府政策的支持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

11、(4)图乙所示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试简要说明该区域成为我 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条件。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地价较低; 是我国著名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 血缘关系。 (5)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 广州水分夏秋盈余,冬季亏损;夏秋季受夏季风、台风的影响降水较 多;冬季降水少,纬度低,蒸发量大,水分不足。阿克苏全年水分不 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稀少。,解析:第(1)题,结合甲图所示区域轮廓及其他相关信息可知该区域为 新疆。第(2)(3)题,结合图示可知两区域城市和甲区域棉花种植区分布 特点

12、。新疆地处内陆,光照充足,山麓地带水源充足,为棉花种植提供 了优越条件。第(4)题,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主要是由其 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的。第(5)题,分析材料三可知阿克苏和广州全年 水分盈亏特点,这主要是由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的。,1农业可持续发展,2.工业化、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 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工业化、城市化道 路也存在差异:,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 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 行。 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

13、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 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 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 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五、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调配与可持续发展,5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1)(2)题。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解析:第(1)题,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

14、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 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 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 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第(2)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 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 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 同的措施。 答案:(1)D (2)B,1区域资源、能源开发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 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

15、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 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 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2.流域开发 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 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 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 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 治理的对策。 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特别提醒: (1)河流水能资源分析: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 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 (2)洪水成因分析:河流洪水的形成与水系形状、支流分布、地形降水量多 少及季节分配、植被、土质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农业等人类活动因素有 关。 (3),(4)内河航运价值分析 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流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