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347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程新课标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六单元 知识框图,第六单元 使用建议, 内容特点 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和焓变等基本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热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热计算的基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个难点。 2反应热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有多种,重要的就是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化学新能源是化学与STSE的结合点。 编写思路 1在本单元的内容编排时,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并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进行了总结。,第六单元 使用建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理解,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编排时用了一个探究点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2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中的

2、常客,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难点,编排时将反应热计算常见的方法进行了整理,便于学生理解应用。 教学建议 1本部分知识属于化学基本理论部分,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与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高考中必考内容,非常重要。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多方位地理解,对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进行理解与记,第六单元 使用建议,忆,对热化学方程式要牢牢抓住书写原则进行书写或判断。 2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是中学化学反应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教学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方法,特别是方程式的“加和法”是最常用的。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2讲,建议4课时完成,2课时用于在课堂上互动式完成18、19

3、讲,2课时进行测试及讲评。,第18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8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8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探究点一 反应热 焓变,第18讲 要点探究,【知识梳理】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大于,小于,第18讲 要点探究,第18讲 要点探究,化合,燃烧,第18讲 要点探究,2.反应热、焓变 (1)焓(H):用来描述物质_这一性质的一种物理量。 (2)焓变(H):H_。 (3)单位:_。 (4)H0,表示_热反应。,所具有的能量,H(反应产物)H(反应物),kJmol1或Jmol1,放,吸,第18讲 要点探究,【要点深化】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热的本质,图181,第18讲

4、要点探究,第18讲 要点探究,【典例精析】,例1 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第18讲 要点探究,例 1 C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热效应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容易题。生成物的总能量可能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也可能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A错误;放热反应的速率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吸热反应的速率,B错误;C项是盖斯定律的应用,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所吸

5、收或放出的热量,仅决定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和反应是由一步或者分为数步完成无关,D错误。,第18讲 要点探究,点评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加热无关,也与其他反应条件无关,只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来引发;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就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混合时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需要加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同一个反应的引发条件不同,如H2和Cl2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热相同。请结合下面的变式题对此加深理解。,第18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

6、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不一定能发生 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第18讲 要点探究,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加上吸收的热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正确;很多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不能发生,如工业合成氨,B正确;中和热的反应物一定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C错误;在101 kPa,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

7、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 探究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第18讲 要点探究,【知识梳理】,1定义:表明反应_或_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同时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 3书写要求 (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101 kPa和25 可不注明),要注明H的_与_。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表示符号:气态用“g”,液态用“l”,固态用“s”),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稀溶液中的溶质或离子,要注明“aq”。,放出,吸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聚集状态,第18讲 要点探究,(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_,只表

8、示_,它可以是_, 也可以是_。,个数,物质的量,整数,简单分数,第18讲 要点探究,【要点深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几点提醒 1若为同素异形体,除了注明聚集状态,还要注明名称。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构成元素相同,但是为不同物质,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反应中的H 也不同。 如S(s,单斜)O2(g)=SO2(g) H1297.16 kJmol1 S(s,正交)O2(g)=SO2(g) H2296.83 kJmol1 S(s,单斜)S(s,正交) H30.33 kJmol1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生成物沉淀符号和气体符号。,第18讲 要点探究,第18讲 要点探究,第18讲 要点

9、探究,【典例精析】,例2,第18讲 要点探究,例 2 B 因反应放热,H0,故A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各物质的状态,D项错误;1 mol甲醇的质量为32 g,由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可得1 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32725.8 kJ。故只有B项正确。 点评把握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易错点,明确命题者在该知识点考查中的设错方式,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中的关键点有:漏写或错写物质的聚集状态;忽视反应热H的正负号;错写或漏写H的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等。请结合下面的变式题对此

10、加深理解。,3,-,第18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T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其能量变化如图182()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H2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图182,第18讲 要点探究,第18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第18讲 要点探究,【知识梳理】,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比较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气态,都必定_ 热量;而由液态变成固态,由气态变成液态,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则_热量。因此在进行反应热计算或大小比较时,应特别注意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比较 热

11、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当化学计量数发生变化(如加倍或减半)时,反应热也要_。互为可逆反应的热化学反应,其反应热_。,吸收,放出,随之变化,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第18讲 要点探究,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比较 对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来说,由不稳定状态单质转化为稳定状态的单质要_能量,因为能量越低越稳定;对于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单质来说,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生成物越稳定或反应越易进行,放出的热量越_; 而有些物质,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在计算总反应热时,不要忽视这部分热量。 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 对于分几步进行的反应来说

12、,反应进行得越彻底,其热效应越_。如果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_;,放出,多,大,多,第18讲 要点探究,如果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越_。如,等量的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少于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反应进行得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也_。 【要点深化】 反应热大小比较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反应热所带“”“”号均具有数学意义,参与大小比较; 2对于中和热、燃烧热,由于它们的反应放热是确定的,所以描述中不带“”号,但是其焓变还是为负值; 3不要忽视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吸热,浓硫酸的稀释、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等固体的溶解放热对反应热的

13、影响。,越多,多,第18讲 要点探究,【典例精析】,例3,第18讲 要点探究,例 3 C A项,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故H1H2;B项,气态硫参加反应时比固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则H1H2;C项,生成CO时比生成CO2放出的热量少,H1H2;D项,H12H20,即H1H2,所以正确答案为C。 点评 反应热大小的比较中,一定要注意带着正负号比较,不是只比较反应热的绝对值,本题容易忽视反应热的正负号而错选。此外,还要注意电离或溶解时的热效应,如下面的变式题。,第18讲 要点探究,变式题,2010宁夏卷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 kJmol1;HCl(aq)与N

14、aOH(aq)反应的H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 A67.7 kJmol1 B43.5 kJmol1 C43.5 kJmol1 D67.7 kJmol1,第18讲 要点探究,第19讲 燃烧热 中和热 能源 盖斯定律,第19讲 燃烧热 中和热 能源 盖斯定律,第19讲 考纲导学, 探究点一 燃烧热 中和热 能源,第19讲 要点探究,【知识梳理】 1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第19讲 要点探究,可燃物,稀,1,1,稀,1,第19讲 要点探究,2.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如图191所示。,图191,第19讲 要点探究,量取反应物并且测定其_温度。 混合反应物并且测定反应的_温度。 平行试验。 重复实验_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_值作为计算依据。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2)为了使获得的实验数据尽可能地准确,在实验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酸和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尽可能准确。 所需酸和碱的浓度不宜太大,如可以都采用0.5 molL1。 为使中和反应充分进行,应该使酸或者碱稍_。,初始,最高,两,平均,过量,第19讲 要点探究,尽量使酸和碱的起始温度相同,如在内筒中加入酸时,插上温度计后,匀速搅拌,记录初始温度;在加入碱之前调节碱溶液温度,使其与量热计中酸的温度相同。 实验动作要快,尽量减少_。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