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6317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版教程五单元15讲自然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能联动提升,考向真题探究,考题优化演练,第15讲,考基自主落实,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 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考基自主落实,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有机物,物质和能量交换,释疑解惑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

2、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表现: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_的演化。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统一的,其他各个要素,释疑解惑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命题过程中常考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是由于地处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植被,地表沙化,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形成的。,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3、,又对应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_分布。,带状,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低纬和高纬,中纬度,海拔,释疑解惑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的特别显著 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部距海不太远,水分差异较小;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即使是内陆地区,也不显得干燥,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也远不如中纬度沿海地区,海陆,水分交换不太活跃,因而沿海与内陆地区水分差异较小。所以低纬度和高纬度经度地带性特征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地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

4、,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特征。,考能联动提升,1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表所示:,方法突破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针对训练1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回答问题。,(1)将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对应起来。 生态环境改善 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 退耕还林、还草 基岩裸露 A_;B_;C

5、_;D_;E_。,(2)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 D塔里木盆地 (3)图甲和图乙分别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特点?,解析:本题通过案例形式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综合性较强。图甲表示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由图乙可以看出,某一种自然要素(植被)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由图中的季风、土质黏重呈酸性、滑坡、泥石流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答案:(1) (2)C (3)图甲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6、的演化过程。图乙表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所示:,方法突破 (1)植物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式。 (2)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

7、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地域分 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 思路进行:,在分析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针对训练2 (2011年西安模拟)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_,_,_, 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 _。,(4)没有画出

8、的自然带是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 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 _ _。,解析: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归纳。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 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3) (4)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洋流、地形起伏、大气环流,1山地,尤其是赤道附近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近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2判读南北半球。通过自

9、然带 的数量,判断朝阳坡与背阴坡, 进而判断南北半球。一般情况 下,山地朝阳坡自然带多于背 阴坡。通过带谱中南坡、北坡的同类自然带,的高度判断出南北半球。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说明同等海拔情况下的水热状况南坡优于北坡,因此南坡靠近低纬,则此山位于北半球。如上图。 3判读热量带。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如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珠穆朗玛峰位于亚热带。,4.通过自然带谱的多少判读纬度的高低、山体的海拔及相对高度。山的纬度位置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带谱的数量越多;反之,带谱的数量则越少。 5通过同一自然带海拔的高度判读山体的纬度与坡向。影响山体同一自然带海拔高

10、度的一般因素有:,(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同一自然带海 拔越高;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海拔越低。 (2)坡向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海拔在阳坡、 迎风坡高。 6判读雪线高度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 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 带。,(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二者相比,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方法突破 图解纬度、坡向与雪线高度的关系,针对训练3 (2011年合肥模拟)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

11、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可知: 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是热量、水分条件不同。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

12、气温。,答案:(1)A (2)D (3)秦岭 (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 (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考向真题探究,(1)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13、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思路点拨】第(1)题,从oa,热量条件在不断增强,纬度越来越低,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ob,热量条件在不断减弱,可能是纬度越来越高,也可能是海拔越来越高。第(2)题,从图中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标准答案】 (1)D (2)B 【失分溯源】 (1)地域分异规律知识迁移能力较差,不会分析图1中自然带分布规律。(2)不注意审题,没有把图2中土地退化面积最大与土地退化严重区分开。,【得分技巧】(1)先读图名。读图分析时,首先要

14、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要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考题的知识范围。在有限的范围内思考问题,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2)细辨图例。图例是地图的特殊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只有阅读图例才能把握图中所,包含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图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但学生们要注意的是图中所给的图例既可能是常规习惯性图例,此种图例只能靠平时记忆来掌握;也可能是设定的新图例,要因题而异,不可一概而论。(3)挖掘信息。前两点是该步骤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表分析的关键,也是解题的归宿。,(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图,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

15、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思路点拨】(1)据图定位该地为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据图中信息分析随时间推移陆地面积变大,且向海洋方向扩展。(2)该区域陆地面积扩大主要是因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暴雨、洪涝会加剧该区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会增加。,【标准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