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柱式.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96143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建筑柱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西方建筑柱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西方建筑柱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西方建筑柱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西方建筑柱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建筑柱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建筑柱式.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神殿各部分名称,神殿各部分名称,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

2、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人所称的“柱式”。,帕特农神庙,奥林比亚宙斯庙,三陇板的宽度为1,则陇间板的宽度为1.5,柱底径为2.5,柱高为10柱中线距为5(角开间为4.5),檐部的总高(不计天沟边缘)为4,台基面长为61,宽为26,等等,都是简单的倍数。,五种基本柱式,陶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柱式 塔斯干柱式 混合柱式,一,多立克,多立克柱: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 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

3、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 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柱头没有装饰。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 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古罗的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 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直径1.2至1.5倍。,一,多立克,多立克柱: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古

4、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 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 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柱头没有装饰。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 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古罗的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

5、或6:1。 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直径1.2至1.5倍。,帕提农神庙就是采用了这种比例均匀的陶立克式圆柱,其高度相当于直径的547倍;此后这种石柱有逐渐加高变细,以至于高度变成直径的85倍。圆柱表面刻有20条凹槽,彼此相交为锋利的棱线,柱身因此在阳光下产生明暗起伏转换的峻峭光影效果,使建筑物在天空下能彼此区分开。圆柱的柱顶分为两部分,即“卵形花边”和“顶板”。卵形花边是截面为浑圆提醒或圆锥形的圆盘,其上的方形石板就是顶板,顶板托着屋梁。柱顶上面所连接的部分称为“柱顶线盘”,柱顶线盘又分三部分:额枋、飞檐和檐壁。额枋是没有装饰花纹的石梁,安置在顶板之上;飞檐位于最上层,略微突出于屋

6、顶,其突出部分是额枋高度的一半;檐壁则位于飞檐和额枋之间。这种结构的初衷本来是为了防止雨水侵蚀,后来才渐渐加以美化并定型。檐壁被有两条凹槽的长方形竖板隔为段落,这样的竖板称为三垄板,三垄板之间的空间里面经常设置浮雕,更增加了柱头的美观。,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柱身的凹槽一般是24个,比多立克多几个,凹槽不相交,保留弧面。没有三陇板,只有浮雕板,适合连续的雕刻作品。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 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

7、人气质。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 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为希腊建筑全盛时期代表风格,柱身比例与多立克相同,但其高度增加至下端直径的9倍,呈细长上升状。柱头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中间嵌珠串装饰,柱底置于柱础之上。整个柱型在庄重之中,具有一种玲珑华美的感觉。 建造比例: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细长比1:7-10,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二,爱奥尼,二,爱奥尼,爱奥尼式

8、柱头复原图,胜利女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希腊林 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 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为希腊建筑后期的产物,柱身造型大致和爱奥尼式相同,但柱头装饰华 。 丽略繁复,由三层毛茛叶雕刻而成。 建造比例:科林斯

9、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细长比1:10-12。,三,科林斯,科林斯式柱头复原图,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塔司干柱式(Tuscan Order) 塔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柱式,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7:1,柱身粗壮。,四,塔斯干,混合柱式(Composite Order) 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奥尼克柱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得更为复杂、华丽。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五,混合柱式,混合柱式(Composite Order) 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奥尼克柱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得更为复杂、华

10、丽。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五,混合柱式,希腊罗柱式比较,希腊罗柱式比较,柱式比例来源,多立克式最先出现,是从古代产生的。海伦和仙女奥尔赛斯的儿子多鲁斯统治了阿哈伊亚和伯罗奔尼撒全境。多鲁斯在古城阿尔戈斯的朱诺圣地建立了陶立克柱式 的神庙。后来,在阿哈伊亚的其他城市也建立了一些同样柱式的神庙。当时对称的规则还没有产生。为了寻找范本,他们转向人体自身。 当他们想要在 这座神庙中设置柱子时,因为还没有对称的规则,就探索用什么方法能使它适于承受载荷并具有公认美观的外貌。他们试着测量男子的脚长,把它和身长来比较。结 果发现男子的脚长是身长的1/6,于是他们就把同样的原则搬到柱子上来

11、,以柱身基座厚度的6倍作为包括柱头在内的柱子的高度。这样,多立克式柱子就在建筑 物上开始显出男子身体比例的刚劲和优美。 后来,当他们想要建筑一座不是给男神阿波罗而是献给优雅的狄安娜的神殿时,“脚长便改用窈窕女子的尺 寸。为了显得更高一些,首次把柱子的厚度做成高度的1/8。”他们在柱头上放上盘蜗饰,像“卷发一样从左右两侧垂下”,正面则饰以水果垂花饰。柱子上的凹 槽贯穿整个柱身,像主妇长袍的皱褶一样下垂。这便成了第二种柱式,即爱奥尼亚柱式。 第三种柱式是科林斯柱式,是“对少女窈窕体态的模仿”,通过装饰形成了更漂亮的效果。 维特鲁威在他的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科林斯的一位少女去世后,悲伤的乳

12、母把一个装有女孩生前宠物的篮子放在她的坟墓顶上,并在篮子上盖上一片 瓦。这个篮子碰巧放在一棵莨苕的根上。春天到来,植物发芽了,由于瓦片阻止主茎向中间生长,茎叶便向外弯曲,在边缘形成旋涡形。当雕塑家卡利路过 时,他从中获得灵感,把发芽的莨苕叶子当作“科林斯”柱头的范本。由此便确定了这一风格,并运用它自身恰当的少女般的对称性确定了科林斯柱式其他部分的比 例。 维特鲁威运用数学细节具体说明了这三种最早的柱式各自的所有部分的装饰和比例。维特鲁威的记载相当细致,不仅记载了这些柱式的总体尺度、 宽和高的关系,而深入到柱子凹槽的位置以及其他细节。柱头上的所有建筑部件,其高度的1/12均向前倾科,使它们看上去

13、显得垂直,因为柱子不能从顶到底一 样粗细,“这是由于高度不同,随着视线上升,要对粗细加以调整。视觉总在追求美观,因此除非我们根据比例放大尺度,弥补眼睛的错觉以满足观众的愉悦感,否 则柱子就会给人以粗糙难看的外貌。”维特鲁威的细致测算显示了如何精确而恰当地加粗以取得“优雅而适宜的视觉效果。” 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式(塔司干式、复合式)。 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给柱式本身和柱式组合作了相当详细的量的规定用柱身底部的半径作量度单位。他注意到这些规定要根据建筑物大小位置等具体条件作必要的调整。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在罗帝国流行形成统一的罗

14、建筑风格。,影响,西罗帝国灭亡(476)后欧洲大多数地区柱式建筑不再流行。在意大利虽然流风尚存但细部和组合方式等都不很严格与罗柱式有很大差别。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重新使用罗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追求风格的纯正。16世纪下半叶的手法主义产生了两种潮流。一种是刻意求奇不惜 破坏柱式的结构逻辑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像如螺旋式柱身断折的额枋不均匀的开间成组的柱子等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继承。另一种是刻意求同 给五种柱式厘订死板的规范消除古罗时期普遍存在的变体作出苛细的量的规定这种教条化的潮流被17世纪的古典主义建筑继承。巴洛克建筑流行于意大 利等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古典主义建筑流行于法

15、国和北美等地。它们都创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组合。但二者在个别手法上互有渗透。后来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 比巴洛克建筑的大。尤其是法国成了欧洲建筑教育的中心以后教条化的柱式就在欧洲成了主流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但装饰仍多用巴洛克手法。,其他柱式,其他柱式,埃及柱头棕榈式(由棕榈引发的灵感)、莲花蕾式(柱头像是一束花冠紧闭的莲花,各条茎干间插入的胚茎是刚萌发的花蕾)、纸莎草式柱和倒钟型柱头。,其他柱式,诺曼式,其他柱式,法国文艺复兴式,其他柱式,摩尔式,其他柱式,绕绳柱/螺旋柱,柱式运用,独立柱巨柱式,入口,独立柱巨柱式,前廊,独立柱巨柱式,门廊,独立柱巨柱式,顶层柱廊,独立柱普通柱,门廊,独立柱普通柱,柱廊,壁柱,不同排布方法,单柱,双柱,N多柱,不同排布方法,大小柱混合运用,不同排布方法,大小柱混合运用,不同排布方法,大小柱混合运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