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95858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研究报告篇一:小学生现有探究性学习能力调查报告 (一).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自主参与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过程,当学生把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时,这种转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增强学习兴趣,走向成功的过程。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

2、、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把自己置于参与者位置、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营造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答错、写错情况,要对学生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

3、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二). 教师巧于点拨,促成学生自主参与学习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过程。 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有所收获。2、问题引导拓展思维探究性学习一般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善于发现问题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明确探究的目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勤学好问,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应大力提倡。3、自由学习培养能力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这就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让其亲自动手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动脑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和发现寻求问题的答案。“课程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是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因此教师就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地交往,用信任的目光支持他们,用赞赏的话篇二: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城关初中:符燕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被提上日程。如何设计不同的探究问题、运用不同的指导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

5、次学生探究性实验学习的需求,但同时又能避免课时的限制。对于我们来说是困惑,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常州市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所谓“探究性实验”,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探究性化学实验,独自或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

6、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开展活动,他们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

7、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实践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实验”实施的指导策略;(二)学生掌握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方式,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三)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研究,将课程从“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的定位上转移到促进“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定位上。(四)通过合理运用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和内容本课

8、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学生实验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将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一) 前测工作为了了解学生实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在进行课题研究前(20XX年9月),笔者对74名新初三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你知道什么叫科学探究吗? 知道28人、占37.8%, 不知道46人、占62.2%你做过探究性实验吗?做过19 人、占25.7%, 没做过55人、占74.3%你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吗? 了解16人、占21.6%, 不了解58人、占78.4%你想尝试化学探究性实验吗?想74人、占100%, 不想0,无所谓0在对28名“知道科学探究”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访谈中得知,大

9、多数学生都是从初二物理教材中了解到科学探究的,却没有做过探究性实验。但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在调查的74名学生中,100%的学生都想尝试化学探究性实验。可见他们对于刚刚接触的新学科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五、实施过程: 篇三: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乡村的学校。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一、课题提出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探究活动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教材上的多个实验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并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

11、问题;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所谓“探究性实验”,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

12、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探究性化学实验,独自或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开展活动,他们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

13、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实践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实验”实施的指导策略;2、学生掌握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方式,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3、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研究,将课程从“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的定位上转移到促进“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定位上。4、通过合理运用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

14、、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学生实验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将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一)课堂实践第一阶段:教师示范,学生感知探究性实验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然后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感知实施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比如,当学生第一次遇到探究性实验“探究镁的性质”时,几乎是无从下手。怎样让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学生成功地迈开他们探究实验的第一步呢?老师精心为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探究性实验镁的性质(学案)提出问题: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可能有什么性质?与铁、铜等常见金属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作出假设(猜想): 制定实验方案:观察镁带的外观,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用砂纸打磨镁带,它的外观有什么变化?用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看看它是否能导电。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带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的现象和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