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8438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08年高考说明与二轮复习策略精品课件幻灯片(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发挥高考说明对二轮 复习的指导作用,二七年十二月,一、08高考形势的预测,1.保持07年高考试卷结构、题型的稳定性,继续发挥其高亮点:注重考察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大力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2.适度重复07高考失分较多的知识内容的考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凸现:溶液理论、元素周期律、氯元素、铝元素知识内容作为命题素材的知识考查。,如28题第1小题:化学平衡的问题:由图像换为图表,试题位置重新设置等追考式试题;,如15题,与化学反应相关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变换方程式、改换数据、变换题型进行再测;,3.三套教材的“交集”更可能是命题的重要素材,教材的权威和引

2、领作用进一步体现。,4.上海、其他三省市07高考题的相互借鉴,总体难度将有所降低。,5.秘书力量增强,试题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将增强。,铅蓄电池的原理;,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测定反应速率的装置;,溶洞素材(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溶解平衡问题),中和滴定曲线,高炉炼铁中的平衡问题;,简易量热装置;,非传统形式的水解的应用(TiCl4、SnCl2的水解),鲁科、人教、苏教三版化学反应原理素材交集点,2如何学习研究考试说明? 最重要的一环是进行比较研究,要与往年比较。 其次是分类研究。考试说明最少要有两种组合方式,一是与一轮复习相匹配的章节(单元)组合;二是与二轮复习相匹配的专题组合。,二、怎样研读考试

3、说明,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 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材) 考试说明既是命题者的依据,也是师生复习的依据。,(3).具体明晰考试说明所划定知识、能力的范围和深度。,如纯知识要求的内容:3(2)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属于了解层次的要求,教学中必须明确:CO、CO2、NO、NO2、SO2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同的影响,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现象的成因要明确。,如:包含能力要求的内容:2(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的条件,了解离子反应的检验方法。所包含的知识要求为:什么是离子反应?复分解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

4、应方程式如何书写?哪些离子可以共存?在什么条件下共存?明确哪些是常见的离子?检验常见离子所用的试剂、操作和现象。 包含的能力要求:辨析不同条件下离子之间的反应;能设计实验进行离子检验;能够选择试剂和操作排除干扰离子的进行检验。,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 (1)能阐释所学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内在要义,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 (2)能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对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1)能正确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目中文字、符号、图像(图表)、公式 、模型等准确表达相关的科学信息。 (2)能鉴别和筛选试题所提

5、供的相关信息,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用于解答问题。 (3)能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中获得有效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储存或应用。,3科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能独立完成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相关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相关结论进行解释与评价。 (2)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设计方案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说、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能将同一科目内的知识与方法

6、加以整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能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如何安排二轮复习?,(一)把握三类课型要旨,提高课堂效率,1.抓住复习课 学案导读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复习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构建(补充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知道要复习什么! 思考体验设计问题,精选习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合作探究讨论、讲解,释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知识的获得清晰、准确,关键点获得突破。 迁移运用重复、拓展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诊断学生当堂达标的程度。,2.精讲习题课 遵循:“精选精讲反思提升”的程序 精选从题海中跳出。

7、精讲只讲:重点、多错点、易错点、易混点;不面面俱到。 反思讲后思考、消化、纠错。 提升对以上“四点”要有跟踪强化习题,或检测是否达标。,3.提升讲评课 遵循:“归类讲解变式训练二次过关”的程序 归类要将学生已掌握、未掌握的问题归类,找到知识、方法等方面的缺陷; 讲解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变式练习熟练知识、完善方法; 二次过关提升问题解决层次,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对习题课与试卷讲评课的认识,(二)处理好化学计算的教学,不能淡化(以摩尔、化学方程式为中心内容的计算、pH计算) 不做综合性太强的题目 不研究太复杂的计算 无需掌握太多的计算技巧(终态法、差量法、守恒法),(三)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要相

8、得益彰,1.客观评价一轮复习效果,确立二轮复习的简繁安排;,2.特别注重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化学语言的准确性;,4. 综合性训练题目,经典习题要全面经手重组及适度重现;,5.开始训练“理综”考试中的化学应试能力。,3. 全程呈现实验操作及设计的内容训练;,依据考试说明,划分专题进行复习。,专题一、化学实验基础 1(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5(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5(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5(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

9、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第一板块 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掌握基本仪器使用: 1容器与反应器 2热源器 3计量器 4过滤(分离)器 5干燥仪器 6夹持(支持)器 7连接器 8常见连续装置 9其他,掌握基本操作原理 和关键 1仪器洗涤 2药品的存放和取用 3加热 4试纸使用 5仪器连结和装配 6分离和提纯操作 7严密性(含气密性)检查 8气体收集 9溶液配制 10滴定操作,典例分析:,1.(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 1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2.(20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 25 )(15分)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

10、、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 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将步骤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将步骤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_。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_。 (4)步骤的目的

11、是_。 (5)下面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_ (填序号) (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F)加热时晶体溅出 答案(1)坩埚坩、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 (2)步骤有错误; 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 (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 (5)B、D、F。,预测题:,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用法正确的是:,专题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5-(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5)能对常

12、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常见气体:H2、O2、Cl2、HCl、NH3、CO2、CO、SO2、H2S、NO2、NO、CH4、C2H4,常见阳离子:H+、NH4+、Fe2+、Fe3+、Al3+、Cu2+、Ca2+、Ba2+,常见阴离子:OH-、SO42-、CO32-、HCO3-、SO32-、HSO3-、Cl-、Br-、I-、,常见混合物:Na2CO3NaHCO3、Na2SO3Na2SO4、Cl2HCl、SO2CO2、CO2CO、NH3CO2、,教学要求:,1.能正确地理解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气体发生的装置,根据气体

13、和杂质的性质选择净化、干燥、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2.熟记常见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及操作;如:不溶性固、液的分离;可溶性固、液的分离;沸点不同的彼此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密度不同彼此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利用化学反应转化为气体、沉淀、易溶物的分离。,3.掌握常见气体、离子鉴别的方法、原理和鉴别操作方案的设计原则。通常是对物质特性或物质间不同性质的综合考察。包括:试剂的选择,仪器的选择、操作的顺序、现象的描述、结论的推断。其中包括常见阳离子、阴离子、气体、有机物的鉴别方法,还要掌握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和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方法。,典例分析:,1.(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27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

1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H2SO4 (B)HCl (C)NaOH (D)NaNO3 答案B。,2.(2007年高考广东文基68 )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3.山东30(16分)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

15、择,a、b为活塞)。,(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 (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_,活塞b应_,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 (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 _。 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性。,预测题,1.(2007年高考江苏卷 17)(10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mol (CH2)6N4H与l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