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761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学海导航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教程全国版二部分一单元考3节(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第一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3,考 点 透 析,一、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选择,考点5,1.自然因素 (1)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2)资源:矿产资源。 (3)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4,(4)水源:有比较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5)环境:气候宜人,环境好,空气洁净。 2.经济因素 (1)农业经济基础:好坏,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 (2)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3)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5,(4)劳动力

2、:数量(劳动力价格或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技术)。 (5)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 (6)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 3.社会因素 (1)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 (2)国防需要:巩固国防(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6,(3)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 (4)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5)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6)社会协作条件: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工业集聚、规模效应 4.环境因素 (1)大气污染: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布局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时要使居民区不受污染,还要

3、用防护带隔开。,7,(2)水体污染:要结合区域图中等高线信息确定河流流向,并根据居民区的位置布局自来水厂(矿泉水厂)和对水有污染的企业。 (3)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二、工业的区位,1.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不同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某种工业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8,(2009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例,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9,(1)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 A.原料、劳动力 B.原料

4、、市场 C.技术、市场 D.交通、能源 (2)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 A.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 B.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 C.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 D.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10,(1)解题的关键是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由“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可以得出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原料;由“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可以得出市场也是影响该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解析,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选择,考点,11,答案:(1)B (2)D,(2)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葡萄酒产业以农业为基础,排除A;市场需求

5、量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排除B;工业产品间有“上下游”联系,即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也就是一类企业的产品可作为另一类企业的原料,而图中仅仅是废弃物又重新利用,因此不是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排除C。,12,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交通运输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影响逐渐减弱;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3.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国防需要;改革开放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13,4.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4,三、产业转移,由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的产

6、业形态后,原有比较落后的产业比重逐渐下降,成为落后产业的移出地;而经济欠发达的相邻地区往往成为落后产业的接受地。这种低级产业形态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流动,就称为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15,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地区或国家,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企业家总是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建厂,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

7、内部交易成本。,16,(3)企业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市场趋于饱和或难于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时,就会开辟新的市场。有些企业为了避开贸易壁垒而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4)此外,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在现实中,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7,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原产业顺利转移,可以使得生产要素集中到新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了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地经济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

8、快工业化进程。,18,(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使得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产业移出地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上升;产业移入地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废弃物排放增多,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19,(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移出地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一部分低素质劳动者可能面临失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长速度可能加快;产业移入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就业机会

9、有所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也得到提高,但增幅不及产业移出地。,20,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下图,回答问题。,例,21,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理由是_; (2)水厂宜选址于_,理由是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理由是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理由是_ 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理由是_ _。,22,本题考查影响工业选址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作答时应从工业指向类型、城市功能区布局要求及对环境的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解析,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考点,答案:(1)B

10、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2)E在城区河流的上游(3)A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4)D靠近高等院校(5)C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23,(2009福建)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变式题,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24,解答本题首先要审好题,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的有利条件也就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该国位于低纬度地区,河流众多且等高线密集,

11、由此可知该国水能资源丰富;该国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说明国家之间的协作条件较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说明其人均收入较高;临海和河流众多,河运和海运发达,交通便利。,解析,25,答案: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在历年高考中,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方面的试题出现频率较高,变式图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熟悉常用的变式图,是高考制胜的法宝。工业区位主导因素分析变式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六种。,26,(1)直角坐标图,27,判读技巧:仔细分析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读取各工业的主导区

12、位因素。上图中,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为技术指向型工业;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28,(2)柱状图,29,判读技巧:根据各类投入所占的比重,分析得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上图中,甲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30,(3)折线图,31,判读技巧:依据坐标图所示信息,同样读取不同模式工业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投入因素。图中模式一为科技指向型工业,模式二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模式三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为市场指向型工业。,32,(4

13、)三角坐标图和雷达图,33,图1中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图2中对应不同图例符号,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34,(5)点阵图,35,依据图示信息,美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该工业布局较多;中西部人口密度小,该工业布局较少。而排除与原料、燃料、动力等因素的分布无直接相关性,因此可推测该工业多为市场指向型工业。,36,

14、(6)发展趋势模型,37,(图中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这种图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阶段,该跨国公司主要投资在发达国家,两类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所具有的优势是科技因素。阶段,零配件来自发达国家,主要投资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装配,比较两类国家的优势条件,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因此在阶段,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在阶段,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38,习题训练,下图是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39,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最主要的因素分别是( ) .a原料b市场c劳

15、动力 .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a市场b政策c交通,B,40,2.三家企业对厂址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 .a技术优势b劳动力素质c交通优势 .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 .a交通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A,41,3.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原因是( ) .新产品开发要求,接近原料产地 .向中国输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扩大占有中国市场,合理布局工业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追求更高利润,D,42,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3,4.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5.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 A. B. C. D.,44,6.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 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根据图中工业区的位置可以推断图中的右上角为上风向,故该地盛行风为东北风。新建的居民区应以少占或不占用耕地为准,地位于未利用的盐碱地,且其上风向没有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好。P地位于河流上游,宜建自来水厂。,解析,45,(2009全国)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78题。 7.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