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522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教程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人教必修1演示文稿(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必修 1,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辛亥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1)本讲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偶也有非选择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考查与洪秀全相关的文字材料,2010年山东学生所做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课堂笔记考查太平天国运动,2011年全国卷、海南和江苏卷通过文字材料、上海文综卷的书影、四川卷的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及2010年安徽反映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统治的漫画等考查辛亥革命。2010年江苏非选择题引用对辛亥革命认识的一段文字,2010年山东非选择题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2)2013年命题趋势。 从命题

2、角度看因为涉及史实较多,对本部分考查多是历史的关键点或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 从考查题型上看,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偶也有非选择题。 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考查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政治史上的地位。,史料一 该夷志在牟利,不顾顺逆,万一不为我用,转为贼用,一经与贼勾连。贼与夷串成一气势必水陆分忧,南北皆危。如今之计,惟有亟为安抚夷人,坚其和议,俯如所请乘势劝其助顺剿贼,或可稍挽危机。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4第378、379页,史料二 李秀成在自述中谈到:“鬼子到过天京,与天王叙过,要与天王平分土地,其愿助之。天王不肯云:我争中国,欲想

3、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大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2,史料三 “我们的利益和中国合法政权的利益交织在一起”,“我们遭受的损害将同清政府所受到的损害成正比例。” 北华捷报六四期 史料四 纵使太平军答应不再侵扰我们,我们可以跟他们和平相处,但是他们不可能组成一个正式的政府与我们谈判。 太平天国亲历记第468页,解读:史料一表明:清政府则害怕被太平军攻垮,无从保持满清政权、更无从保持“天下大国”之颜面,不得不痛苦地放弃素所保持的鄙“夷”之态,转而媚好外人,联合西方力量消除心腹之患。 史料二表明:洪秀全坚决拒绝了列强的侵略要求。,史料三、四表明:西方列强各国是害怕太平天国运动

4、的继续发展会让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取得的利益丧失,而且断定不可能从太平天国手上得到更多的利益,才将太平天国视为殖民事业的敌人,一变先前在中国内战中所持的“中立”态度而为拉拢清政府以求“合作”。 清政府和西方列强都因为感到了太平天国的威胁,才踏上联合之路。这个联合的一方是要推行殖民政策,另一方则想习“西技”自强以安内攘外,虽然各怀鬼胎,但由此引发了中国的洋务运动。,【运用提升】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的“供词”中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谴责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B推卸失败的责任 C向清政府摇尾乞怜 D正确总结了失败的客观原因,

5、【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含义,对它作出正确评价。排除明显错误的B、C两项,A项干涉内政的表述不准确。,备选题 1862年马克思说:“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刚刚兴起不为世界所了解 B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革命 C遭到清政府的污蔑 D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解析】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后期,其历史的局限性已充分暴露。,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共同原因和根本原因 辨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

6、国的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最后都没有得到彻底实行。没有实现的共同原因是当时军事斗争紧张。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运用提升】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 ) 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符合时代潮流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A B C D,【解析】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愿望,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时代潮流,也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备选题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

7、地所有制,【解析】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实行经济平等的愿望。规定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才能反映绝对平均的思想。,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2010年10月9日凤凰网在辛亥百年纪念专题开篇辞:为什么纪念辛亥革命?中写道:99年前,一个农民在大街上被革命党人揪住并剪掉辫子,农民与革命党人错位而迷茫的眼神,也许在问:为什么要剪辫子?为什么闹革命要剪辫子?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我们的问题也从这儿开始,我们需要追问,农人为何迷茫,革命如何才不是阿Q式剪辫子革命。还有,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炮弹的最终落点如果不是末代皇帝的龙榻,那么,它在哪儿?,【知识链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

8、度,这是它最大的贡献。但辛亥革命没有从思想上批判封建思想、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立宪派、封建官僚乘机混入革命阵营,加之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运用提升】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说明中国人民族意识增强、“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9、反映中国人民主意识增强,只有A项包括了两方面的意义。,备选题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10、(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充分说明了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2.(2011年海南卷,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

11、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时间信息“1905年前后”可以推断此时期清廷准备实行立宪,但“皇族内阁”的设立,被证明清廷的革新只是个骗局,使公派生对清廷失望,转向同情、支持革命。故选B项。,3.(2011年四川卷,17)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和漫画材料解读能力。注意时间提示“1911年”和题干提示可知“民智未开”背景是清末预备立宪期

12、间。用时间限定词排除A,用材料中驳斥观点一说可排除B、D。故选C项。,4.(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18题)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3、解析】考查近代民主政治。本题解题入手应从材料中所体现的民主思想与民主原则开始,分析材料可知,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中体现了三权分立、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C正确;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应是1912年1月1日,A项错误;伏尔泰的国家政体主张是君主立宪制,而材料应是民主共和,B项说法错误;从时间上看,中华民国鄂州约法颁布的时间早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错误。,5.(2011年湘潭市二模10题)太平天国颁行的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

14、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一系列规定,符合三纲五常的一套。所以正确答案为A。从材料中并不能反映B项,由于太平天国主张平均分配土地,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排除B。C与材料无多大关系。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太平天国的革命理论,所以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A。,6.(原创)201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辛

15、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辛亥革命( ) A在世界上最早实践三权分立学说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D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解析】根据所学A项指美国1787年宪法,不符合辛亥革命说法。B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不具备反帝特点。本题选D项。,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