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163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教程十三单元专题30中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0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考能联动提升,考向真题探究,专题优化演练,专题30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考基自主落实,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第一级阶梯:位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以西、以南,以_、_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2)第二级阶梯:位于第一级阶梯以北、以东,_、太行山、_、雪峰山以西;以_、_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 (3)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以_、_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高原,山地,大兴安岭,巫山,高原,盆地,平原,丘陵,考基自主落实,2地形特点:地形_,_面积广大。 (1)主要山脉:东北西南走向:_太行山巫山

2、雪峰山、_武夷山、台湾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弧形山脉:_,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多种多样,山区,大兴安岭,长白山,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_高原、内蒙古高原、_高原、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_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_盆地。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_平原、_平原。 (5)三大丘陵:辽东丘陵、_丘陵、东南丘陵。,青藏,黄土,塔里木,四川,华北,长江中下游,山东,二、中国的气候 1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_,1月0等温线大致沿_一线分布。 (

3、2)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2主要温度带: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还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大,秦岭淮河,3我国降水的特点 (1)地区差异大,年降水量由_向_递减。 (2)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分布在_季节,_季节降水少。 4气候特征:气候_,_气候显著。,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夏秋,冬春,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河流的基本特点 (1)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2)外流河:深受_的影响,夏季易形成丰水期,冬季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河

4、流冬季有结冰期。 (3)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季风气候,2内外流区域及其水文特征,大兴安岭,贺兰山,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塔里木,3.比较长江和黄河的特征,亚热,暖温,汉,洞庭湖,渭,汾,四、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 1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

5、不足,而是水资源_的不均衡。我国水资源_。,时空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3土地资源 (1)特点:我国土地资源丰富,_;山地多,平地少,_比重少;农业用地_数量多,_量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_显著。 (2)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_、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_为主,南方以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_区和边远地区及_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_高原。 4矿产资源:(1)矿产资源总量大,_多;(2)分布_,相对集中。,类型多样,耕地,绝对,人均占有,地区差异,平原,旱地,水田,深山,东南,青藏,种类,广泛,考能联动提升,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

6、因,2.季风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1)我国降水量主要由湿热的夏季风带来。 (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于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晚,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带到达晚,退出早,雨季短。 (4)夏季风的强弱、早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北涝南旱的灾情;夏季风弱的年份,易出现北旱南涝的灾情。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抓好水利工程建设。,3我国气候特征及评价,针对训练1 (2009年高考上海卷)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

7、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2)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A珠海、南昌 B南昌、贵阳 C贵阳、厦门 D厦门、珠海,解析:运用相关原理阐释生活实际问题,是该题组的命题考查点。(1)我国气候为显著的季风气候,冬季在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经常南下入侵。(2)季风气候,靠近冬季风源地,是我国冬季偏冷的根源所在。根据题设条件:1020适宜冬季避寒,南昌、贵阳由于纬度、地

8、形等原因,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不适宜避寒。 答案:(1)B (2)D,1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2河流的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水能)、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河流支流排列形状等。,针对训练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主

9、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线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不难看出,河流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从乌海至磴口地处黄河上游,流量大,含沙量高,但比中下游低;由于纬度较高,有冰期;再加上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因此冬春季有凌汛。,第(3)题,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要根据图中信息,从数量和空间变化两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大多

10、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原因是从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考向真题探究,(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

11、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往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3)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失分剖析】 本题考查考生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分析能力。表面上看本题组的解答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实际上得分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此题组设计巧妙,要求学生有缜密

12、的心思和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失分的原因一是考生不能结合区域图准确定位;二是考生在审题时不仔细,没有很好的抓住题目所给的时间段去分析问题,从而导致失分。,【思路点拨】 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该区域为新疆(乌鲁木齐的经纬度88E,44N,这是重要的参考点),定位后,就比较容易确定第(1)题,北疆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第(2)题的迷惑性较大,一定要注意时间段,材料中说的是“2010年5月初,该区域气温骤升”,试题问的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正是因为之前的气温偏低,积雪没有完全融化,等到5月气温骤升,积雪融化,发生了洪水。第(3)题的关键依然在材料中给了提示“2010年5月初,该区

13、域天气晴朗”,能够使天气晴朗的天气系统只有反气旋。 【标准答案】 (1)C (2)D (3)C,(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 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2)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失分剖析】 本题失分原因是对台湾岛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掌握不好,由地形和海陆位置对其经济活动影响推理、分析不到位。,【思路点拨】 根据经纬网判断该地为台湾岛东部地区。第(1)题,台湾岛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的升降运动强烈,因此图示虚线区域为断层谷。第(2)题,根据虚线内冲积扇和花莲溪河谷的分布可以判断西侧平缓、东侧陡峻。第(3)题,台湾岛东部地区地势陡峭,水流较急,不利于航运、建港,且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不利于海盐晒制。东部有日本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标准答案】 (1)D,考题优化演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