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951464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优化方案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教程12单元高效总结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高效总结,单元要旨概览,单元知识整合,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

2、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朱熹提出“理气论

3、”和“心性论”。,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学”。王阳明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4、”“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史料研习精要,【史料文本】 材料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研

5、习一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儒家地位的变化,材料2:,材料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信息解读】 (1)材料1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材料2是董仲舒和春秋繁露,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材料3是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对儒家思想的批

6、判。 (2)孟子和春秋繁露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史料。 (3)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地位。对儒家思想的评价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既要看到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又要看到其对世界尤其是东亚的影响;既要看到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又要看到对当今现实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响。,【史料应用】 1结合材料1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答案:提出了“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 2材料2中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与材料1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大一统

7、的思想观点。变化: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案:认识: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主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或“打倒孔家店”)。,4(2010年合肥模拟)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 ) A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丰富和发展儒家思想 B去粗取精,儒家思想更加纯洁 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批判继承儒、道、佛的思想精华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儒家思想从先秦时期一个普通学派发展到汉代成为主流思想,这是适应了当时加强君

8、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到了宋代发展为理学,更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史料文本】 材料1: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2: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研习二 宋明理学,【信息解读】 (1)上面的两段史料反映了理学的主要主张。材料1阐述了“理”和“气”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材料2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2)朱熹和王阳明的著作是研究宋明理学的第一手史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史料应

9、用】 1材料1中的“理”和“气”各指什么?朱熹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是同时存在、密切结合而不可分割的。 2材料2体现了王阳明的什么主张? 答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材料1和材料2的哲学观分别体现了什么世界观? 答案: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4.,(2011年福建部分重点中学月考)“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右图就是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殿前大门两侧有“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的草书楹联。对上述现象理解 正确的是( ),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 B朱熹对儒学向南方地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C朱熹居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地位 D朱熹理学的出现形成了儒学南北鼎立的局面 解析:选D。朱熹理学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与北方儒学的分庭抗礼。,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