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944994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就业工作汇报.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区就业工作汇报篇一:工业园区工作总结 工业园区工作总结 xx年,*县工业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加速,奋力跨越”的目标要求,打基础、谋发展、促和谐、树形象,以园区建设为中心,招商引资为重点,优化环境为手段,强力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截止目前,园区建成面积已达6平方公里,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含企业投资),安置就业人员0.6万人。主要工作成效如下:(一)规划布局更加完善高起点、科学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依托交通干线,结合城镇发展和三峡库区后续发展规划、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规划,

2、经多方论证,在原“一园三区”(复兴镇水坪、忠州镇苏家和乌杨镇黄谷一带分别规划了工业园a、b、c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对园区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园区定位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能源化医产业、机械制造。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核心五基地”(即移民生态工业核心区,加上新型建材基地、船舶建造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能源化医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建园模式,为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库区生态屏障区内的转移人口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基础。(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改善投资环境,有效解决企业入园生产生活及拆迁居民尽快入驻新居等实际问题,xx年以来共投资13亿元用于夯实

3、基础设施建设。1、水坪拓展区建设。为保证园区工作的连续性,利推进半城新区开发建设,完成了水坪园区安置房60万平方米636套安置房并交付使用;水坪拓展区骨干道路项目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部分标段已开始道路水稳层工程。2、大渡口产业基地建设。完成大渡口产业基地骨干道建设并交付使用,完成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已入驻招商引资企业并投产达效。3、移民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一是完成了移民生态园区总规、控规、地勘、环评、地灾、压覆矿等相关中介编制工作,为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创造了积极条件。二是全面完成起步区1500亩范围内723户2454人的征地拆迁构建筑及附着物调查摸底勘丈工作,基本完成近期重点项

4、目(标准厂房600亩,居民安置点221亩,30万吨沥青搅拌项目30亩,3万吨改性沥青项目30亩、星博化工搬迁项目99亩,)建设用地980亩437户1269人的房屋拆迁。 三是完成园区相关设计。10万平方米居民安置点风貌设计、场平设计及安置点施工图已全面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完成了园区内600为标准厂房集聚区的土地场平设计工作,正在着手招投标,春节进场着手场平工程,即将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部分产业工人倒班房;四是消防中队乌杨中队建设项目完成了场坪工程,即将开展主体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投资1350万元。五是全力推进船舶产业基地建设。一方面积极配合县国土房管局加快国土权证办理进度,同时已全面

5、开展船舶产业基地居民安置点建设、就地挖填场平及文物发掘等工作。目前,船舶产业基地居民安置点场平工程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工程总量的90%以上,即将开展主体工程;船舶产业基地1、2、3号地块就地挖填场平工程已全面展开。六是投资4000万元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了乌杨水井湾农民新居工程7.8万平方米335套,在全县乃至全市农民新居工程建设中树起了标杆,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招商引资工作富有成效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一批实力雄厚、税源可靠、前景看好的重特大工业项目。目前已基本走过了“项目缺乏、工业短腿”困境。截止xx年底,园区入驻企业25家,建成投产企业

6、25家,目前在谈企业15家,实际到位资金6亿元,协议引资100亿元。入驻了安徽海螺水泥集团、浙江一胜特工模具、浙江金龙船业、长江轴承锻造、华亚农业机械、星博化工、天地药业、浙江恒大、香港港庆、重庆精煤等一大批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的龙头企业,并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能源化医产业、机械制造等为主体的产业群。(四)建设资金基本得到保障针对园区建设“两难”(征地指标难、建设资金难)问题,克服国务院整顿清理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给园区融资 带来巨大压力,按照公司法人结构治理要求,做大做强做实园区通瑞公司,积极对接市进出口银行、三峡银行、市农发行等诸多金融机构,利用开发公司平台筹措资金弥补财政有限资

7、金投入园区建设的不足,资金瓶颈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xx年以来,通过各商业银行申贷、财政补贴、对口支援等方式融资12.9245亿元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其中:国家进出口银行重庆支行贷款3亿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4.5亿元,争取三峡产业发展基金0.2771亿元,对口支援资金274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32亿元。xx年向农发行申贷8.6亿元,已通过贷审会3.8亿元,正在完善放贷手续,年内可用此款。篇二: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劳动就业办公室20XX年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劳动就业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劳动就业办公室的指导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县政府“解放

8、思想,拼搏实干,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 “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民生改善计划”,全面落实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扶持自主创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最大化,推动了全县劳动就业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一、落实为民办实事,强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县就业办时刻把“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改善民生”作为今年工作的主题。我们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把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取得显著成绩。20XX年全县完成就业再就业7569人,完成年度计划151.4%,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89人,完成年

9、度计划121%,特困人员再就业712人,完成年度计划178.8%,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6854人,完成年度计划13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724人,完成年度计划123.8%,农民工技能培训3015人,完成年度计划120.6%。开展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5564人,完成年度计划121%,办理用工手续1641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75万元,创业带动就业1320 人。二、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是做实、做好创业培训。与定点培训学校联合开展了两期创业培训班。专门聘请了济南的创业培训讲师授课,请工商、税务、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专家讲授了工

10、商注册、税务登记、创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共培训学员217人。学员通过培训,明确了创业思路,掌握了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创业热情,坚定了创业信念。培训效果和宣传效果都非常显著。8月份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培训班。这次创业培训班专门聘请了国家级SYB讲师来为学员授课,按照SYB的培训模式,授课是开放式的,参加培训的50余名大学生都感到很新颖,兴趣比较浓厚,效果比较明显。二是广泛收集整理全县创业指导专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创业项目有关材料,将收集的材料精选汇编,投资3.6万元,陆续出版了*创业指导专家、*创业项目和*创业明星三本书并向社会发放,引领更多的人员参与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小额担保

11、贷款工作有了新突破。特别是今年九月份以来,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程序进行了规范,进一步理顺了贷款程序,放宽了发放范围,提高了发放额度,将小额贷款额度由最高3万元提高到5万元,妇女创业的提高到8万元,大学生创业的提高到10万元,扶持范围由失业人员扩大到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制作了宣传单和明白纸,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20XX年发放67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25%,扶持 115人创业,创业带动就业1320 人,完成任务的 132 %。四是积极培育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建立了四海城、接山工业园等4处创业基地,完成任务的200%,发挥了基地引领创业的倍增效应。创建了移民

12、奶牛养殖中心、绿达果蔬公司、苍园人家、刘所村等创业示范园区、企业19处,完成任务的128%。新增创业扶持项目34个,完成任务的136%,有力的促进了创业工作开展。三、积极谋划、多方协调,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成绩显著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去年对上争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今年对上争取的重点,明确了各自对上争取的项目,实行分工负责。主要负责同志经常去省厅和市局找有关厅长和处室负责同志汇报工作,了解情况,经过努力,已基本达到了增进感情,取得理解的目的,对上争取项目有了较大进展。今年对上争取就业专项基金 296.25 万元。积极收集招商引资信息,引进庆丰

13、食品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天然黄豆酱油生产项目。 四、多措并举、全力服务经济建设和大项目建设 今年我们在做好就业工作中,积极参与、服务全县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一是深入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规模企业用工和大项目建设情况调查和失业人员摸底三项调查,建立完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企业用工情况和岗位需求数据库,夯实工作基础。二是全力组织招聘活动。坚持做好每月10日的县内企业用工招聘活动,积极破解“就业难”和“招工难”。 全年共举办12次集中招聘会和四次大型专场招聘活动,共为56家企业招收各类人员3589名。虽然我们在就业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仍然较大,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

14、依然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资金的落实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基础薄弱,限制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开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民生工程的落实,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的再强化,保持就业工作常抓不懈的高压态势。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篇三:创业就业工作总结篇一:社区创业就业服务年度工作总结 在社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市劳动就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市就业服务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这个中心,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

15、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及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使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就业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 一是组织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宣传和分散宣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专门宣传窗口和深入企业、街道、车站和就业困难人员家中走访,向广大求职者和援助对象介绍就业促进法和国家就业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对求职者和援助对象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免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近3000份。二是通过新闻、报刊等广泛宣传,做到宣传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及街头进行再就业优惠

16、政策宣传,使下岗失业人员较全面地了解各项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二、扎实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 年初,社区扎实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对尚未就业的困难人员,提供及时的公益型岗位援助,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走访、慰问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众,为他们送温暖,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同时,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探索解决就业不稳定问题。援助活动中,确定援助对象51人,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26户,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余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人,组织60人就业困难人员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 三、搭建就业平台,帮扶青壮年快速就业。 长安社区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这一区位优势,与园区企业加强合作,为社区居民搭建就业平台,为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