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9938498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冬季取暖情况调查报告篇一:毛概调查报告 关中地区农村住宅情况 调查报告 组员:刘晓旭 刘立新 贾理军 20XX年5月21日 日期: 关中地区 农村住宅情况调查报告 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个包含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整体,从发展农村生产力到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方位地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住房,是涉及每一个农村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住房也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住房问

2、题,更加的凸显,也时刻牵动着政府的心,本次调查是为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调研,旨在改善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创造条件。为了解农村住房布局现状,征集村民对农村住房布局规划的意见,探究我国村民对房屋布局规划的关注程度并体验农村生活,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此次通过调查关中地区九个村子的概况,总计问卷调查90户人家的情况,征集到他们的想法,以及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和意见,来了解人们的住房现状,对未来住房的需求,为农村更好的建设提供一个信息参考。一、调查目的了解农村住房现状及农民对住房等的想法,及相关内容的实际情况。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3、调查对象:西安市周至县、咸阳市礼泉县、渭南市富平县 一般情况: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对关中地区的9个村子分别调查,总计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四、调查时间:20XX年4月29日-20XX年5月1日本次调查是根据毛概课老师的安排,结合自身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借本次五一假期对各地的农村住房情况进行实际调查,而完成本次调查。五、调查内容在本次调查走访过程中,结合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村民目前房屋和收入情况;村民理想中的房屋状况、选址条件;以及对未来住房的需求,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公共设施的需求;村民对分散居住和集中居住的看法;村民对本村公共设施和

4、基本设施的评价;村民对政府组织拆迁的态度以及对如何合理规划农村住房的建议。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 关中农村住房情况调查表为了解农村住房布局现状,征集村民对农村住房布局规划的意见,探究我国村民对房屋布局规划的关注程度并体验农村生活,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请您认真填写此表,谢谢您的合作!1、您今年收入的主要?种粮30%种菜5%瓜果 20% 养殖 5%房屋出租 外出务工 30% 个体经商5% 政府补贴 2%其它资助3%2、您对目前的住房是否满意?非常满意30% 满意一般 30% 不满意 20% 非常不满意 20%3、您家当前的房屋建筑结构是?土坯房 5% 砖混瓦

5、房 10%砖混平房 55%二层楼 25%三层楼及以上 1% 其它 4%4、您家的住房位于的地理位置?路边 50% 村庄边缘30% 村子中心地带20%5、您期望以后的住房类型是?独门独院住 24%与大家一起住在生活设施齐全的楼房 70% 说不清6%6、您所居住的村庄是否配备了以下公共设施?卫生站100%学校80%敬老院 2% 活动场所 15% 电话线 100%供电设施100%供水设施99% 供暖设施 水泥道路 95%7、您觉得政府对农村住宅规划是否有成效?有成效 5%明显5无 90% 从不知道这件事8、如果政府提供安置费的条件下,您是否乐意接受搬迁、住进社区或城镇?愿意 92%不愿意8%9、如果

6、进行撤村并镇集中居住,您是否支持?支持 90%不支持 5%说不清 5%10、您对农村住房及相关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七、调查结果分析1从住房面积来看,大多数村民对自己目前的住房面积表示满意,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拥有更大的房子。2大多数村民对住房装修没有太高要求,他们更注重房屋的结构合理性和适用性。调查中,多数以上村民选择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适合家庭使用的房屋作为理想住房,这反映了新时代的农村居民对住房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一味的求面积而轻质量。3从村民对住房的地域选择来看,大多数村民更倾向于在马路边建房,他们认为,交通便利就意味着经济发达,上街搭便车方便,消息灵通,还可以靠马路建门面,增加收入。

7、也喜欢在村庄四周建房,因为这离溪水近,只要出路方便就好,这样日常生活方便,交通也好。相反,靠近自家耕田的近水楼台却爆了大冷门。这也可以反应象山官山村的劳动力和经济收入的重大变化,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农耕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如今许多农民种田只是为了满足自家需要。4从表可以看出,有四分之三的村民倾向于集中居住的方式,占了大多数。其理由主要是集中居住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日常生活(交通.通信)的方便。相反,选择分散居住的村民提出分散居住的好处是:更清静且可以建更大的房子等。5农村最急需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无论是供水供电

8、设施灌溉设备,还是公用电话.排水系统.消防设施,都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需要的是公共厕所,据了解当地村办提出过要建立公共厕所,但是建立公厕的地点老是确定不下来,甚至都要闹矛盾了。因此这次调查发现公厕是最需要解决的公共设施,只有公共设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而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由此可见,政府的工作责任重而道远。6我们设计最后一张表格,旨在探究村民与政府的关系密切程度,同时也为也是了解村民对现在别墅区的接受程度,也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建设,这样就可以减少搬迁过程中的麻烦。调查结果显示,在政府提供安置费的条件下,多数村民还是乐意接受搬迁的

9、,毕竟这是为了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嘛。还有一些村民持中立态度,说看当时情况,其实就是看政府的安置费的多少。这类人其实应该属于前者,还是同意搬迁的。但也有个别持反对意见的村民表示,自己的窝搭在这很好,不会搬走。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可喜地看到,中国广大村民还是十分理解政府的政策的。7农村住房布局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居民的住篇二:师范大学社会实践之关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纪实关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生态城市特色初步显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统

10、筹城乡发展,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和几个同学对部分农村的建设现状进行基本的调查。在调查期间,通过大队书记和村民,我们了解到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使农村落后的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一、基本情况(一)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各地区以打造集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为一体的“三农”综合试验示范区为目标,以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为目标,启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小康住宅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按照“政府支持、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群众投入”的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整合各类资金,

11、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效应。各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成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社街道硬化、农村社区绿化、小康住宅建设、污水处理、垃圾点建设等比较完善,自来水、沼气、太阳能得到推广和应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二)基础设施有序配套,生态承载功能提升各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区位条件,不断调整城市定位,修编完善城市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将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路网,推进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沼气工程等,城乡基础设施日臻配套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及硬化、

12、农村人饮工程等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自来水、沼气、太阳能在农村的推广利用,公共交通在农村的全覆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 (三)城市生态初显特色,生态文明辐射农村 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市县城市建成区面积稳步扩展,人均居住面积不断增长。城市绿地保护、湿地保护等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逐步配套,一些城市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生态特色。城市生

13、态文明的形成,对城市郊区以及广大农村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村地区改善生态环境,配套生态基础设施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四)区域定位不断调整,生态建设引领区域发展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普遍认识到生态保护和治理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和重点,生态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生态建设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对促进经济

14、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形成生态、健康、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调研发现,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城乡规划缺乏衔接统筹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在编制和实施中缺乏统筹,导致城乡生态基础设施难以整合发展。城市规划忽视生态因素,对城市绿地布局、街区绿化、小区绿化等缺乏统筹;对古民居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研究及落实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村镇规划,一些地方不按要求定期进行规划修编,还有一些地方不按规划实施村镇建设

15、。村镇规划编制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突出,与其他规划不能有效衔接等。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村镇规划中还没有形成生态建设的理念,没有统筹安排生产区、生活区、工业区、生态区等功能区域,没有统筹规划生态基础设施,造成了房屋建设分散、污水乱排、垃圾乱堆、村容村貌不整以及小城镇占道经营、建设缺乏特色、重复建设、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影响了村镇的有序开发与建设。(二)资源能源缺乏综合利用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农村沼气池的大量使用,减少了薪材、煤炭燃烧和烟尘排放,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农村家居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但是总体上讲,农村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和节约利用程度仍然比较低。从能源综合利用看,农村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尚未推行,利用程度非常低。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不具备集中供暖的条件,冬季取暖的煤炉、火炕等,热能转化率低,污染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