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99236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剪力墙的布设原则及设计步骤——郏县男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建筑物的竖向承载体系,并用它抵抗水平力的一种结构体系。其侧 向刚度大,整体性好,用 钢量较省,缺点是自重大。剪力墙间距一般为 3m5m。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受到限制。由于其良好的抗侧性、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可以建造较高的建筑物。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为:a、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都由剪力墙承受。所以一般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双向布置。特 别是在抗震结构中, 应避免 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并宜使两个方向抗侧刚 度接近,即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宜相近。b、剪力 墙应尽量拉通 对直,以增加抗震能力。门窗洞口上下各层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使受力明确,计

2、算简单。在抗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叠合 错洞墙的特点是洞口错开距离很小,甚至叠合,不仅墙肢不规则,而且还在洞口之间形成薄弱部位, 对 抗震尤为不利。c、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剪力墙沿竖向改变时,允许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抗 侧刚度逐 渐减小,避免各 层刚度突变,造成应 力集中。d、剪力 墙要避免洞口与 墙边,洞口与洞口之间形成小墙肢。小墙肢宽度不宜小于三倍墙厚,并用暗柱加 强。e、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 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 2,墙长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

3、,墙 体配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 8m。f、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短肢墙应尽可能设置翼缘。在短肢剪力墙较多时 ,应布置筒体,以形成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 墙结构。g、要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可以采取增加与沿梁轴线方向的垂直墙肢,或增加壁柱、柱等方式,来减少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h、对截面 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半刚接,减小墙肢平面外弯矩。j、不宜将楼面主梁直接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因为一方面主梁端部约束达不到要求,连梁没有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另一方面对连梁本身不利,连梁本身剪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应 尽量避免。钢筋混凝土剪力

4、墙 各自独立工作,当无设计水位时可取最高洪水位作为偶然作用。 (20) 受弯构件、受拉构件需作裂缝宽度验算,Q345 钢) 十与工种间图面标准关系 1结构施工图均标结构标高,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一.概述 本措施适用于 1013 层(含 10 层、13 层),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7 度,带有一层地下室(非人防设计),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或一般剪力墙(不得采用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不包括带转换层结构和多塔楼结构)。二安全等级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 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建筑桩基安全等级

5、为二级; 4、工程建筑防火等级:地面以上部分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 5、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6、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 级。 三结构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1、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组,场地类别为 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 2、抗震设防类别为 类; 四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使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10200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 (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12)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1372001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2、主要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2)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 3、标准图、通用图集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7 度) 苏 G9202

7、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 (3)KP1 型承重多孔砖及 KM1 型非承重空心砖砌体节点详图集 苏 J9201 (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苏 G03-2002 (5)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苏 G9803 4、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 五上部结构方案与结构体系 1、防震缝的设置:根据各工程情况而定。 2、小高层住宅宜采用以短肢剪力墙(自振周期宜 0.05n0.10n ,n 为结构计算层数)为主,部分加一般剪力墙的结构体系。短肢剪力墙肢长一般按不小于 5 倍墙厚控制,尽量避免异形柱和一字形墙。 剪力墙布置原则为: (1)剪力墙布置应尽量规整、均

8、匀、对称,且贯通全高,使建筑物具备合理的双向刚度;并尽可能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少扭转。 (2)控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1/1000 。 (3)剪力墙的竖向布置应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刚度突变,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70%和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 (4)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65%。 (5)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 50%。当不能判断时,可控制第一振型下一般剪力墙底部地震剪力不应小于总剪力的 50%。 (6)

9、应尽量控制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2 倍;当不能控制在 1.2 倍以内时不应超过 1.5倍,且此时空间计算模型应计及双向扭转影响。 (7)房间内不出现凸角,剪力墙的门窗洞宜上、下 对齐。 (8)长墙应通过设置结构洞分成联肢墙以改善结构整体刚度并使刚度合理分布,不宜出现单肢短肢剪力墙。 (9)剪力墙的连梁上不应布置楼面主梁,否则应采取可靠的构造加强措施; (10)剪力墙二侧楼板不宜同时开大洞。 3、剪力墙抗震等级 (1)主体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按下表取用: (2)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与主体结构剪力

10、墙相同。 (3)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取与主楼相同的抗震等级。 4、结构重要构造原则与措施 (1)需设防震缝的建筑,缝宽度按下表取用: (2)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 类型 抗震等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0.6 短肢剪力墙 一般短肢剪力墙 0.6 0.7 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 0.5 0.6 3hw/bw8。对规范规定的理解:(1)混凝土规范规定 hw/bw4 时,按剪力墙要求设计。 (2)对于 hw/bw3 的剪力墙墙肢,规范 规定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即在抗力 设计时 ,采用柱截面 计算 h0 的原则来确定墙肢的 hw0,其他要求同 墙。有文献提出墙肢的轴压比

11、也按框架柱要求,但比较可以发现,在抗震等 级相同时, 规范对于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要远大于对墙肢的轴压比限值,因此对 小墙肢按框架柱要求控制轴压比是不合适的。是否可将结构确定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关键看结构能否真正形成二道防线,倾覆力矩比可为其量化判断指标。二、对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判别。所谓“短肢剪力墙较多”没有定量的界限,但从概念上说,可以从短肢剪力墙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承受 结构底部的倾覆力矩及布置的均匀对称性三方面来综合确定。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判定 为“短肢剪力墙较多”:(1)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 50%以上;(2)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达到结构总倾覆力矩

12、的 40%50%时;(3)短肢剪力墙承受荷载的面积达到楼层面积的 40%50%以上(对较高的建筑, 该 数值应该取得更小);(4)短肢剪力墙布置比较集中,集中在平面的一边或建筑的周边。也就是说,当短肢剪力墙出现破坏后,楼层有可能倒塌。上述第(1), (2)项 ,其本质是对结构倾覆力矩的判别,比 较可以发现:当按( 1)要求判别时,短肢剪力墙的倾覆力矩约为结构倾覆力矩的 20%30%,相比(2)小得多;(3), (4)项则从短肢剪力 墙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及结构均匀对称的角度来把握。当在剪力墙结构中设置少量的短肢剪力墙时,并不影响对原结构体系的判别,其结构仍可确定为剪力墙结构,可不采取规范对短肢剪

13、力墙较多时相应的结构加强措施。三、设置暗梁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剪力墙都需要在楼层处设置边框梁(或暗梁),只有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才需要设置,其目的为使剪力墙与其周边的边框梁和边框柱一起成为带边框的剪力墙,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抗震设防第二道防线上让框架与剪力墙起共同协同作用。剪力墙只有一道防线,所以不必设置暗梁。四、设暗梁的成本核算。现以某项目小区高层剪力墙结构增设暗梁为例。设暗梁的经济测算:现以10#楼为例每层暗梁钢筋用量约为 0.8 吨,共 31 层,三级钢材市场价为 4000-4500 元/吨,每一栋节可约 10 万,同 样的高层项目该小区共有 26 栋,总计就钢材直接费可节约 260 多万(不包括间接费、利润、税金等)。 仅这一项结构优化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富,也是对规范的灵活运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