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8929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第一章节学习内容幻灯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经济学,李春玲,教材,曾湘泉,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目,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人大,1997 麦克南,布鲁等,当代劳动经济学(第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博斯沃思等,劳动市场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拉泽尔,人事管理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蔡昉,劳动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徐伟红,劳动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人大,2002。 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期。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各期 中国劳动经济学各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互联

2、网使用,中国劳动网 http:/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 http:/202.108.223.36:8081. 北京劳动保障网 http:/ 中国劳动力市场,第一章 导论,1.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的意义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材:第一章,1.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的意义,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意义,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 假设条件: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以假设人具有理性,资源具有稀缺性,效用具有递减性,信息具有完全性 劳动经济学:以效

3、用价值论为基础,在上述四个假设前提条件下,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劳动资源的学科。,(一)基于假设前提对研究对象的理解,1、劳动资源稀缺性: 机会成本 2、人是有理性的: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效用最大化:企业效用最大化、劳动者效用最大化 选择:主体关于如何利用资源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和愿望。 结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说到底是由劳动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 3、效用具有递减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信息具有完全性 教材:P9-10,(二)研究对象的特性,1、劳动力的特性 2、劳动力市场的特性,劳动力的特性,其一,劳动力和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 其二,劳动力

4、的形成和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劳动力具有生理特征: 1劳动力的形成是以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 2劳动力的形成周期较长,现代社会至少需要16年。 3劳动力不能储存。 4. 劳动力的生命必须得到维持,必须保证每天最起码的维持生命的收入或物质条件。 5. 劳动力具有生命周期和生理间歇周期。 其三,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性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 特性: 第一,劳动者及其家庭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重要的影响。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 第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以及就业和工资决定的机制,受到一定的制度结构的制约。

5、结论: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特点:P14-17,二、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人口经济学是研究人口的再生产问题 2、与人力资源管理 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 3、与劳动关系学 狭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具体的企业或劳动单位中劳动者个人与劳动力使用者(雇主)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劳动关系则是指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4、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教材:P17-20,三、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意义,1、从宏观方面看,劳动经济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 劳动经济学理论为政府有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6、、从微观方面看,劳动经济问题是影响企业效益、组织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劳动经济学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3、个人 理性地认识劳动力市场的各种现象,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认识客观现象,说明现象是什么。 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现象应该是什么。,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四个过程进行: 1确定所研究的对象,分析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搜集并把相关事实资料进行分类。 2. 设定假设条件。所假设的条件虽然可能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这些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

7、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举例:流动率与工资率的关系,提出假说: 如果所有工作,除工资之外的其他工作特征都相同,由于受资源稀缺的约束,工人将愿意从事报酬高的工作。因此,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高工资工作,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们会辞去低工资工作,而去从事高工资的工作。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低流动率与高工资相联系,而高流动率与低工资相联系。 如果上述假说经过验证,就变成了理论。 举例:教材,P22,附录1-1,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规范研究方法的价值判断是指互惠的交换。互惠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没有人遭受损失的交换,互惠

8、包括三种情况(帕累托最优): 1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 2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但无人受损; 3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体受损,但受益大于受损。 如果受损者能得到补偿,此种交换即转换成第二种情况。,如果市场成功地促进了所有可能的互惠交易,就产生了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劳动力市场是促进这种自愿互惠交易。,妨碍实现自愿互惠交易的三种障碍,1信息障碍 由于信息缺陷或信息偏误;使市场主体不能进行互惠交换。 2体制障碍 交换本身是互惠的,但实际存在的某种惯例、政策及体制安排,阻碍互惠交换的实现; 3市场缺陷 潜在的交换是互惠的,但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或者交换参与的

9、主体由于观念或习惯的干扰无法进行交换。,结论,实证分析方法预测人们的行为选择 规范研究方法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案例:附录1-2,1.3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二、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三、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四、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五、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讨论,1、你认为童工法符合规范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吗?为什么? 2、本章已经作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根据这一模型预测,如果工人在某一职位上获得的工资低于在其他地方类似工作的工资,就会倾向于辞职而寻找高工资的工作。假如一名女工在受到老板的多次指责或批评后,辞掉了工资为每小时8元的工作,而去从事每小时6

10、元的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妇女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本章概括的辞职模型? (2)有没有可以用来检验该妇女的行为是否与理性的假设相一致的方法? (3)假如该老板也指责了其他雇员,但辞职的仅为该妇女一人,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经济理论仅适用于分析某些人的行为,而不适于分析另一些人的行为。,讨论,3、请指出我国政府促进或妨碍劳动力市场互惠交易的法律、法规,各举一例进行说明。,复习思考题,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运用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判断劳动力市场何时处于最理想状态。什么不完善妨碍市场达到这种状态? 3、实证研究的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 4、简述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意义。,阅读,教材,第一章以及P22,附录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