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98806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房屋结构设计复习题一、填空1、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2、按弹性理论计算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荷载 折算活荷载g。p3、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 处,这是因为 。4、当厂房长度或宽度很大时,应设 缝;厂房的相邻部位地基土差别较大时,应设 和缝;厂房体形复杂或有贴建的房屋和构筑物时,宜设 缝。4、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引起的。5、 、是单层厂房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6、等高排架常用 法进行内力分析,不等

2、高排架常用 法进行内力分析。7、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有 、 和 。8、网状配筋砌体从加载到破坏分为 个受力阶段,其破坏特征是 。9、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之间的距离;10、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11、常见的砖过梁类型有 、 和 。12、框架梁端负弯矩的调幅系数,对于现浇框架可取 ,装配整体式框架,一般取 。13、网状配筋砖砌体,由于钢筋与砂浆以及砂浆与块材之间的 作用,使钢筋与砌体共同工作。14、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取决于该柱上下端 的比值。15、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并不应大于 。16、对有吊车的厂房,上柱柱间支撑一般设在 与屋盖横向

3、水平支撑相对应的柱间,以及 ;下柱柱间支撑一般设在 。 17、常见的组合砖砌体有、 、 。18、计算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时,基础的计算简图为 。19、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与 、 、 等因素有关。20、砌体局部受压可能发生三种破坏,即 、 、 其中, 是局部受压的基本破坏形态 由于发生突然,在设计中应避免发生。 仅在砌体材料强度过低时发生。21、网状配筋砖砌体能提高砌体的 。22、钢筋多于四根时,应设置 。23、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 时,墙体荷载应按 采用。当墙体高度3nWlh时墙体荷载应按 3nWlh24、 采为了减小结构的温度内力,可设置伸缩缝将厂房分成几个温度区段。温度区段的长度取

4、决于 、 和结构所处的环境。25、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砂浆强度的等级不应低于 。226、单层工业厂房柱牛腿的破坏形态主要有弯压破坏 和 。27、砌体在局部受压时,由于未直接受压砌体对直接受压砌体的约束作用以及力的扩散作用,使砌体的局部受压强度 。局部受压强度用 表示。28、网状配筋砖砌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钢筋因砌体的横向变形而 。由于钢筋比砌体的弹性模量大,变性相对 。因而可阻止砌体的 ,使砌体处于 状态。29、组合砖砌体构件,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用 ;面层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30、基础梁用来承托 的重量,并将其传至基础顶面;基础梁顶面低于室内地面应不小于 -

5、mm.31、单层厂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在柱上的作用位置为 。构件内力分析时,控制截面是 的截面。32、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 、级钢筋制作,当在一个构件上有 4 个吊环时,设计时应取 -个吊环进行计算。33、框架结构的反弯点高度一般与, 、 、 和 等因素有关。34、在 以及 。情况下,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35、框架结构在计算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的内力时,分别按 进行计算。36、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当 时为小偏心受压,当 为大偏心受压。37、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的内容和步骤为 、 、 、和 。38、因温度和砌体干缩引起的砌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内设置 缝。二、选择1、 ( )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6、A、6003300的预制空心楼板; B、长短边之比小于 2 的四边固定板;C、长短边之比等于 1.5,两短边嵌固,两长边简支;D 、长短边相等的四边简支板。2、屋盖垂直支撑的作用有( ) 。A 、保证屋架在吊装时的强度; B、传递竖向荷载; C、防止屋架下弦的测向颤动; D、保证屋架的空间刚度。3、关于单层厂房排架柱的内力组合,错误的有( ) 。A、每次内力组合时,都必须考虑恒荷载产生的内力; B 、在吊车竖向荷载中,同一柱上有同台吊车的 或 作用,组合时只能取二者之一; maxDinC 风荷载有左风和右风,组合式只能取二者之一; D、在同一跨内组合有 时,不一定要有 和 。maxTaxin4

7、、现浇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是( ) 。A、低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高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5、利用反弯点法计算 计算内力时,假定反弯点的位置是 ( ) 。A、地层柱在距基础顶面 2/3 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B、地层柱在距基础顶面 1/3 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C、地层柱在距基础顶面 1/4 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D、地层柱在距基础顶面 1/5 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36、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 呈现为弯曲型; B、框架结构的总体弯曲变形主要是由柱的轴向变形

8、引起的; C、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 D、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与柱的线刚度有关,与梁的线刚度无关。7、局部受压的说法正确是( ) 。A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B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非局部受压面积提供的侧压力合理的扩散的综合影响; C、对未灌实的空心砌块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 1.25D 对空心砖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 。1.08、横向配筋砖砌体所用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M7.5 B 、M5 C M2.5 D 、M0 9 网状配筋砌体的抗压强度比无筋砌体的抗压强度( ) 。A、一样 B、小 C、大 D、无关10、横向配筋砌体,当采用

9、连弯钢筋网时,钢筋直径不应大于 ( ) 。 A 、6 B、8 C 、10 D、1211 组合砖墙的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A 、C10 B、C15 C 、C20 D、C25 12、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 ) 。A、房屋结构所用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B、外纵墙的高厚比和门窗洞口的开设是否超过规定;C、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D、房屋屋盖 、楼盖得类别和横墙的间距。13、柱允许高厚比 ( ) 。A 、随砂浆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 B、随砂浆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 C 、与砂浆强度无关; D、与柱截面无关。14、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公式为 ,其

10、中 采用( )。012THhThA、壁柱的厚度; B、壁柱和墙厚的平均值;C、墙的厚度; D、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15、对有较大的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 ) 。A、砖砌平拱过梁 ; B、钢筋砖过梁; C、钢筋混凝土过梁; D、砖砌弧拱过梁。16、对砖砌体 ,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 ) ,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A、 B C , D、 3nWlh3nWlh2nWlh2nWlh17、 承重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 A 、MU10 B、MU7.5 C 、MU5 D、MU2.518、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 ) 。4A 、6m B、5

11、m C、4m D、3m19、在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中,抗侧刚度最好的体系 是( ) 。A 、框架结构体系 B、剪力墙结构体系C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D、筒体结构体系 20、高层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是( )米。A 、45 B、55 C 、60 D、6521、对于两垮连续梁, ( ) 。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两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两跨跨中负弯矩最大;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22、下列关于屋架下弦纵向水平支撑的描述, ( )是错误的。A 、保证托架上弦的侧向稳定; B、必须在厂房的温度区内全长

12、布置; C、可将横向水平集中荷载沿纵向分散到其他区域; D、可加强厂房的空间工作。23、等高排架在荷载的作用下,各柱的( )均相同。A、柱高; B 、内力; C、柱顶位移; D、剪力。24、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厂房空间作用的影响影响因素不应包括( ) 。A、山墙的设置 ; B、柱间支撑的设置; C、屋盖类型; D、柱间距。25、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每根框架柱所分配到的剪力与 ( )直接有关。A、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柱的抗侧移刚度;C、梁柱线刚度比; D、T 形梁截面惯性矩。26、关于框架结构柱的反弯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会导致本层柱反弯点下降; B、下层层高增大回导致本层柱反弯点上移; C、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总层数无关 ; D、柱的反弯点位置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27、一般来说,当框架的层数不多或高宽比不大时,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以 ( )为主。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弯剪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